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随手,提携之助 - 莫若凌霄! - 月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莫若凌霄! >

第685章随手,提携之助

虽然前边打着“东宫”的灯笼,但巡街的金吾卫看见了,还是要查的。

总不能你打出东宫的招牌,就真是东宫了吧?

不过,先看到了灯笼,拦的时候也就礼貌很多,匆匆查验了确是东宫的腰牌,便赶紧放行了,倒也没有耽误唐治的脚程。

正往前去,快过天津桥的时候,前方路边便有一片静止的灯笼,灯光下隐见有一群人站在那里。

呵斥声在夜里听得尤其清楚,因为双方围在一起正在吵闹,所以竟未注意东宫一行人来到。

唐治听见声音,往声起处望去,竟是老熟人,文典军。

唐治对这个见人就笑、性格憨实,时刻不忘做点小买卖贴补家用的文典军印象还挺好。

而且,他也不犯忌讳,因为这个时代,并不禁官宦经商。

反倒是有些官宦想经商,又怕直接出头没面子,所以找了家人管事什么的代持。

唐治便一勒马缰,吩咐道:“停下!”

唐治扳鞍下马,便走过去,前方八个侍卫立即左右一拦,将前方身着金吾卫戎服的官兵推开。

那些官兵正看热闹,猛一回头,见来人俱着全身甲胄,装备之精良,只怕是禁军中的禁军,一时不晓得是哪个部分的,但是为其气势所慑,赶紧先闪开了别拦道儿再说。

唐治就这么径直走去,到了二人身边。

只见一名金吾卫校尉颐指气使地道:“这是哪儿?天津桥!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满朝文武,想要进宫,全打这儿过。这是朝廷的门面,桥边这儿死了一棵树,不知道及时种上,唵?”

他对面,文傲赔笑道:“林校尉教训的是,下官已经发现了,这几天……家里在忙一些事,耽搁了。下官已经着人去选树了,这几天就能补种上。”

原来,左右街使做为金吾卫的下层组织,不仅负责街道治安,宵禁巡夜,还负责修桥铺路、种树绿化。这是他职责范围内的事。

那林校尉拿着官腔儿道:“已经叫人去选树了?选几棵啊?”

文傲愕然道:“一棵啊,林校尉放心,下官省得,最好是树的大小,与其他树木相仿的,以免突兀。下官着人去乡下找,自己挖了运回来,最多花个脚程钱,一两天就能补上。”

林校尉拿腔作调地道:“乡下的树种,树型好不好看啊?”

“啊?树型?”

眼见这厮不开窍,林校尉就直说了:“我兄弟是御林苑的,御林苑的树好啊。树长得繁茂,每年还要砍一些的。这么着,你明天找我,我带你去见我兄弟,从御林苑弄百十棵树来。”

文傲惊道:“百十棵,用不上吧?”

林校尉斥骂道:“愚蠢,这棵树死了,它怎么就死了?分明是这一片树,都遭了虫害。不赶紧都挖掉,岂不是把洛边沿岸的树都给害了?”

“这……”

“御林苑的树,都是极好的树种,还得叫御林苑的兄弟们帮你挖了运来,这价钱嘛,自然也不能亏待了人家。你明天先去接收树木,回头再向你们街使衙门请领费用。”

文傲吃惊道:“这……只怕不合适吧?就死了一棵树,要换这么多,明明去野外挖一棵就补上了,还得去御林苑买,这笔花销只怕不少,再说,御林苑的草木,也不许擅自动用的吧?”

那林校尉怒道:“你是右街使,已经是街使衙门顶尖儿的人物了,你就要换树,左街使还能刁难你不成?今儿刁难了你,他明儿做点什么,你就不会掺合他一下?再说,御林苑的树多了去了,多几棵少几棵的,谁能注意?皇帝会跑来御林苑数数少了几棵树吗?”

文傲吭哧吭哧地道:“林校尉,街使衙门虽有费用,但也禁不起这么花。这一笔开销只怕不小,而且……”

他看看河边树影,心疼地道:“这些大树都长得好好儿的,几十年的树了,这说换就换……”

“呵呵,你这人钻牛角尖,还当你是东宫十率的头儿呢?不够你操心的,你可别忘了,你的年终考课,本官作为上级职司衙门,可是要给你出考语的。就凭你连着几天了,都没处理这棵死树……”

旁边一个街使衙门的小卒道:“林校尉,我们文街使家失火,父母双亲都烧死了,这几天忙着处理丧事,才耽搁了一下,你多通融……”

“我通融?我通融他,谁通融我啊,这要叫御史看见,参上一本……”

林校尉因为文傲拒绝买他的树,调门儿渐渐高了起来。

他本以为这深更半夜的,不管怎么胁迫文傲,都没关系,却没想到这半夜三更的,东宫皇太孙竟然出现在了这儿。

唐治听到这里已经全明白了,他冷笑一声,走上前去:“文典军,你是个有经商头脑的,可是你看看,你比这位林校尉,可是差太远了,人家这买卖做的,你可真要学着点了。”

“谁啊你?”

林校尉吓了一跳,不过他一直在灯下,猛一扭头,看不见来人模样。

反正负责御街这一段儿的,以他职位最高,所以听这人语气带着揶揄,林校尉登时有些恼火,毫不客气地怼了起来。

“放肆,皇太孙殿下当面,你敢无礼!”

东宫侍卫厉喝一声,把腰牌往他鼻子底下一搪。

那林校尉只看见牌子上“东宫”两个大字,又听见“皇太孙”三字,差点儿吓尿了。

他结结巴巴地道:“皇……皇太孙殿下?”

唐治笑吟吟地道:“文傲,过来说话。”

文傲见是唐治,赶紧迎上前来见礼。

唐治转身走开几步,回过身时,文傲已经跟到面前。

唐治道:“怎么回事,听你属下说,你家里……遭了灾了?”

文傲一听,心中一惨,便潸然泪下,举袖拭泪,哽咽道:“是,臣家中不慎失火,父母双亲未及逃出,双双丧命家中,臣刚刚操办完丧事,将父母双亲棺椁送入寺中,请了高僧诵经超度,再予安葬。”

那时制度,对于武官的丁忧一向不严,武官大多是料理完丧事便即起复,毕竟武官不比文臣,那职位不是随随便便便叫人替代的。

尤其是禁军中的军职,除非天子特指做出的调动,否则底下按程序做出的任何一点调整,都有一套非常严瑾繁琐的手续。

而且,武官不但丁忧起复,而且免持服。也就是说,办完了丧事就得回军中,而且不许穿孝服,在武将戎服之上,再系一条孝带子,出入军营,统领兵马,这是很不妥当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