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之争
配料工序一个小组4个人,我代替张明福当组长,我担心张明福不好管,我想把他调换到别的组去。
另外两个组不要张明福,我也就没办法,只得留下张明福。
张明福这个人,我在何进明组时,只在交接班看见过他,很少与他说话。
每次交接班,何进明如果说三道四,张明福就会狠狠地“批评教育”他。
何进明拿张明福没办法,张明福组遗留下的问题,也就只能由我们组来扫尾。对张明福这样的人,我自然而然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张明福与我一个组工作,我不得不加深对他的了解。
通过了解,我知道张明福28岁,江西人,他老婆在抛光砖厂一号线印花,他姐夫在一号线当大主管……
他家不少亲戚在抛光砖厂工作。所以张明福嚣张,他有嚣张的资本,何进明在他面前不敢抬头说话,也属人之常情。
我不一样,从小就吃软不怕硬。
小时候,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父亲又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在七姑八婆的呵护下,我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坏毛病。
我父亲只要我学习成绩好,其它的什么事都放任自流,就算我在村子里“翻江倒海”,别人上门告我状,我父母也只是把损坏的东西赔给人家,不会对我过多指责。在我父母眼里,孩子调皮是天性使然!
长大后,上班、当兵,我也一路顺风顺水,我早就养成了抬头看人的习惯。如果要我在谁面前卑躬屈膝,我怎么样也做不到,装不出。
张明福在厂里的“关系”,自然也就入不了我的眼睛,反而他的嚣张跋扈,他成了我的眼中钉。
在我当组长的第一天,张明福来上班,他对我不理不睬,坐在配料室一动不动。另外两个同事,站在配料室静观其变。
我们组除张明福外,一个叫胡伟,22岁,湖南益阳人,入职一年;另一个叫李大忠,29岁,陕西人,入职5年,在唯美城区厂当过球磨班长。
为了不影响生产,大家的表现我看在眼里,我先不对工作进行任何分工,只是先了解清楚当前生产情况,叫上胡伟,把压机该送的料送满,避免压机缺料。
李大忠见我和胡伟去忙了,他也自觉地去转料。
当我和胡伟送好料,把整个生产情况理清楚时,我看到张明福还坐在配料室一动不动。
我没有说什么。
我走到部门办公室,把配料工序曾伟和跟班班长王小波请到了配料室。我告诉他们,我们组要开个小组会议,把小组的工作重新分配一下,请领导参加,给点建议,把下关。
曾伟和王小波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