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主要有以下特点:
1.成书过程漫长且艰辛:
-主编及团队: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编,他带领刘恕、刘攽、范祖禹等史学家,历时19年才完成编撰工作。司马光不仅负责统筹规划,还亲自撰写了大量内容。他的助手们也都是北宋知名的史学家,为《资治通鉴》的撰写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史料。
-编写历程:编写过程中,司马光等人查阅了大量的史书、档案、文献等资料,对史料进行了严谨的考订和筛选。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编写计划和体例,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记录。例如,在确定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时,他们会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确保记载的准确性。
2.内容丰富广泛:
-时间跨度长: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晋”,下讫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伐淮南”,涵盖了16个朝代、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涉及领域多:内容以政治、军事、民族关系为主,尤其偏重于政治和军事。具体包含了“君道”“臣谊”“国是”“民情”和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详细记载了历朝兵、刑、礼、乐等方面的政治举措和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历次重大战争的成因、经过和结果,以及田制、赋税改革及攸关民生苦乐的其他重大事件。
3.编写体例独特:
-编年体的运用:《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它以时间为线索,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依次排列,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先后顺序,便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这种体例的优点是能够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对历史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叙事条理清晰:在编年体的基础上,《资治通鉴》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会详细记载其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同时,对于历史人物的言行和决策,也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展现出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政治智慧。
4.思想内涵深刻:
-鉴戒史观:该书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强调历史的借鉴作用。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和评价,总结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理政的参考。例如,书中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的治国策略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他们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儒家思想的体现:《资治通鉴》的思想内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和仁政爱民,主张臣子的忠诚和廉洁奉公。书中对忠臣孝子、贤良之士进行了赞扬和推崇,对奸臣逆子、贪官污吏进行了批判和谴责,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5.历史影响深远:
-学术价值高:《资治通鉴》的出现,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和研究方法。它的史料丰富、考订严谨,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许多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都会参考《资治通鉴》的记载和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政治影响大:该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倡导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被后世的统治者所借鉴和吸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政治家在治理国家时,都会参考《资治通鉴》的思想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治国能力。
-文化传承意义重大:《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化经典。它的语言简洁明了,叙事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的许多故事和典故,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颂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