第311章走大臣的路让大臣无路可走
第311章走大臣的路让大臣无路可走
依然有官员不满,“陛下,可那裘纤毕竟以前是十八门门主,这种人入主后宫,恐怕连带着朝局都不会安稳的!” “爱卿说得极是,那,那依照爱卿的意思是,要让朕翻脸不认人?
那如此一来,岂不有损朕的龙威?”元褚一脸无辜询问。
那官员的脸当即就白了,‘噗通’一声跪下,“老臣不敢!”
“那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良策?”元褚做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众爱卿也没想到元褚会那么鸡贼,若只是口头约定,毁掉就是,可这契约在,若是裘纤昭告天下,那东洲国皇室的信誉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东洲国不同其他国家,它们十分看中信誉。
见众人交头接耳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元褚便率先道:“其实,众爱卿也大可不必如此担忧,朕既然能立后,那也能废后!如果日后那裘纤做出有损国体的事情来,朕定然不会放过她。
而且,只要朕诚心诚意对待君临国的百姓,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东洲国的一份子,那朕相信,百姓也会选择站在朕这一边的。
毕竟,朕能给到他们所想要的安定。”
众官员面面相觑后,纷纷摇头叹气,这貌似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只是没人敢在元褚面前提罢了。
又有官员提出:“陛下,那裘纤入主后宫也就罢了,可您真的还要让十八司进入朝廷吗?他们曾经可都是没有规矩的江湖杀手,让他们进入朝廷,恐怕会对我国不利啊!
而且,十八司都是裘纤的人,保不齐她想要利用十八司,重新夺回权利,我们不得不防啊!”
“明爱卿言之有理,只不过……十八司是直接隶属皇室,算起来也不过是朕的耳目罢了。
他们只有监督之责,并无旁的权利,各位也无需担心。
还是……你们怕他们调查出什么?”
“这……”
这话让他们怎么接!
都是在朝为官的,谁没点腌臜事?
文武百官皆默然,从元褚的字里行间也能听出来,他是一定要立裘纤为后,也是一定要将十八司收编入朝廷的了!
沉默良久的左相走了出来,身为一朝宰执,他不能看着陛下一意孤行,“陛下,臣认为此法不妥。
十八司终归是江湖组织,若是收编风险太大!”
元褚摩挲着下巴,半晌后道:“那就将人全部放了?”
“可这样一来,他们也不会旁的,万一重操旧业,打起了我东洲国百姓的主意来可如何是好?
虽然收编入朝的确风险很大,但既然人被东洲国所管辖,他们若是越界,朝廷尚且可严惩,总好过放他们出去为害一方。”
元褚这话一听,也不无道理。
元褚见百官表情有些松动,他赶忙乘胜追击,道:“还有一个办法,把他们所有人都杀了!
朕粗略算了算,这十八司加起来共有四五万人,想要一举歼灭实属不易,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若是稍微走露了风声,恐怕曾经的十八门弟子就会暴动。
十八司好管,离开十八门的那些人却是不好管的,毕竟他们都早已流入市井之中,如果因为我们的举动,让他们察觉到朝廷的敌意,恼羞成怒了可如何是好?
看来,将人全部杀了这个想法也行不通。”
兜兜转转,不还是收编最为保险吗!
左相张了张嘴,老半天了也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实在是他细细一想,也觉得元褚的话言之有理。
“既然众爱卿也觉得朕说得没错,那就暂时将十八司收编吧。
从今天起,十八司不隶属任何一部,直属朕管辖,十八司将成为除监察司以外,朕的对外耳目。
十八司内所有人以及其子子孙孙,不可入朝为官。
不知朕的这个决策,众爱卿觉得如何?”十二冠冕下,元褚的表情看不清。
大殿下再一次响起议论。
不入朝为官,便不能掌控朝局。
虽然十八司被收编入朝,但总的来说,只有监督之责,并无发表意见的权利。
说得好听点,就是陛下的耳目,说得难听点,就是朝廷编外人员,还不是正式工的那种。
还能怎么办呢?
事已至此,他们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元褚把大臣们都哄走后,整个长吁一口气。
比起与这群老顽固斗智斗勇,还是拿着刀上战场真刀实枪地搏命,更为简单啊。
退朝后,元褚立刻告知礼部准备大婚。
整个皇宫忙碌了起来。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民间,新帝立后,一般这种大事,朝廷都会减免赋税什么的,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当然,对某些人而言,就不是件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