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充满感激
易中海无疑是提携过贾东旭。
贾东旭对此自然心中充满感激。
“救人毕竟是件善事。”易中海语气生硬地说道。
既已离婚,前妻的事自然和他的关系不大了。
“老太太……郑大妈身体本来不太好,大冷天跳河,幸好没出什么事。”傻柱本来想叫她老大娘的,但及时改了口。
如今的大院已经没了“老大娘”的称号。
除非易中海再婚,新的“老大娘”才会出现。
贾东旭瞥了眼傻柱,觉得这家伙实在是愚蠢,没有丝毫的眼力见儿。
一晚上波澜不惊,第二天早晨,郑爱民醒来时感觉不舒服。
他的尿布又湿透了。
作为婴儿,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郑爱民已经尽可能地控制着自己了。
对其他人来说,郑爱民不仅比棒梗更可爱,而且也更容易照料。
除了贾张氏、贾东旭以及秦淮茹外,或许唯有易中海眼里仍然认为棒梗比郑爱民更胜一筹吧!
说起易中海对贾家的态度确实颇有些古怪。
郑爱民猜想棒梗是否有可能是易中海的孙子?
但要说棒梗是易中海的私生子的话,这种可能性大概不大。
要说贾东旭是易中海的私生子,确实有一定可能性,而且也能解释为什么易中海对贾家如此照顾。不过,若易中海仅为了将来能由贾东旭夫妇照顾自己,理由似乎不够充分。这些只是郑爱民自己的猜想罢了。
郑爱民如今还只能啼哭,即使能够流畅表达,有些事情也不敢随便说出口。紧接着,郑大妈进来更换尿布。
在中院,易家这边,易中海也很早就起床了,开始为自己准备早餐。但他做起家务来并不熟练,做出的食物相当粗糙。接着还得洗衣打扫,这些活儿可一点儿都不简单。
先前并没意识到这些问题,现在亲自操作,才感觉非常不易。离婚前,家中整洁有序,他也有人照顾,回到家就有温热的饭菜吃,生活远比现在舒适。并且,妻子性情温和,体贴入微,可由于是否收养孩子的分歧,这段婚姻结束了。
实际上,并不仅仅因为领养孩子,二人因未育一直存在不少问题,领养不过是**。
后院,老太太心里着急啊!如果郑大妈和易中海不复婚,老太太就必须作出抉择。尽管易中海的收入较高,但他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照料周全,怎么能照顾老太太呢?
但是考虑到易中海将来迟早会另娶一位贤慧的女性为妻,并生育后代,那么他们的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反观郑大妈,她虽然将老太太照顾得很好,但她现在还要做兼职打工以及照顾孩子,无法投入更多精力去侍奉老太太。再加上郑大妈收入有限,老太太内心更加倾向于易中海。
暂时她还没有要求郑大妈搬离的打算,允许郑大妈暂居此处。一方面,老太太仍心存希望,想要撮合两人重归于好;另一方面,出于内心的感激之情——郑大妈曾经对自己的悉心照料,多留她几日也是应该的。
毕竟,在这种严寒天气里,让郑大妈带着孩子离开找房子,岂不是太无情无义?旁人看了会作何感想?老太太也有自尊,不愿落个晚年不忠义之名。
另外,老太太也有其他考虑因素。总之,情况相当复杂。
正当易中海享用过早餐时,一个走路略带瘸腿的中年男子从大院门外走入进来。看起来他大概四十多岁,眉目刚毅,穿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稍显臃肿的破棉袄。
三大爷首先发现他,发现是一位陌生访客便立刻提高警觉。毕竟,在这个时代防范特务敌情是一项责任。任何外来面孔都需谨慎对待。
“这位同志,您是找谁吗?”三大爷询问道。
“您好,我是红旗木材厂的一名工人,名叫马成功。昨日我意外跌进河中,幸得一位女性同志救援脱险。她自称叫郑淑芬,似乎是这里的人。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对她表示感谢。”这名瘸腿的中年男子手里提着几只鸡蛋还有一些红糖。马成功?
红旗木材厂的工人?
三大爷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瘸腿中年男子。
原来,老易的前妻昨天救了这人?
知道这位瘸腿中年的身份和来意后,三大爷的警惕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朝后院指了指,说了几句话。马成功感激地点头,提着礼物朝后院走去。
易中海正准备出门去工厂上班,看到这个陌生人走向后院,有些疑惑。
“老阎,那位是谁?”易中海问站在前院的三大爷。
“红旗木材厂的工人,名叫马成功,昨天不慎落水,今天特地上门道谢。”三大爷没有提到郑大妈,但易中海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易中海也没有多想,认为若是自己不幸落入水中得到别人救助,自然也会登门感谢。
理所应当。
……
在老太太家中,马成功皱着眉头,为郑大妈打抱不平。
稍作了解后,马成功觉得易中海并不是一个好人。对方竟然不愿抚养孩子?如果不是想要离了婚再娶,马成功实在难以置信。
拖延数年,显然是为了面子问题。
马成功也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他是孤儿,解放前有过一个妻子和儿子,均丧生于战乱中。他曾相亲几次,但都没遇到合适的人,于是至今仍独身一人。
老太太眉头紧锁,注意到马成功对郑大妈有意。
这似乎不太妙!
尚未等马成功告辞,居委会主任王秋霞带着锦旗来到院子,显然是得知郑大妈救人的事迹。
对于郑大妈勇救他人的行为,理应予以表彰。街道办事处必定会给面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