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借刀杀“牛”
高翔面对突然出现的魏兵并不畏惧,更没有半点慌张,对大将军的谋划钦佩不已。
“高翔!你已中我家都督之计!还不早降!”徐质大喝道,指了指高翔的身后,一队魏军正在杀来,高翔的五千兵马已被夹在中间。
“哈哈哈!几位将军,你们高兴得太早啦!”高翔大笑道。
徐质和戴陵一脸的懵逼,稍稍愣了愣,突见五里外黄沙漫天,正是吴班、吴懿、邓芝和罗宪四将,各领三千兵马杀来。
“方圆阵迎敌!”高翔大声喝道。
被夹在中间的高翔部队,有条不紊地变化阵列,盾兵熟练地移至外侧排好防御阵形,长枪兵紧随其后,弩兵和弓箭兵位于后排。
“给我杀!拼死也要擒下蜀将高翔!”牛金大喝道,亲自引兵冲击高翔的阵列。
与此同时,徐质和戴陵则各领兵马,分别杀向两侧的邓芝和罗宪,希望能杀出一条逃生的通道。
阵中,牛金仅剩几百名兵马,他们刚刚接近高翔的阵列,前方的盾兵突然整齐地移动木盾露出空隙,二百个弩兵和数百弓箭手嗖嗖地射出几千支箭矢,牛金的部队几乎全部阵亡。
牛金见势不妙,挥剑斩断身上的几支箭矢,飞身抢过一匹战马疯狂追赶,终于赶上徐质的队伍,拍马从邓芝和吴懿中间的空隙退走。
这里的地形特别开阔,完全不像夷水通道那般狭窄,如果没有十倍于对方的兵马,几乎没有围死对方的可能。
徐质和戴陵哪想到自己差点被蜀军围困,两人冲出包围后都不恋战,引兵匆忙往东退走。
蜀兵则在后面紧追不舍,却故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只以弓箭和连弩做为攻击手段,直到将魏军赶入编县城中。
姜维与吴国对阵的每场战斗,司马懿都仔细地研究过,他知道姜维的谋略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早就料到牛金截断蜀军的粮道不会成功,也料到牛金会中姜维的埋伏。
由于魏兵的数量占绝对的优势,司马懿并不打算与姜维斗智,只想用“以一换一”的方式,尽快削弱姜维的部队,这才故意让牛金钻入姜维的圈套,再派出徐质和戴陵前往接应。
司马懿担心派出骑兵会遇上那种绊马钉,所以三支魏军都是步兵。可是,他没料到的是蜀军的部队都装备了数量不同的连弩,可以说司马懿的这一阵,有一半是败在装备上。
牛金作战勇猛,是魏国后期难得一见的勇将,深得司马懿的器重,此事众人皆知。
然而,司马懿的器重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对于自己麾下的猛将牛金,司马懿的心头,始终有个迈不过去的“坎”。
公元223年的“柳谷口异象”很多人已经淡忘,但那个预言,司马懿却记得很清楚!
因此,司马懿对名字中带有“牛”字的牛金特别忌讳,担心牛金将来会对自己的子孙不利。
现在的司马懿,既是托孤重臣又身居要职,更有军权在手,他暗中已经在筹划自己的大计,胸中渐露的野心被隐藏得极深,对牛金的忌讳也逐渐加深。
对司马懿来说,牛金甘愿成为一个诱饵,司马懿自然求之不得!他既想借蜀兵之手,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牛金,又想借此重创姜维,这才派出徐质和戴陵前去接应。
在旁人和牛金看来,徐质和戴陵是去接应牛金,但二人收到的司马懿的密计却让人匪夷所思:待其万分危险,命悬一线时才领兵去救。
徐质和戴陵的部队,一直埋伏在荆山脚下三里里之外,牛金率领的部队在半山腰被蜀军截杀时,二将看得清清楚楚。
此时,这二将不知道司马懿想除掉牛金的真实想法,但还是严格执行,所以一直按兵不动,直到牛金退往此处,这才才被动地杀出接应。
当然,在徐质和戴陵看来,司马懿确实料敌如神:因为蜀兵布下了一张大网,如果自己早早地去山下接应牛金,自己手上的这一万兵马,绝不会如此容易就逃脱。
编县本来只有蒋济的三千兵马驻守,粮草能维持半月,然而,徐质和戴陵的兵马进城后,城中的粮草最多只能支持三日。
城外,蜀军已在东、北、西三面扎上营寨,由于编县城中的魏军都是步兵,他们惧怕蜀军的连弩,都不敢强攻蜀军的营寨;同时,司马懿派出的信使又被蜀军截杀,所以编县的几个将领得不到司马懿的军令,一时半会儿只能依托城池坚守。
刘闪得知姜维已经在南郡与魏国开战,获悉司马懿麾下的主要的统兵之将后,刘闪曾给姜维发出一封密信。
在信中,刘闪大致提了司马懿担心的那个预言,希望姜维以保留实力为主,看淡胜败,尽量招降牛金。
刘闪还在信中特别提出,如果有机会,希望姜维能除掉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
此时的司马师26岁,司马昭23岁,二人并未在朝中任职,只是作为家将跟随司马懿东征西战,名声不显。
牛金的大名,姜维早有耳闻,他对刘闪信中提到的预言也略有所知。不过,姜维不知这个预言具体是何意,也不知道司马懿与牛金之间的矛盾,更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司马懿会以一杯毒酒,终结了猛将牛金的性命。
经过刘闪信中的提点,姜维对招降牛金多了一点点的把握;另一方面,刘闪并未说明为何要除掉司马师和司马昭,姜维也不问缘由,只要有机会,他绝不会放过此二人。
“今,我已将魏军先头部队诱至编县,我军可按原定计划收网!”姜维说罢,环视众将后正色说道:“要吃掉编县以南的魏军,我必须先切断他与司马懿大营的联系!此事事关重大,不容有失,谁敢领兵前往?”
“大将军,下令便是!”关索满不在乎地上前几步,并无退回的意向。
“好!关将军真猛将也!”姜维欣喜地说道:“我给你两万精兵,再将五百骑兵交你统领;即刻到编县以北十里扎寨,务必阻挡司马懿的大军南下支援,更要阻止编县以南的魏军退回!”
“诺!”
“关将军,司马懿诡计多端,不可大意!你扎寨后,一定要拒寨而守,不许魏军通过,连魏军的哨探和信使也不得放过!”
“诺!”
“关将军,你回来!”姜维叫回关索后,正色说罢:“我只有五百骑兵,所以……”
“大将军,末将不用骑兵,魏军亦无法破我大寨!”
姜维点点头,关索领后而出。
考虑到陛下要求自己招降牛金,姜维略经思索后,写了一封信,命人立刻送至麦城,要求亲手交给赵广和赵统。
吴、蜀两国暂时结成盟友,孙权也知道这张盟约极不可靠,但他仍然实打实地交割了交趾郡,也将首批的五万斛粮草送至秭归城下。
荆门、当阳二城接连失陷,孙权担心再次被姜维给讹诈,于是派步骘前去打问。
面对步骘的询问,姜维拍着胸脯保证魏军不可能攻占江陵,自己必会助吴国得到襄阳;同时,姜维极力催促孙权,尽快将剩余的四十五万斛粮饷交齐,得到口头承诺的步骘只得怏怏返回。
编县以北。
司马懿很想除掉退入编县的牛金,但是,他不得不救援编县的一万多魏军。否则,编县以南的荆门和当阳城中,费曜的一万先头部队也将粮尽兵疲。
“蜀军已在编县以北扎寨,断我先头部队粮道和归路!谁敢领兵前去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