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死局,如何得解
徐伯夷和顾沐恩从未见过唐治如此失态,一瞧他如此模样,下意识地也跟着站了起来。
他二人一站,还有本就站在唐治身边的张一帆,这相当于唐治身边三巨头了,其他人如何还坐得住,纷纷站了起来。
唐治紧盯着那封手札,将它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轻轻吁出一口浊气,又缓缓坐了下来。
徐伯夷担忧地道:“大王?”
唐治将信递给了旦增喜绕,喜绕会意,忙接过信,交给徐伯夷。
唐治道:“不要浪费时间了,念。”
徐伯夷惊诧地答应一声,展开手札:“门下:夫天命之重……”
徐伯夷念只一句,眼睛却飞快地扫过几回,看到后面内容,顿时一噎,一时竟然失语。
唐治脸色凝重,道:“圣人病体沉重,朝中有宵小作乱,太子带兵平乱,今已登基称帝……”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徐伯夷这时才稳住了心神,将这份诏书逐字逐句念了出来。
神都发来的这份诏书,自然不可能是事情的真相,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已经说清楚了。
贺兰曌退位,荣养于上阳宫。
皇太子继位,今已称帝,明年更改年号。
新皇帝下旨,令秦王、天策上将唐治,将兵权交给河西节度使赖观复,由赖节度兼摄河西、陇右两地节度,而唐治则要立即回京。
有问题么?
完全没有问题。
奶奶病体沉重,决定不当家了,把家业交给儿子打理。儿子初为家长,传信给正在外地打理生意的儿子赶紧回京,父子俩商量一下以后家族的发展,同时,探望一下祖母大人,老人家只怕撑不了多久了,子孙最好是在身边伺候着,你说有问题么?
于公义,于私情,全都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唐治自己在内,没有一个知道唐仲平对他有不利的念头。
这种情况下,你既为子,又是臣,大义名份、父子孝道,人家全都掌握在手中,你奉诏还是不奉诏?
唐治之所以惊讶、迟疑,是因为……
这么大的事,贺兰娆娆居然没有信来,小谢居然没有信来,朔北、江南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吏,居然没有信来,这根本不合情理。
除非,这些人已经没办法送信出来。
可是,如果父亲登基这件事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对他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些人为何连信都发不出来?
没想到?一个人疏忽了或有可能,这么多人全都疏忽了?
唐治只能猜想,难道,父亲这个皇帝,就像自己在朔北小朝廷时称帝一样,是被人拱上去的?
可他……本就是太子,如果是有人发动兵变,逼圣人退位,最后推上去的,却还是圣人立下的太子,那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么?
唐治由于不知道自己身世这个最关键的点,所以面对这诡异的一幕,一时也完全摸不着头绪。
他知道,这些幕僚居他还迷糊着呢,内记室有几位女官已经隐隐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秦王殿下的父亲成为天子了,那天子三个儿子中最优秀的这个,还是早早就册封为天策上将的秦王,可不就理所当然要被立为太子么?
想必,这道诏书发出来时,拟诏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吧?
无论如何,唐治都没有拒绝的理由,这个时候,他应该快马加鞭,赶回神都才是。
唐治道:“诸位,本王心有不解之处……”
唐治把他的疑虑说了一遍,堂下众人这才恍然,明白了唐治为何脸色如此难看。
他们的喜悦一扫而空,也跟着深思起来。
过了半晌,徐伯夷徐徐地道:“大王的疑虑,确实说不通。大王的猜测,也很有几分道理。臣以为,如果如大王这般所言,那么,太子登基,恐怕还真是有心人从中策划。”
杨雪迎疑惑地道:“可……太子本来就是储君啊。冒着杀头的风险,逼圣人退位,推上去的却还是圣人指定的储君,这般折腾,有何意义呢?”
徐伯夷轻轻地笑了笑,道:“姑娘你不理解,很正常。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怎么知道把脑袋削尖了往上爬的人的心思。”
他向唐治拱了拱手:“请殿下恕臣失礼,要以这陇右作比。比如,这陇右便是一国,殿下便是太子,那么,如果殿下顺利登基,成为天子,你我将如何?”
杨葭月眨眨大眼睛,道:“自然是入……入得庙堂,拜将封侯,大家都是追随殿下之人嘛。”
这句话说出来,她便脸儿一热,真是羞死了,差点儿说成入宫,这要真说错了,干脆自己刨个坑把自己埋了吧,没脸见人了。
徐伯夷笑了:“有道理,那么,如金城太守、金城县令等人如何?”
杨紫陌隐隐明白了过来:“他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
徐伯夷道:“可是,如果金城太守带兵闯进这里,把你我杀个精光,说我们试图谋反,然后,他来扶保殿下登基坐殿呢?这功劳,大不大?他这官,升不升?”
堂上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完全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此时一想,不由得冷汗涔涔,越想越是心惊。
张一帆凛然道:“如果照徐长史这般说法,那么殿下登基了,只怕也是做不了主的。这道诏书发出来……”
顾沐恩道:“是因为殿下领兵在外,雄霸一方,令他们心怀忌惮,所以,才想诳殿下回去。”
徐伯夷微微眯起了眼睛:“这种情况下,殿下一旦回京,那便成了笼中猛虎,只能任人宰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