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投诉台 - 奈何上司太撩人 - 瑾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三章投诉台

翌日,欧阳未得穿了大红色的官服,气势汹汹的去往县衙。官服加身的他,走路都带着风。  路旁的百姓见了,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

这么多年了,平沙县还没见过这等大官呢,这官服,是几品官来着?

喜欢看热闹的百姓们跟着他们到了县衙,抵达以后,欧阳未得一掀袖子,林光便带着一套桌椅过来。许州与秦谢站在左右两边,一文一武,皆是温润有度。

纵使换了件白色的长衫,可眼尖的百姓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秦谢。

“他是那日大闹县衙的侠士!”

“对对对,就是他,那日他穿了一身红色,今日换了白色的长衫。如今细看,他长得真好看啊,眉眼都长得极好。”

“简直比翠红楼的花魁还好看!”

“哪能用翠红楼的花魁与他比啊?当要用鸿鹄馆的小倌儿来说。”

正偷听着百姓对话的姜苏酒没忍住,一个扑哧笑了出来。

站在身旁的罗堂碰碰她:“怎么了?笑什么呢?”

姜苏酒往前瞧了瞧,确定秦谢没看她这边,才凑到罗堂的耳边说道:“百姓们在说秦大人比鸿鹄馆的小倌儿还好看呢。”

罗堂一张脸涨得通红:“他们……他们怎么能……”

“哎呀,堂堂你别想得这么狭隘,你要学会发散思维。你不带有色眼镜的想一想,鸿鹄馆的小倌儿是不是世间最好看的男子?”

罗堂顺着她的思维往下想:“好像是这样。”

“那百姓们说秦大人比鸿鹄馆的小倌儿还好看,是不是在夸他呢?”

“好像没错。”

“那就对了,咱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可以了。”

“如此一想,百姓们还真是一针见血,我想了好久都没想到形容秦大人的词语,他们一个词儿便概括了。”

姜苏酒一本正经:“你能这么想就好。”

两人聊着,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们见好戏迟迟未上演,不免有些着急。

“大人,你们来县衙是干啥呢?”

“咱先前也没见过你们,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官?”

“你们是来帮丁家解决这次麻烦的吗?”

百姓们一句接一句的问,欧阳未得全都记在了心底。只不过丁家父子还没到,戏还得等些时候再开场。

“大家莫慌,等时间到了,本府自会有解释。”

百姓顿时炸了锅。

“听到没有,他自称本府,怕是哪个地方的知府哟。”

“知府有啥用,还不知道是不是丁家一派的。”

“说得也是,那咱们等等看,没准有惊喜呢。”

等了一炷香时间,太阳都开始热起来了,县衙里也没人出来。林光出来报了两句,欧阳未得了然的点点头。

“罢了,既然他们不出来,那好戏便开场吧。”

话音刚落,林光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个铜锣,包了红布的棒子一敲,铜锣闷响,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

“走过路过来看一看了,应隆府欧阳大人设立投诉台了。有冤的说冤,有仇的说仇,只要与本县有关的,都可以来告。”

林光的话刚落,百姓们顿时热议。

“这应隆府是什么个东西,你们听过吗?”

“老婆子,你怎的如此封闭,居然连应隆府都没听过?这应隆府是长安城首府,是咱们大宗朝最公正的府衙了。”

“可长安城的人怎么会来咱这偏远的平沙县?怕不是丁家搞出来的幺蛾子,为了骗咱们这些有异心的老百姓哟。”

这个说法,让本来兴致昂扬的百姓们瞬时没了兴趣。丁家的本事,他们这些生长在平沙县的人才清楚,要是不明情况真去告了,怕是得惹祸上身。

姜苏酒听到内容,给罗堂使了个眼色,他立刻冲到人群后方,给已经伪装好的徐定通风报信。

当百姓们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敢上前时,完全伪装成一个六十岁大爷的徐定拄着拐杖出来了。

“大人,冤枉啊。”他大声喊着冤枉,所有百姓都为他让开了道。

秦谢立刻前来扶着他靠近投诉台。

“秦护卫,赐座。”

秦谢从林光手里接过椅子,放下摆正,徐定“迟疑”地坐了上去。

“大爷,你有何冤屈,慢慢说,别着急。”

这般态度,让百姓们又是一阵讨论。

徐定见情况差不多了,便哭着说:“大人,草民冤枉啊,前些日子我家小孙女随我在城中玩耍,结果不小心遇到了丁家那浪子,被人轻薄非礼了不算数,那浪子竟然还要抢我孙女回他家当小媳妇。草民自然不情愿,结果争吵间不小心碰到了他,他硬说我伤得他骨折,要我给一百两银子的医药费。大人,天可怜见,草民家只有一亩三分薄田,日子只够糊口,哪里拿得出一百两银子?可丁家浪子非要逼迫,放言说如果拿不出一百两,便要草民的孙女作为赔偿。大人,丁家这是要草民去死啊……”

徐定演得很到位,最后一句话说完,他已经哭得趴在椅子上了。苍老的容颜,配上声声泣血的诉说,别说百姓们了,就连知情的姜苏酒与罗堂也是红了眼。

“太可怜了。”

“对啊,太可怜了,丁家父子真不是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