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各取所需 - 三国:开局就死了诸葛亮 - 排骨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1章各取所需

在一千多年后的四川农村,老一辈的人对“铊提”这个词不会陌生,它是荔枝的一个品种。不过,这个名字很少再有人说,因为它换了一个更加时尚的名字:妃子笑。

此时,可能只有刘闪才知道,魏腾送来的几坛荔枝,它的品种就是“妃子笑”。

刘闪并不会作诗,他念的这首诗是晚唐的杜枚所作,诗中选取了为杨贵妃千里送荔枝一事,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鞭挞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当然,就算在几百年后的唐代,可能会有“铊提”的称呼,但这种荔枝的名字,肯定还没有更名为“妃子笑”;刘闪不经意地念出这句诗,其中的“妃子笑”三个字,明显带着贬义的成份。

刘闪不想扫了一众嫔妃的兴致,眼珠一转,满不在乎地解释道:“爱妃,你们多虑了,这诗别无他意。”

刘闪说罢,剥着手中的荔枝,然后将它塞到王伊若嘴里,慢慢解释道:

“荔枝多产自南中、会稽的南部,它有“一日变色,二日变味,三日色香味俱变”的特点;因此,为了保持它的新鲜,魏公将刚刚摘下的荔枝封在坛中,由几匹快马不远千里送到成都。”

“荔枝又名“离枝”,就是说它离开枝头后容易变质;在朕的天书中,荔枝是来自天庭的美味,又名“妃子笑”;所以,朕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是说荔枝为了保鲜,这才由快马送来;在运输的过程中,没人知道如此美味藏于坛中,所以朕就即兴而发,随口做了两句诗,别无他意。”

刘闪说罢,一众嫔妃终于松了口气,张皇后却说道:“荔枝不远千里送到成都,确实是劳民伤财,虽是美味,咱们还是尽量少吃。”

张皇后说罢,众多嫔妃全都点点头,心有不舍地放下手中的荔枝。

刘闪见状,赶紧解释道:“皇后,诸位爱妃,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荔枝既是一种水果,它也是一种商品,根据产量和运输成本的不同,它有自己该有的价格,可能比白糖还贵。即便如此,不能说大家吃了白糖或荔枝,这就是劳民伤财吧?”

“陛下所言极是。”李昭仪也明白其中的道理,慢慢解释道:“皇后,诸位姐妹,陛下说得没错:荔枝就跟白糖一样,不论价格如何,不论平民百姓还是富户商贾,只要是合法购买,任何人都可以吃,这确实不算劳民伤财。相反,正是有人愿意吃,这才能进一步促进荔枝的种植和运输,对百姓和商旅来说,又增加了一条生财之道,有利无害。”

李昭仪说罢,刘闪深以为然。

同样是千里送荔枝,此时的大汉却与唐代截然不同:它的种植、采摘、运输和售卖,已经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价格由市场来调节。所有人,只要有足够的铢钱都能享用,这就跟一千多年后的珍惜海味一样,有钱人吃鱼翅鲍鱼,就确实不算劳民伤财。

刘闪和李昭仪一番解释,众多的嫔妃再无顾忌;看着她们不顾形象地大吃着,刘闪终于相信,唐玄宗的“千里送荔枝”绝非虚言。

“来福,魏腾是不是到了成都?”

“回陛下,魏公命人送来甜果时,他已经留下话,此刻正在成都,随时等侯诏见。”

“甚好,立刻传他到宣室殿!”

自从过年之后一直到现在,这几个月里,刘闪始终记挂着那批白糖。

正如步阐所说,魏腾,以及许多参与到甘蔗种植的世家,他们给大汉上的税,其实远超百分之五十。

就如刘闪与魏腾签订的协议,在甘蔗种植和白糖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的人工、运输成本皆由魏腾承担,产出的白糖和红糖,其中的一半还要上交朝廷。

当然,魏腾自己的那一半,既可通过朝廷的官方渠道售往魏国,也可由他自己的私人渠道任意售卖,其中的商业税仍需按律缴纳。

据刘闪所知,现在的魏国和大汉境内,白糖的价格已经高达两万五千铢一斤,既便朝廷取走一半的红糖和白糖,魏腾仍能赚得盆满钵满。

“陛下,去年投入的人力不足,种植区域也不大,珠官、高涼二郡,一共只产出六万斤白糖,三万斤红糖;因道路还未开通,运输艰难,草民将在九月之前,将其中的一半运至洞庭湖。”

“魏公,你多走几步,直接运到永安不好么?”刘闪略有不悦地说道:“魏公,你连这点运输费也想省?”

“陛下,若草民没有猜错,陛下的那批糖,应该不会全部运往成都吧?草民将其运至洞庭湖,西可至成都,东可至扬州,北可至襄阳,这岂不正好?”

“也罢,你确实没说错,运到洞庭湖就行。”

刘闪说罢,将魏腾提供的资料和自己的特使提供的资料逐一比对,确认魏腾没有漏报产量,满意地点点头。

“魏公,你可真会做生意!把朕的糖放在八月起运,省下的运力却用来运荔枝?”

“陛下,草民……这也是迫不得已啊!”魏腾满脸堆笑道:“荔枝的季节性极强,它实在不能多等啊,草民也想多赚点钱,还请陛下多加谅解。”

“罢了,反正朕也不急。对了,魏公此次到成都,应该不是送荔枝和账表吧?”

“陛下圣明!”魏腾赶紧送上一封请柬:“陛下,草民在成都开了一间小饭馆,随时可以开业,还请陛下前来指点一二。”

“民以食为天,只要是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意,都能赚钱。”刘闪肯定地说道,打开请柬后眉头微皱:“李氏螃蟹馆?为何不叫魏氏螃蟹馆?”

“陛下,实不相瞒:这李氏螃蟹馆的前身,是岳阳城中李氏夫妇的炒菜馆,陛下曾指点这对夫妇做炸螃蟹。”

“哦!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回事!怎么,魏公也对这种小钱感兴趣?这家店做得再大,也不如你种甘蔗吧?”

“陛下,这可不是小钱!成都的这家店是第一百家,草民和步家的公子,都在这家店有股份,陛下若能赏光指点一二,草民感激不尽!”

“魏公,现在的成都城里,荔枝卖多少钱一斤?”刘闪未置可否,而是问了个不相关的问题。

“回禀陛下,若是保存完好,较为新鲜的,可卖两万铢一斤;品相不好,或是霉烂变质的,只能卖五千到一万铢。”

“也罢,你送给朕二十斤荔枝,朕就给你做一次形象代言人!不过……朕可不是独自前来,可能会有一大群嫔妃,还有一群皇子公主,届时,新鲜的荔枝和炸螃蟹,这些可要管饱!”

刘闪说罢,魏腾大惊,嘴角不停地抽动着。

刘闪暗自琢磨着,这一去,光是嫔妃和皇子公主就有二十余人,再加上各宫的近身侍婢和侍卫,这至少得有一百人,就算一人只吃半斤荔枝,这就将近百万铢,难怪魏腾如此肉疼!

“陛下,真有这么多人?各宫的夫人都会来?”

“魏公,莫非……有什么难处?”

“不敢,不敢!草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魏腾赶紧叩拜道谢:“草民定当准备妥当,恭迎陛下和各位夫人大驾……”

“那……咱们就说定了!依朕看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傍晚如何?”

“没问题,绝无问题!只是……草民得尽快回去准备……不敢怠慢圣驾……”

“既然魏公诚意相邀,朕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朕的夫人多有身孕,不宜吃太多的螃蟹和荔枝,你备点其他食材就行。”

“陛下放心,草民定当注意,不敢怠慢!”

其实,宫里的膳食确实是美味,但仅以口感来说,此刻宫里的膳食,已经不能与民间相比,多吃几顿就感觉发腻。

回到承德殿,刘闪提到出宫吃饭,众多的嫔妃无不充满期待,纷纷回自己的寝殿做准备,李昭仪却没急着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