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不作为
玉城的冬日,天亮的很晚。
辰时,一家人上了马车排队出城时,天还有些黑沉。
马车还是他们来时用过的特制马车,车壁都特殊处理过,挡风又挡寒。
车上放上一个火盆就不会太冷。
何嬷嬷年岁大,实在有些禁不住来回的颠簸,所以她就算担心萧小沫他们,挣扎了一番还是留在了玉城。
她不能跟着回去,就让萧小沫带上了春月和夏蝉。
她们都是王府出来的大丫鬟,聪明又有见识,带回去应付一些事倒是刚刚好。
原本萧小沫是不想带她们回去的,但禁不住何嬷嬷的游说还有春月的一再表决心,离开前才将人带上。
带了丫鬟的好处在路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她和小鱼几乎什么都不需要操心,春月和夏蝉就将几人照顾的极好。
一路上都是急匆匆的在赶路,贪黑起早,终于赶在第八天下午进到平县。
萧远山急着回村子里,萧小沫却是觉得他们应该先去拜访一下沈年秋。
柳氏好端端的不可能自己出意外,这背后肯定有原因。
沈年秋是平县的父母官,先去同他打下招呼,真遇到什么事也好让他帮一下忙。
她身上还有慕云昭写给沈年秋的书信,如果遇到让沈年秋不想多管准备置身事外的事,就可以将书信拿出来。
萧远山叹口气,知道萧小沫这样想是对的。
只能压下心中的急躁,几人在客栈里简单梳洗后,直接登门拜访。
柳氏身边的两个婆子之前是沈年秋从沈家的庄子里调来的,柳氏出事,两个婆子都慌了神。
就全都跑到了县城里,将事情的经过颠三倒四的讲了一遍。
沈年秋从小跟在老狐狸般的长辈,见多了各色人和事,王婆子两人心中那点小算盘他又如何会看不出来。
只是看出来了也无济于事,他现在也没办法将自己摘干净。
收到萧小沫在县衙外求见的通传,他叹口气,放下手中的事务将人迎到了后院。
“萧姑娘,别来无恙。”
不过几月未见,他明显的察觉到萧小沫身上的气势变了。
如果从前的她是神韵内敛,对人对事都很随意,只要没有太大冲突,她就万事不放在心上,那现在就像是打磨锋利的剑,正震荡着剑鞘随时要展露锋芒。
他心中微微震了一下,将原本要摆出来的疏离态度收了起来。
萧小沫自从在城外真正见过血后,她对人的情绪变化就感受的更加明显。
原本还不想将慕云昭的书信拿出来,两人寒暄了两句,她就从袖笼中取出了书信。
沈年秋看着信封上飘逸的字迹,轻轻叹了口气。
果然没有人是好糊弄的啊。
“萧姑娘,令慈的事下官收到消息时已经晚了,没能带人及时去救治,是下官了辜负了你走前的信任。”
他的态度因为慕云昭的信缓和下来,这让萧家几人都微微松了口气。
一进门,对方就笑的疏离,这明显感觉就不太对劲。
“沈大人这样说就是折煞了我们,家母在村子里生活这原本也不是沈大人的责任。不过,我们千里迢迢赶回来,还望沈大人能将家母离世的具体原因告知一二。”
萧小沫对着沈年秋行了一礼,她这一礼就将沈年秋架住了。
“哎,萧姑娘何须如此,认真说来也是下官的罪责,是下官当日送去的那两个婆子不尽职,所以才有了这些事。”
沈年秋也不再隐瞒,将王婆子她们猜出了柳氏藏银票的位置告诉了柳氏的兄长和父母。
她兄长因为一心惦记着娶邻村的村花,想凑齐彩礼就天天过来跟柳氏要钱。
柳氏对她娘家的父母和兄长很是有些看不上,想当初萧远山离开后她被乔老太赶出来,她也哭着回去一次,想让他们来给自己做主。
结果他们知道萧远山被征兵的带走后,就拿着扫把把她赶了出去。
还说早就已经断了关系,让她以后就是死也死在外面,不要回去碍眼。
柳氏被自己的爹娘这么说,也就真的再没回去求过。
这些年浑浑噩噩的都过来了,现在知道萧远山没死,还要将她接去玉城过好日子她还哪里愿意理会他们。
他们当初说过的话,她就一个字不落的全部还了回去。
还硬气的叫嚣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除非她死,不然他们别想拿到一个铜板。
一家子都是极品,柳氏这么嚣张她爹娘和大哥当然被气的不轻。
推搡间,也不知是谁一个用力推在柳氏身上,柳氏嘭的一下摔在地上,太阳穴磕在门槛上,当时就满头血的昏死过去。
叫来镇上的大夫也没能止住血,到了晚上人就咽气了。
萧远山死死的捏着拳,他很怕自己此时会失态做出些什么。
早知道她爹娘是这样的人,他就不应该将人托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