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陶器 - 成神从原始部落开始 - 给您添蘑菇啦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一章陶器

陈栎静静地坐在部落外的一块大石上,整理着脑中的记忆。  当兵那些年,部队确实教过很多野外生存技巧,但关于制陶的却很少。

而在他看过的原始文里,有的主角也会制陶,但他压根就没记住。

他记得当时看到制陶部分时,看着那些大段大段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操作过程就觉得头疼,很是枯燥,于是下意识的就跳过了,只看制作成陶后,那些装逼的情节。

现在想想,真特么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所以说这些技术性的东西,一定要仔细看,不能只看爽的部分,毕竟等哪天穿越了,兴许用得上。

陈栎有些苦恼地捶了捶脑袋。

忽然——

“有了!”

陈栎猛然大叫,随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急忙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双人运动后,顿时松了口气。

陈栎已经想到如何制陶了。

这还多亏了他一个战友。

他那战友是西双版纳那边的,傣族人,退伍后,他那个战友就邀请他去那边玩。

当时正值下海碰壁,所以就去了,从而也接触到了傣族的制陶技术,并且还亲手烧制过几个。

一般的陶器烧制,都有专门搭建的窑,而且一般可以循环使用,但陈栎哪里会搭正经的窑啊。

而傣陶的烧制是一种叫平地堆烧的特殊工艺,不用建窑,堆烧一般在空旷的空地上完成。

首先,在地面铺上柴火形成窑床,接着在窑床上小心放置要烧制的陶坯,而且这些陶坯必须要自然晾干或者晒干。

其次,用稻草将所有陶坯竖围起来,再将和好的泥浆涂抹在稻草表层以形成窑体,这种简窑的形状类似于景德镇的馒头窑。

再次,窑体封好后,在窑体的一角留一个洞用于点火,点火后在窑体上用木棍戳出通气口,通气口用于供氧及空气对流,同时可以用来判断窑内的燃烧情况。

最后,待柴火充分燃烧后,表层的泥壳会开裂,轻轻一敲,窑体就会坍塌,这就算是烧制好了,然后等自然冷却后,揭开附着在外的泥壳,就可以出窑了。

土法烧陶总共就这四步,但烧陶之前还要制作陶坯,这个还是很简单的,陈栎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就用泥捏过各种陶器,有些晒干之后还可以用来放东西。

唯一的麻烦就是寻找合适的陶泥,陶泥不好,烧出来的陶很容易开裂,但对此陈栎早有办法。

他记得有一种土叫高岭土,陶泥帝王的称号虽然一直有争议,但它就是那争议选项之一,所以用高岭土制陶,烧出来的陶品质先不说,至少很少开裂。

如果这里实在找不到高岭土,那用铁元素含量较高的土也是可以的,这种土比高岭土还好辨认,一般黄土,或深红色,或其它一些颜色的土,里面的铁元素含量就挺高。

思路理清后,陈栎就开始行动了。

“去周围看看,先把陶泥部分搞定。”

部落就建在一座山体上,这座山周围还有一些小山丘或者悬崖绝壁什么的,也有一些山坡。

这些地方应该会有合适的泥土。

可惜的是附近没有河流,不然河滩上的淤泥,也可以当作陶泥用。

陈栎在部落周边转来转去,巫的目光也随着他的行动移来移去。

对于陈栎的请假,巫老婆子并没有说什么,现在看陈栎好像在捣鼓什么东西,反而隐隐有些期待。

“没有高岭土。”

转了半天,陈栎无奈的摇了摇头。

“只能用其它土了。”

最后,陈栎选了一种深红色的泥土。

见陈栎用兽皮袋装着一袋泥土,巫露出好奇的神色,但并没有过来询问什么,而是站在小山上的山洞前,静静地看着。

陈栎也早就发现了巫,不过没去理会。

他去管理石器的部落人那里磨叽半天借了一个大石盆,这石盆很光滑,也不知道打磨了多久。

这种石盆应该很珍贵,毕竟破坏一块石头,以这些原始人的实力,很容易就能做到。

但细细打磨一块石头,并且打磨出一定的形状,不能开裂,那就只有靠经验丰富的石匠长年累月地打磨了。

有些部落甚至一个石盆,几代人打磨…

陈栎把泥土倒进石盆,顿时引起一群部落人的注意,小袖子跑过来看,但被陈栎赶走了,毕竟别人都在干活,单单就她能跑过来看,影响始终是不好。

至少等陈栎当上部落首领,或者影响力堪比首领时,才能允许她任性。

泥土倒进石盆后,陈栎拎着木桶打了半桶水倒进去,然后用手把泥土搅成泥浆。

“好了。”

半晌后,陈栎洗了洗手,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就等泥浆沉淀,然后把上面的水倒掉就好了,如此再进行两次,最后用纱布过滤一遍。

这个部落没有纱布,但陈栎有衬衫。

静静等了半个时辰,终于等到那些泥浆彻底沉淀下去,陈栎把上面的水慢慢倒出,留下泥浆,然后再次加水搅拌,让泥浆更加泥浆。

反复两次后,陈栎终于拿出了那件衬衫。

“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