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曾国藩是如何推动洋务运动?
曾国藩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推动洋务运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建立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兵工厂,虽然规模较小、技术水平有限,但具有开创性意义。在这里,中国工匠们尝试自主制造枪炮弹药等武器装备,还成功制造出了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蒸汽机轮船《黄鹄号》等,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支持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设:后来,曾国藩将兵工厂搬迁到南京。1865年,李鸿章在曾国藩所建工厂的基础上筹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这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兵工厂之一,能够制造出车轮移动的架退克鲁森式膛炮和单管机枪等重型武器。
2.设立翻译机构,引进西方科技知识:
-创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曾国藩与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期间,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需要突破语言障碍。1867年,他上奏朝廷开设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该馆聘请了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美国人林乐知、玛高温等人,大批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先后达160种,内容涉及算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医学、军事学等诸多领域。这使得中国人能够系统地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储备,也为培养近代科技人才创造了条件。
3.倡导派遣留学生,培养新式人才:
-推动幼童留美计划:曾国藩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需要派人到国外实地学习。1870年,他向朝廷提出派人赴西方留学的建议,并与李鸿章联衔上奏《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才》。1872年,第一批30名幼童从上海登上美国的远洋轮船,远赴美国留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派人到国外留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等优秀人才,他们成为了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更新军事理念和训练方法:
-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曾国藩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不仅在于武器装备的先进,还在于其军事理念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训练方法,强调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在他的倡导下,湘军开始采用西式的兵操练兵,淘汰传统的兵器和训练方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他还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主张设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掌握西方军事技术的新式军官。这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总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他的一系列举措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