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迁家
第二日,陆未凛寻了林嘉柒去,为的就是打听忠勇侯府的事。 “舅舅,你找我做什么?”许久未见,林嘉柒很是想念自家舅舅。
“没事难道就不能找你了,真是个小没良心的,都不知道想舅舅。”陆未凛故作生气的样子。
林嘉柒忙讨好一笑:“这不是怕舅舅您忙嘛。”
“少来,就你会糊弄人。如今呢,圣上恩准,咱们一家子也不用两地分离。从前你在南苏,不必和那些勋贵人家来往。现在不同了,既是到了望京,少不得就要去各种宴会。今儿个找你来,就是要嘱咐你两句。”陆未凛正色。
听了这话,林嘉柒只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那些勋贵人家有很多规矩吧。”
“规矩嘛,肯定是有的。你只要不出格,是不会出什么差错的。如今你这一辈的,就数你身份最高了,那些姑娘家,定是要敬着你的。”
“那您还叫我过来干什么?”林嘉柒舒了口气。
“这规矩是没什么问题,可人情来往你懂吗?我如今虽是太子,可到底根基未稳。你既然是我的外甥女,可不能在外头丢了我的面子不是。”
“我怎么会丢面子?”林嘉柒很是不服。
“我当然知道你不会乱来,不过是想要你做的更好些,所以才和你来说说这京里的人情来往。”陆未凛安抚道。
“那您说吧,我这不是好好听着呢吗。”
“其实多是些臣子家,倒也没什么。不过是让你注意两家,一户是安乐伯府,一户是忠勇侯府。这两家都是圣上极为信任的股肱之臣,特别是忠勇侯府,祖辈几代人都是咱们大乾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若是有这两家的帖子,你可注意些。”
“安乐伯府,忠勇侯府,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林嘉柒挠头,“啊,亦微。舅舅,这下好了,您也不必担心了,这两家我肯定不会惹出事的。”
陆未凛心中暗喜,终于说到点上了。面上却做出一副不信的样子,一下子就激的林嘉柒急了起来。“舅舅,您别不信啊。您记得我和您说过的亦微吗?”
“记得,不是说这是你在南苏最好的朋友,好端端的你提她做什么?”陆未凛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儿。
“当然要提了,您说的安乐伯府是亦微的外祖家,至于忠勇侯府,亦微她爹可是忠勇侯的幼子,您说我还能和他们两家闹出什么事儿来?”
“这可真是太巧了,你这朋友交的可真是好了。你倒是和我仔细说说你这朋友,也叫我多了解了解。”
“这有什么好说的,忠勇侯府与安乐伯府两家是姻亲,亦微她娘是安乐伯的幼女,他爹是忠勇侯的幼子,就这么简单。”林嘉柒两手一摊,表示自己说完了。
“那你可知道他们两家可有什么亲近的人家?”陆未凛还想打探。
林嘉柒摇头:“这我倒不是很了解,您见过两个姑娘家老是聊这些的吗?不过舅舅,您这是怎么了,怎么跟街头巷尾的那些大娘似的,净关心那些个家常里短的事儿了。”
“你给我少贫嘴,有这工夫,倒不如跟着你娘好好学学女红,我可是听你娘说了,你到现在都不能绣出个正经荷包来。”这一句,成功将林嘉柒的话堵死。
“您自己待着吧,我就不陪着您了。”林嘉柒不等陆未凛说话,直接开溜。
验证了心中所想,陆未凛心中也是有了成算。若是小柒的那个闺中好友能到望京来,那才是最好的。要说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宫中来了人,是圣上派来叫陆未凛回宫的。
回到宫中,立即觐见了圣上。“未凛,我这儿有件事想叫你和我分析分析。忠勇侯府你可知道?”
“略有耳闻,不过不大了解就是了。”陆未凛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
“忠勇侯如今年迈,长子镇守边关,幼子又不在身边。我想着,是不是得将他幼子召回望京。这一时半会儿,我倒也下不了决定。”
“忠勇侯长子如今在边关,将幼子召回京也是理所当然,不知您为何不能下决定。”
“你怕是不大了解,这忠勇侯幼子娶的是安乐伯的幼女,这要是轻易召回,难保他们两家不会聚到一处,万一到时候他们拥兵自重,这天下还能姓陆吗。”
“您这是多虑了,忠勇侯长子虽领兵,可兵权已经划分到各部的将军,就算是想起兵,也不是轻易能成的。您若是将忠勇侯幼子召回京,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比放在外头更让人安心。”
圣上也是年老了,就被这三言两语说动了,立即拟了旨宣忠勇侯幼子回京。陆未凛心中大喜,这真是天助于他,报仇之事指日可待。
南苏,徐氏在家中可算是享受了一把,整日不是查账本,就是到库房溜达。这成天泡在银钱中的日子真是叫人舒坦,徐氏暗想,要是那老婆子不回来就好了。
心里想着,这想法很快就成了真,望京瑞安王府来了人,和瑞安王府派来的人一块儿的是老太太的贴身嬷嬷茵嬷嬷。茵嬷嬷这次来不单给徐氏带了老太太的信,还要顺便将老太太的私产和院子里用惯的人带到望京去。
徐氏一看信,真是乐了,真不回来了,哎呦,这家产不都是自己家的了。还没高兴够,看到下头,老太太说要将家产一分为二,徐氏一下就冷了脸,什么玩意儿,这是个什么分法。碍于瑞安王府的人在,徐氏硬是憋着一口气看完信,这该死的老虔婆,小儿子都定了要去望京做驸马爷,以后都是荣华富贵的日子,还要给他一半家产。自己家一辈子只能做个商户,就得了一半的家产,这也太不公平了。
徐氏不由地想,若是自家也能搬到望京去,只得了这一半家产也不是不行的。这便和茵嬷嬷说道:“茵嬷嬷,这母亲从今往后便不回来了?”
“回大太太,圣上下了旨意,叫公主一家子住在望京,瑞安王妃便留了老太太。这往后,回不回来倒也说不准,不过这一时半会儿肯定是不回来的。”
“难道母亲要住在瑞安王府?这怕是不大好吧,这可不是一两日的事情。总归不是自家,哪有不回家的道理。”
“太太放心,如今六姑娘也住进了瑞安王府。瑞安王府正帮着老太太寻新宅子呢,等寻到了新宅子,自然也就不会住在瑞安王府了。”
“这么说,母亲是要将林府挪到望京去了?”
“您这么想也是差不多的,您也说了不能一直住在瑞安王府,新宅子是迟早的事。”
“可母亲若是一直住在望京,总不好一直叫二房养着,我们大房是长子,也该尽到责任的。又隔了这么远,总是不大方便的,要是能住到一处就好了。”徐氏装模作样地感叹。
茵嬷嬷一听,哪里还不明白徐氏的心思,老太太果然说中了。“老太太嘱咐了,您要是愿意,举家搬到望京也是行的。不过得等着大老爷和大少爷回来,到时候一块儿去才是正理。”
徐氏一听,立刻有了笑脸:“这是自然,咱们家这么多铺子,哪是说走就走的,不得好好安顿了。”
“是啊,不单着是铺子,便是那些田产庄子,都是离不开人的。老太太也想叫您一块儿到望京的,这不是放心不下家里头,才要您留在家里将家里头都安置好了。等到时候,新宅子也置办好了,您和老爷,少爷直接住进去就成了。”
“是了是了,还是母亲想得周到。那这分家产的事又怎么说?”
“既然您都准备到望京去了,这家自然也是暂时不分的。还是等到了望京再由老太太做决定才是,老太太说了,家里的事您做主就是了。”
“那嬷嬷回来时还有旁的事儿吗?”
“老奴这次回来,是要将老太太院子里那些用惯了的东西和人带到望京去,也不好一直用着瑞安王府家的不是。”茵嬷嬷瞒下了要将老太太私产带回望京的事。
徐氏点头:“这是自然,嬷嬷就去搬吧,要是人手不够,直接叫家里头的下人一块儿就是了。”
茵嬷嬷拒绝了徐氏的好意,“不麻烦了,您还是早日将铺子和田产处理了才是,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不过是搬些东西,从望京带来的人够了。”
“行,嬷嬷搬好了也不必到我跟前儿来了,早些到望京去,也省的叫母亲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