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以下犯上
华博早就听说魏家和陆家财大气粗,也听说他们为了收到糖票不计成本。华博刚刚挂出一大笔低价卖单,却因交易规则的限制不能及时撤回,他如何不着急?
此时,各地的糖票交易已经兴起一个多月,百姓们在买卖糖票的过程中,始终关注的是白糖的价格,以此来判断糖票的价值,在百姓们看来,糖票最终将会涨到三钱白糖的价格。
然而,各个世家大族在买卖糖票的过程中,他们从来不看白糖的价格。他们相信,糖票的价格来自于相互间的哄抬、倒手和跟风,它的价格几乎没有上限。
魏家和陆家都想收糖票,但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抢。
华博挂在370铢价位的五千张,被魏家的交易员买走后迅速离开;然而,390铢价位的一万张被陆家买走之后,陆家的交易员并未离开,继续在院内挂出520铢收购糖票的牌子,数量为两万张。
“兄长,现在咋办?”华周低声说道:“咱们能砸死鲁家和柳家,能砸死陆家吗?”
“咱手上那几万张,恐怕不够陆家塞牙缝!”华博冷冷地说道:“你别忘了,还有个魏家!他们的张家还没出手!还有步家,他一直在保存实力!”
“兄长,咱也不能任由他们捣乱吧?要不……咱们跟崔家和袁家商议一下,先集中力量灭了陆家?”
“不行!绝对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华博摇摇头:“咱们砸鲁家和柳家,是为了把价格打下来,收到更多的低价糖票;陆家财大气粗,咱们这样做不是在砸他,而是将自己的票卖给了他!他巴不得咱们卖出!”
华博说罢,扭头往人群中走去。
在一群围观有百姓中,有一个不起眼的青衣老者,他手上拿着几张糖票,从未卖出,也从没买入,表面上看,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看热闹百姓。不过,此时的院内,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才知道,他来自魏国河东的贾家。
就算在魏国,此人的名字也很少人知道,就算世家大族之人,也只知道他是魏国前豫州刺史、建威将军贾逵的族弟,现镇军将军贾混、建义将军贾充的叔伯。
“贾公,你看如何?”华博很是谦卑地问道。
“以我观之,在百姓的手中,至少还有七成的糖票没有卖出。陆家和魏家看准了这一点,他们才敢高价买入。”贾家老者不紧不慢地说道:“他们出手又快又狠,咱们也要及时改变打法。”
“依贾公之意,具体该如何应对?”
“他们的蜀国的百姓,其实都不傻!”老者平静地说道:“最近十天,贾某走了八个县,以我观之,大部分百姓的心理价位,其实在650到700铢之间。只要到了这个价位,必会有人疯狂地卖出。”
“贾公,若咱们的收购价格抬高,后面的风险就会加大,这并非好事吧?”华博谨慎地问道。
“不,不,不!”贾家老者撸着胡须笑道:“距离凭票购糖还有三个多月,咱们就算在这个价格收入糖票也不会亏。只要咱们手中有了足够的票,咱们随便捏造点假消息,做出白糖会疯涨的态势,就算糖票炒到1500铢也会被人疯抢。”
华博点了点头,袁家男子悄悄地靠上,四处张望一番后说道:“贾公,华公子,刚刚收到我家主公从雒县传来的信,建议咱们不要再压盘,将收购价提到600铢。”
“不错,不错。”贾家老者点头笑道:“想不到啊!袁兄也与我不谋而合。看来,崔老爷子的判断没有错!你们就这么办吧!”
老者说罢,几个百姓模样的男子跑出县府,到驿馆传达消息后,三十多匹快马迅速奔向各县。
与此同时,县府院内,十几个新增的牌子上,580到620铢的收购价格陆续挂出,也有几人挂出630铢卖出的牌子,百姓一片哗然,议论声四起。
“他们华家是疯了吧?先前500铢卖给鲁家,后来又390铢卖给柳家,现在又600铢大量收,这到底做的啥生意?”
“咱不懂的事多着呢!你看旁边那位,衣服比咱们还破,一看就不像商旅,他竟敢举牌590铢收两万张,他有那么多钱?”
“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我傻啊!哼!我家还藏了15张!今天卖低了,明日涨到650铢再卖!”
刘闪观望一阵,发现百姓们虽然很贪,口上说着不卖,却担心价格再次下跌,三五成群地抢着卖出;当然,也有许多百姓在私下里相互交易,并未卖给院内的举牌者,场面十分热闹。
看到这些热火朝天的交易场面,刘闪顿时懊悔不已:当初,孟光“发明”了最原始的期货交易,他确实是天才。然而,不仅孟光没有想到,刘闪也忘了“印花税”的概念!此时,想在每一笔交易中收取“印花税”,看来很难实现了。
“刘公子,魏公和孙夫人有请!”向宠靠到刘闪耳边,低声说道:“他们不方便前来,此刻正在城南的“李氏螃蟹馆”,孟大人也在。”
“魏公?他在新都县?”刘闪奇怪地问道:“孙夫人?哪个孙夫人?”
此时,成都城有好几个孙夫人:除了孙太后之外,周鲂之妻孙思蜀是太后的义女;陆逊之妻孙茹是原吴国的宗室之女,是大乔的女儿;全琮之妻孙鲁班更是孙权的长女!这些人归顺大汉之后,向宠不方便直呼其名,只能说是“孙夫人”,刘闪自然听不明白。
两人走出县府后,向宠急忙说道:“陛下,魏公得知陛下在新都县,他这是故意跟来。与魏公一同前来的,几个孙夫人都在,孙太后也在!”
若是孙太后不在,刘闪还能猜到几人到此的目的,此刻却完全不明其意。想到孙太后也在,刘闪说道:“你派人去往驿馆,请赵夫人和袁夫人一同前去。”
少时,两个便装的宿卫兵去往驿馆,刘闪索性一屁股坐在街沿边,不停地自言自语:“奇了,怪了!孟光、魏腾和孙茹一同前来,这虽然不合礼制,却不难猜到他们的目的;孙太后与三个孙夫人一同前来,这又是为何?”
“陛下,依末将之见,几个孙夫人在吴国之时,他们都是同宗一家;自从归我大汉之后,可能……她们不方便在成都公开地聚在一起,这才来到新都县吧?”
细细想来,向宠的话也有些道理。吴国败亡之前,这几个孙夫人是同宗一家,若在成都公然聚在一起,难免让人有所怀疑。
直觉告诉刘闪,几个孙夫人与魏腾和孟光一同到此,应该不仅仅是谈生意!
……
城南,李氏螃蟹馆。
这间分店的规模比成都的分店略小,但是,店内外“源自宫庭美味”的宣传标语特别引人注目,也只有这家店敢于打出这样的宣传词,刘闪对此毫不在意。
此时,县府大院的糖票交易仍在继续,店里的生意却不冷清,楼上的雅间早已预订一空。
刘闪与两位夫人上楼时,几人赶紧上前迎接,引着刘闪去往一个避静的雅间。
酒水菜品上齐后,几个孙夫人热情地帮刘闪、太后、孟光和魏腾倒酒,一阵寒暄后孟光首先说道:“陛下,经过印坊技工的日夜赶工,除了南中地区以外,糖票已经全部发到百姓手中;预计下月,南中地区的百姓都能收到糖票。”
刘闪满意地点点头,孟光接着说道:“陛下,微臣与魏公商议后,认为除了糖票以外,我大汉还可发行荔枝票……荔枝在各地广受欢迎,其价格已经高于白糖。”
“荔枝票……发行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荔枝的保存和运输不便,这是个难题!”刘闪摇摇头说道:“就算用快马日夜不停,想将会稽或交州的荔枝运往北方,这需要十几天时间,路上早已变质损坏。”
“陛下,魏公尝试过陶罐密封之法,可保荔枝三日不变质;若再结合黄夫人的“夏日取冰”之法,用六天时间,将荔枝运往樊城也不会损坏。”
“陛下,黄夫人的取冰之法甚是奇妙!”魏腾眉开眼笑地说道:“草民将荔枝运到樊城之后,魏国人担心运回北方会损坏,他们愿意不远千里到樊城品尝荔枝!大汉若发行荔枝票,魏国人必会疯抢!”
刘闪正在琢磨“夏日取冰”的问题,孟光似乎误解了刘闪的意思,赶紧解释道:“陛下,发行荔枝票,其真正目的并非向百姓发放荔枝。微臣发行时,必会告诉百姓荔枝容易损坏。再者,我可将购买荔枝的地点,固定设在巢湖、襄阳或成都等几个地方,这样一来,许多百姓购买不便,必会将自己的票卖掉。”
孟光说到这里,刘闪明白了孟光的本意,他是想将荔枝票变得跟糖票一样,吸引魏国商旅前来炒作。刘闪点点头,正色说道:“既然如此,在交易中,必须加收税费!”
“陛下圣明!微臣正是此意!”孟光正色说道:“据微臣观察,在糖票变成白糖以前,每张糖票至少会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易手,就算我在交易金额中以千取一,其税收也相当惊人。朝廷漏了今年糖票的交易税,实在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