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齐心
第110章齐心
裘纤准备组织语言解释。 “萝儿,你怎么来了?”便有人率先替她正了名。
“微臣参见王爷。”杨知府见女子身后缓缓走来的男人,拱手作揖。
元禇虚托一把,“杨知府不必多礼。”
他上前两步,与裘纤并肩而站,握着她的手,“本王不是让你在府衙里好生歇息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知道男人是给她提供了一个发挥的舞台,裘纤便顺着话头接下去:“妾一届女子,自问帮不了王爷大忙,便想着助百姓解决隐藏的忧患。
眼下城中伤患众多,草药不济,所以妾才想着召集妇女同我一起上山采药。”
说完,裘纤再次将询问的眼神投向杨知府,“杨知府,不知我方才的提议,您考虑地如何?”
杨知府脸色尴尬,还真是东周王侧妃啊。
他挠了挠头,道:“娘娘思虑周全,我等定鼎力相助。”
“既如此,那杨知府便先随我家萝儿去吧,这里有本王盯着。”元褚慷慨大方,直接把杨知府让给了裘纤。
“是。”王爷都发话了,他小小知府还敢反驳吗?
得到首肯,裘纤正欲走。
元褚没放手。
她疑惑地看向他,眸子里的疑惑像是在问:还有事?
元褚淡笑,“注意自身安危。”
这笑……
咦,裘纤忍不住打个哆嗦,仿佛他的手是烫手山芋,仓惶甩开。
“王爷,妾先去了。”赶快跑!
一路上,杨知府时不时露出疑惑与打量的眼神看她。
欲言欲止。
裘纤被看得有些不耐,无奈笑问:“杨知府,我长得很吓人吗?”
“不不不。”杨知府吓得缩手,低头,忐忑道:“臣方才眼拙,未认出娘娘您,还望娘娘莫要怪罪。”
裘纤停下来,定定地看着他。
杨知府被盯得心里直发毛,他只不过是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熟悉,就多看了两眼而已,结果就被抓包了!
也不知会不会被当做登徒子?
杨知府绞尽脑汁,想着若是娘娘怪罪要怎样解释才好。
便见裘纤‘噗呲’一笑,“杨知府是地方官,而我又是昨日才将将抵达乌都,您不识得我很正常,我不会怪罪。”
杨知府松了口气,裘纤继续道:“早听闻杨知府爱民如子,深受乌都百姓爱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为了此次洪灾您费心费神,看上去尽显憔悴。
乌都能有您这样一位父母官,是幸事。
而王爷若非有您的帮助,也不会如此顺利暂管乌都。
我在这里替我家王爷,谢过您。”
裘纤微微屈膝。
杨知府赶忙错开,避开这一礼。
“娘娘谬赞,这些都是臣下应该做的。”被夸奖,他并没有多兴奋。
他并不在意这些虚名,驻守乌都十余年,这里早就成为了他的第二个故乡。
为故乡,肝脑涂地也甘之如饴。
回府衙的路上。
裘纤讲明了自己的要求,杨知府立刻派人敲锣打鼓,四处宣扬。
不过一个时辰。
经过杨知府的初选后,最终有一百二十个人站在裘纤面前。
仅仅两日,裘纤便发现乌都的百姓有一股很强大的凝聚力。
就好比这次洪灾,男人们都自告奋勇前去修堤坝,不言苦累,就算在那汹涌浪花的恐吓下,也未曾退却半步。
而女人们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一听说是为了帮助百姓解决忧患,都毛遂自荐到杨知府面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若是在京都那个大染缸,一旦出事,大家是有多远就躲多远,就算是至亲好友,在利益面前,都可以出卖、背叛。
可在这里,人的心是凝聚在一起的,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大家为的,只有一件事,保护乌都,守卫家园!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只有一件事,上山采药。”裘纤话音落下,底下多了些窃窃私语。
见没有人闹腾,她才满意地继续往下说:“你们一共有一百二十人,我需要你们分成十支队伍,每支队伍十二个人。
每支队伍领头的人,需要负责带领队伍,并且保证队伍人员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