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传统习俗
现在距离解放前才过了不久。
一些新政策尽管得到了倡导,但要见到实际效果仍需时间。
易中海鼓勵大家展现良好态度,然而并没有深入人心。
实际上,从易中海离婚那一刻起,院子的生活就开始偏离了所谓‘正规’道路。
时间飞逝,易中海与杨寡妇已经相处了半个月。
这段时间,易中海每天都特意安排时间与杨寡妇见面。
同时,他也认识了杨寡妇的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并不特别讨人喜欢,对待易中海的态度也比较疏远。
经历了这半个月,易中海觉得自己可以与杨寡妇成婚。
在与她商议好之后,易中海决定准备婚事所需的介绍信。
另外,杨寡妇的儿子被改名为易建设,女儿则称为易红花。
在轧钢厂工作,即便贾东旭与易中海不在同一车间,但他同样听到了易中海今天将取介绍信的消息。
“……易中海去拿介绍信了?”贾东旭对此感到惊讶。
不用解释也明白,取介绍信就是为了结婚的事。
有人给易中海介绍了带小孩的杨寡妇,两人已经相处于半月之余!现在是准备去民政局办手续的节奏。
在这年代,谈恋爱一旦双方满意,很快就可以步入婚姻,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但这对于贾家人来说,并非是个好消息。
“说白了,就是给其他人拉帮手,和他的父亲没有多大区别。”贾东旭心存不满,认为易中海连如何大大(假定指何大清)都不如!至少,何大清有儿女。
但易中海没有亲生子女。
“大爷取介绍信了?”傻柱一听到这消息就显得异常开心,在他看来这是一桩值得庆祝的好事。
郑大妈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但她似乎没有太多的反应。
这时,厂长的秘书走到后厨:“傻柱,厂长让你再准备一道菜。”今天厂里又有招待活动,依旧是傻柱掌厨。
傻柱刚做完几道菜,现在又要添加新菜肴。
“知道了。”虽然心里不太愿意,傻柱还是应允了。
厂长的秘书并未离开,一直在旁等待。
傻柱慢慢腾腾地开始准备材料。
虽然厂长秘书已经买来一些较为紧缺的食材,但大多已经用完。
现在厂里剩下的好食材已所剩无几。
比如说鸡肉、鸭肉、鱼肉这类的好材料,在厂里几乎没有了。
根据当前有的食材,傻柱很快想到了几种备选的菜式。
准备做谭家菜是行不通的,还是继续制作川菜吧。
说到底,川菜才是傻柱最为拿手的菜系。
虽然傻柱曾跟着何大清学习过谭家菜的烹饪,但他的手艺还称不上精湛,只是略有涉猎。
鉴于谭家菜讲究用料精准,并非经常有机会让傻柱实践。
所以现在即便是材料和调料都准备齐全,如果要求傻柱做几道谭家菜,能达到及格线就很不错了,要想得到优良的评价则是难上加难。
确定了具体菜品后,傻柱立即动作起来,接下来的动作行云流水般流畅。
从傻柱操作的样子来看,似乎闭着眼睛也能完成烹饪任务。
菜肴还没出炉,仅是闻那香味就已经足够诱人了。
尽管这不是厂长秘书第一次目睹傻柱展示烹饪技巧,心中依旧感到敬佩,同时也有种淡淡的惋惜。
1951年时,傻柱带着何雨水到了保城,因此错失了在工厂定级的机会。
此外,他也因直言不讳而得罪了一部分人。
假如当初傻柱不急于前往保城,并且能够谨慎行事,言辞上稍加婉转,他也许现在已经升为七级厨师,甚至有可能成为食堂领班。
然而,拥有如此高超厨艺,成为这个食堂领班对傻柱而言只是迟早的问题。
至于七级厨师的职位,对现在的他来说可能有点遥不可及,但成为八级厨师却还在他的掌握之中。
那天中午,易中海没有在工厂食堂用餐,因为上午他开了介绍信,计划下午前往登记结婚。
为此,他向工厂请了假。
第二天他也无需上班,因为有婚假,只不过婚假仅有一天。
拿着介绍信,易中海离开了工厂。
迎娶一位携带着孩子的遗孀,易中海的心情自然十分复杂。
若不是因为他无子,他是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