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三国联军,发起总攻
这半个月以来,三国联军甚是诡异。
他们将火炮全部架于长安城四方,但却没有一点开炮的征兆。
鉴于目前情况,各位将领也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
开城迎敌派。
以急性子宗罗睺、、李玄霸、程咬金、刘文静等人为主。
他们主张开城迎敌、主动进攻,和联军决一死战。
以静制动派。
以唐王李世民、唐俭、杜伏威等人为主。
他们主张以静制动、以守为攻,反正城内粮草充足,而城外的联军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两派天天来一场大辩论。
总是争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每天掐死对方五百次。
对于这两派,李智云从不加以干涉。
辩论一下也是好的。
一派可以激发将士们的热血,一派可以提升将士们的作战策略。
但李智云心里也犯起了嘀咕。
他并不知道李轨究竟在搞什么鬼,是否在憋着大招。
他也不知道远在戒日帝国和吐蕃的刘旻、长孙无忌等人究竟进展如何了。
为何迟迟没有消息?
他明明记得在他们临走之前,分配了两只急速战鸽给他们使用。
也清晰的为战鸽标注了长安城的位置。
但李智云同时又充满了信心。
因为,此刻。
黑夜中的长安城,灯火通明。
战争的来临,不再实行宵禁制度。
百姓也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遇到战争时猫在家里。
而是全城出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精壮的男子,全部留守军营当中,帮助将士们加工炮弹、子弹、钢板等力气活。
年轻的女子,充当起了后勤娘子军的角色,争着抢着帮将士们洗衣做饭。
百姓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深刻地明白一个道理。
在这乱世当中,长安城作为政治文明的中心之一,经常被各路诸侯惦记。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没有一天不是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的。
以往,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当中,这些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够了。
谁做这天下的君主,无所谓。
但当李轨的百万大军进逼长安城时,他们第一次感觉到来自异国势力的威胁!
这种威胁可不是闹着玩的,异国势力毕竟不是国内诸侯!
他们对华夏子民采取的都是暴力灭族政策,企图颠覆华夏。
而就在无比绝望之际,李智云挺身而出,与全城百姓共进退。
在军粮有限的情况下,李智云依旧下令把粮食匀给老百姓,不让一个人饿死。
在制作水泥修缮城墙时,将士们还会顺手把年久失修的危房一起改造,不让一个人冻死。
李智云的士兵,没有一个人会骚扰老百姓,没有一个人会抢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以上这些,让老百姓看到了一种曙光。
这种曙光属于现在,他们坚信在李智云的带领下,定能打败敌人!
这种曙光属于未来,他们坚信在李智云的治理下,开太平之盛世!
李智云望着眼前一幕幕,很是感触。
“将士们,我相信就在近几日,三国联军必将有所行动!”
“为了这全城的百姓,我们一刻也不得放松警惕!”
“随时做好战斗和战死沙场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