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我不想
身在姜府的萧希平突然用力的打了几个喷嚏,他心里莫名的有种被人盯上的感觉。
再有两天就要过年,姜晨一直忙公务,府中张罗年货之类的事情就交给了萧远山来负责。
他对京中的各种生意正感兴趣,这些天一直在京中到处跑。
各商行开在京中的铺子他这些天几乎是天天都去光顾,萧小沫在广城时挑选的货物都是凭感觉,而他现在挑选货物则是凭着在西北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经验。
他知道西北的百姓需要什么,也知道西北的达官贵人喜欢什么。
他从玉城带来的银票已经花掉大半,要不是年后离开的时候要给两个儿子留些银子防身,他能花的一文不剩。
一车车的货从京中出发拉回西北,萧小沫之前送回玉城的那批货已经全部出掉,银票也在路上。
“沫沫,广城那边的货是不是比京城多很多?”
萧远山搓着手,已经在考虑年后是不是去一趟广城。
他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已经不满足将关外的东西卖到关内各地,还想将广城那边来的海外货,卖到西北甚至是关外。
萧小沫看他这兴奋的模样就忍不住有些好笑。
“爹,广城那边年后都是开船队出海,你年后过去那边没什么好东西,如果想去就赶在五六月份过去。”
“也行也行,那爹就先回玉城一趟,这么多东西拉过去,我不在我手下那些伙计估计找不到门路,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咱们大老远的拉过去就没意思了。”
萧远山此时脑中全是该如何赚银子,赚到了银子怎么越滚越多。
其他的,他几乎半点都没有去想。
几个孩子都是有出息的,两个儿子跟着姜晨读书,这可是全大楚最好的老师。
他们又那么有天分,以后肯定都能考个功名入朝为官。
而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跟王爷有了赐婚的诏书,小女儿现在身边有宫里的嬷嬷教导,什么都不需要他去操心。
他只需要多赚银子,以后儿子当官铺路用银子的时候,他来掏钱。
女儿们出嫁的时候置办嫁妆,他来掏钱。
他现在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就是给孩子们赚银子,给他们做钱袋子。
萧小沫看着她萧远山眼中的幻想和期待,她微微感叹了一声。
“爹,何嬷嬷说咱们家里不能没有女主人,你年纪也不大,以后也不能一直一个人,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婚事?
“再有两个月,我娘去世就一年了,你给他守一年……也够了。”
这话萧希平不能说,小鱼也不能说,能说的只有她。
萧小沫心里叹气,她其实也不想说。
如果可以她当然不希望萧远山再婚,万一再婚的继室不是个安分的,那以后就有的麻烦。
但何嬷嬷说的也对,她这个便宜爹还是壮年啊……
萧远山没想到萧小沫会突然说起这件事,他微微泛黑的脸瞬间涨红。
他知道何嬷嬷为什么会这样跟萧小沫提这事。
“沫沫啊,爹……爹现在不想考虑这事,你们都大了,爹想陪你们过几年。”
之前他人在关外回不来,孩子们在乡下受罪他不知道也没办法,现在他回来了,也知道了他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如果因为现在的日子过得好,他就忘了从前,就不管什么都只想着自己,那他这个父亲就太过失败。
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好父亲,可他也不想做一个太过失败的父亲。
“爹,你再婚也是陪我们一起过,大哥和小弟以后也许就要一直在京城了。
“再过几年,大哥能下场考试肯定能一路考到殿试,若是他能进翰林院,以后就要留在京城,若是不能,以姜师在京中的能量,也能为大哥谋一个不错的职务。
“大哥以后是这样,小弟肯定也是这样。
“他们没有时间陪在你身边,而我和小鱼……总是要嫁人的,到时候爹就太孤单了。”
哪怕私心里有着各种不情愿,萧小沫还是尽心尽力的劝着。
只是萧远山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只是摇头,不再多提这件事。
劝过一次,他不应,萧小沫也同样不再多说,两人转头商量起过年这件事。
这是他们在一起度过第二个新年,萧远山格外珍惜。
前一年的新年是他们一家人在玉城过的,夜里院子里还来了刺客,血染了半个院子。
而这一次是他们在京城里,四周全是祥和欢乐,这里离战争太远,京中的众人也许都没有听过战鼓声。
萧远山将这些天筹备的年货单子展开,“这是给松家准备的,希平以后不是要跟松家姑娘结亲,姜师都已经替咱们跟松大人郑重的提了这事,咱们就得放在心上。”
萧希平和松清韵的事,自始至终就没有瞒过萧远山。
他是知道他们在折腾什么的,也乐得能讨一个处处都像是在高攀的儿媳妇。
之前松清韵在玉城时一直住在萧家,虽然跟萧远山不适合多见面,但萧远山将她当小辈对待,坦荡又带着长辈自然的关心。
松清韵对他也就同样是当长辈对待,他们彼此都对对方的印象很不错。
可以说松清韵愿意冒险博一次,也跟萧远山这个未来公公有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