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邓艾之谋VS高科技
邓艾确信姜维不会东进,他给文钦追加到1万兵卒之后,令他弃守商县,将兵马屯于商县东南部的商南县。
商南县,距离武关不过二十余里,武关守军的物资都要经过商南才能运到。
北边的潼关也一样,陈泰的大军屯于华阴,彻底断绝了潼关物资的补给通道。
至此,邓艾在子口大寨的驻军已达三万,他在这里扎下十几座营寨,每座营寨相距不过几百步,除了速度极快的快马哨探和信使之外,普通的步卒完全没法通过。
姜维曾几度与司马懿和陆逊交战,此次遇上邓艾,他感觉自己被邓艾死死地压制住,自己最擅长的断粮道和分割包围之法,居然被邓艾玩得出神入化。
子口以北,以及潼关和武关以西都以平原为主,加之近来皓月当空,姜维很难用出奇兵之谋。
邓艾的兵力大大优于姜维,然而他却在当道扎营,据寨坚守,蜀军的连弩也没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到粮尽时必然溃败。
如今,姜维的三路兵马全被邓艾分割开,相互间不能应援,姜维苦思多时,还是没想出破敌之法,真有黔驴技穷的感觉。
无奈之下,姜维只得做出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调走守卫陈仓的吴班!
“传令:吴班,引陈仓兵马五千,携重型攻坚装备,迅速赶到子口支援;吕祥,引大散关的三千兵马入陈仓驻防。”
“大将军,这……似乎不太妥当吧?是不是太冒险了?”张嶷小心地问道。
“大将军,这样实在冒险!要不,我等再领兵前去攻寨!再试一次!”
“是啊,大将军!如果调走吴班的五千兵马,大散关的五千兵马就只能一分为二,吕祥要同时坚守散关和陈仓!如果这二城有失,凉州过来的二十万百姓,恐怕只能翻越祁山才能到达蜀中!”傅佥也表达出自己的担忧。
“大将军,傅佥将军说得对!我军中兵将走祁山都很艰难,普通百姓,绝对无法走这条路!”
“几位将军,勿忧!陈仓和大散关易守难攻,没那么容易丢!”姜维自信地说道:“现在的雍州境内,再也没有匈奴和鲜卑的骑兵;并且,邓艾的大军部署在长安的东部和南部,更在我寨前布下重兵,他哪有兵马去取陈仓或大散关?”
“我赞成大将军的意见,这确实是有惊无险。”张绍解释道:“大将军调走吴班,这也是逼不得已!今,潼关和散关的粮草仅能维持十天左右,就算吴将军每日强行军,仍然需要七天才能到达子口,还得加快行军才行!”
次日傍晚,姜维的密信分别送至陈仓和大散关,吴班获悉东面的战局不利,急忙引城中全部兵卒,携带大批物资,拉着一千多辆粮车星夜出城,沿渭水而下直奔子口。
清晨,当吕祥引三千兵马赶到陈仓时,却见陈仓城门紧闭,城上插满了魏军的旗帜!
“遭了!陈仓城已被魏军占领!”吕祥心头一懔,赶紧令道:“速速退兵!全军撤回大散关!快!”
“吕祥!你大老远地赶来,不进城喝碗酒就走?干嘛跑得那么快?哈哈哈!”
“杀!活捉吕祥!升官受赏!冲啊!”
魏将徐质、戴陵各引两千兵马,从东、西两面包抄而来,吕祥只得且战且退。
由于蜀军的连弩占了很大的优势,徐、戴二将追杀一阵后便撤回城中。即便如此,吕祥还是损了一千多兵马,跌跌撞撞退回大散关。
次日午时,吴班引着兵马刚刚绕过郿县,突然,空虚的郿县城中杀出两千魏兵,领兵大将正是田豫。
“吴班休走!本将等你多时了!哈哈哈!”
田豫只有两千兵马,他明显是袭扰。吴班不想与他做纠缠,令一千兵卒依靠粮车阵和连弩断后,自己引着其余兵马继续前行。
不过,吴班刚刚走出几里地,前方又有一队魏军挡住去路。
“吴班!”文钦大笑道:“秦有蜀王千里送蜀土,今有吴班千里送军械!既然吴将军一番好意,本将就却之不恭了,哈哈哈!”
文钦带着四千兵马不停地袭扰,吴班再也没法迅速前行,只好令兵卒依靠粮车的掩护,以连弩、蹶张弩加以攻击。
由于魏兵弓弩比蜀军差得多,文钦交战一阵后便领兵退走。待吴班率队行进时,田豫又追了上来。
此时,魏军的兵马已经多于吴班,但吴班携带有粮车,加之装备占优,二将便不停地袭扰,吴班的行军速度根本无法提高。
次日,子口。
张绍匆匆入帐:“大将军!信使来报:陈仓已被魏兵占领;吴班将军沿途受到袭扰,行军速度缓慢!”
“邓艾!邓艾!”姜维很快就明白了邓艾的部署,无奈地叹道:“邓艾料到我会调陈仓的兵马来援,他早就在陈仓以北的千阳部署了一万兵马,专等陈仓空虚,然后毫不费力地将其攻占。”
“邓艾确实诡诈!”张嶷心悦诚服地说道:“他确实能料敌先机!他攻占陈仓、围攻吕祥、袭扰和阻滞吴班,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兵不在多,在于将帅之调度也!”
姜维想起诸葛亮多次说过的话,他对邓艾之才赞叹不已。鉴于其谋略远超司马懿和陆逊,姜维已将他列入自己的头号对手。
“大将军,吴班将军有五千兵马,装备占有优势,又带有粮车,就算两万魏兵也能轻松应对,他自保应该没问题,只是,他到达子口的时间恐怕要晚几天!”
“不错,吴将军我不用担心,只是,我再也指望不上他,还得另觅他法才行。”姜维无奈地叹道,苦思多时也没想到解围之法。
“大将军,你把魏将军给忘了?”张绍欣喜地提醒道。
“魏将军?”
“大将军,你难道忘了?魏延这家伙,用自己的女儿贿赂陛下,获得了一批炸弹!”
“对呀!魏将军将这些炸弹视作宝贝一般!不论到哪里,他随时都带在身边!”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姜维欣喜地写了封书信,命人迅速送往潼关。
两日后,傍晚。
魏延留下下三千兵马,让自己的长子魏昌坚守潼关,然后和次子魏容一起,引七千兵卒,悄悄地摸摸到十几里外的华阴。
几名兵卒趁着夜色,悄悄摸到魏军的寨栏边,点燃几枚炸弹的引线后拔腿就跑。
几名魏卒发现后立刻到寨栏边,试图用弓箭加以还击。然而,他们刚刚拉开弓,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陆续响起,坚实的寨栏被炸得飞上了天。
二十多米宽的缺口已经打开,等候在不远处的魏延一声大喝,几百弓弩手一窝蜂地杀入寨内,惊魂未定的魏军匆匆赶来,全被箭矢射成了刺猬。
寨中的魏军的守将是陈泰,他对这种声音特别熟悉,爆炸声刚一响起他就预感不妙,听闻蜀军已杀入寨中,急令全军弃寨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