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马均入蜀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邓艾撤回了金城,虽然撤回的不足百人。
一队巡视的骑兵疾驰而过,等到远去之后,文钦慢慢地抬起头,低声问道:“邓将军,到处都有蜀军的哨探,到处都有蜀军骑兵在巡视,我等想退回陈仓,这不太容易啊!”
“如今,我等只能白天藏于草丛中睡觉,晚上再赶路。”邓艾无奈地说道。
“邓将军,如果找不到马匹,这几百里的路程,恐怕……”
“马匹?你还想有马匹?”徐质不悦地打断戴陵的话:“能不饿死就不错了!你还想要马匹!做梦!”
几人突然间都不说话,惊恐地盯着徐质。
徐质不知从哪里抓到一只幼年青蛙,正在临近的小水坑中清洗。这只青蛙通体乌黑,还不时发出“咯咯呱呱”的叫声。
徐质没在意几人诧异的眼神,将它身上的水甩干之后,一把塞入口中,嚼了几下后大口吞下。
文钦和戴陵只觉得阵阵反胃,纷纷捂住嘴巴,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
邓艾刚要说话,却见徐质又抓了一只蚱蜢,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几人又是一阵反胃。
“我已经想好了!我等先绕至陇西的襄武县,然后……”邓艾说着,却见徐质不知从何处抓来一只蝗虫,似乎也要向嘴里塞。
邓艾见状,赶紧挪挪身子,适当远离徐质,然后说道:“到襄武后,我再潜入天水冀县,然后沿渭水而下……”
“徐将军,你能不能别那么饿?”戴陵不悦地说道,因为徐质又抓了一只青蛙。
“罢了,罢了!大家先找东西吃,行程晚上再议!”邓艾说罢,赶紧扒开草丛寻找野菜。
几人俯低身子在草丛中四处寻找,文钦很快就挖到一小把草根,忽见前方不远处有一水潭,赶紧俯身爬过去。
“是谁!降卒不杀!”
文钦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可他哪里跑得过战马,很快就被追上。
“哈哈哈!这铠甲,这佩剑,肯定是将军!”骑兵的伍长欣喜地说道:“这次可立功了!把他绑回去!交给大将军!到时请兄弟们喝酒,哈哈哈!”
几名骑手把文钦五花大绑,扔上战马后扬长而去。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邓艾、徐质和戴陵就藏身于一百多步外的草丛中!
文钦被几名骑手送到子口之后,他考虑到邓艾等人的行程,相信他们已经撤回陈仓,这才交待了与邓艾一同偷渡阴平之事。
姜维从小就在天水郡长大,却从没听说过相邻的金城郡,竟然会有一条通往蜀中的小路,得知邓艾的企图后,姜维自然惊出一身冷汗。
“还好有高人未卜先知!若不是他事先破坏了道路,再将邓艾引到错误的地方,后果不将堪设想!真是天佑我大汉!”姜维心头暗叹,对那位高人更是钦佩不已。
“禀大将军,据细作来报,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出洛阳,正往潼关而来。”
“大将军,部分羌人百姓已至陈仓,秭归那边又有吴军重围,我得尽快抽身才是!”张绍建议道。
“不错!除去万余伤兵之外,我军在只有十万精兵,这支部队,将是我大汉崛起的根本!我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完成,确实应当尽快撤回蜀中,不宜耽误太久。”姜维点点头说道。
“传令:令魏延、王平、马岱,立刻弃守潼关、武关,全军撤至子口与我汇合;张绍,引兵先行,速退汉中!”
另一边,刘闪和姜维预料中的魏国“政变”并没有发生:
司马懿令史官篡改了曹叡、东乡公主的生辰,几个史官和“太”字辈嫔妃离奇身亡,再加曹爽的支持,魏国有惊无险地化解了危机,曹叡对司马懿和曹爽更加信任。
五日后,司马懿的先头部队直扑子口。
此处的蜀军早已撤回汉中,并且通往汉中的子午道已被蜀军破坏,险要之处又有兵马驻守,司马懿气急,领着兵马直奔陈仓而去。
然而,司马懿赶到陈仓时,所有的百姓和蜀军全都撤回了大散关,司马懿只得暂时驻于陈仓城中。
“姜维确实是“以进为退”,他取潼关和武关,假意东进,实为拖住我军的主力,借此保证他的“羌人南迁”计划。”司马懿叹道:“若我早听邓艾之言,姜维岂能轻易得逞?”
“都督,如今,我大军是进是退?”徐质问道。
“我需表奏陛下方可决定。”司马懿说罢,环视众将后说道:“邓艾之才,不亚于姜维!本都督将向陛下保荐,加封邓艾为“征北将军”!”
“末将,多谢都督提拔!”
邓艾折损两万大军之事,司马懿只字未提,还上表请封,邓艾自然感激。
“都督!”一名哨探前来报告:“都督,一支大商队从潼关方向而来,已至北原附近,还在一路向西,目的地不明。”
自从孟光换了新的铢钱之后,魏、蜀两国互不承认对方的铢钱,两国之间仅有的“硫硝”交易早已停止,然而,这支商旅的目的地极有可能是大散关。
“大商队?”司马懿疑惑地问道:“有多大?是何人的商队?”
“都督,这支商队有马车二百辆,随众千余人,是朝中“从事中郎”马钧的商队。”
“商旅所贩何物?”
“都督,经查证,硫磺和硝石一百辆,小麦、粟米一百辆。”
“哼!我朝中官员竟敢贩卖此等物资!商队中必有细作,立刻拦截!”
现在的魏国境内,民间的商队,其物资、车马被兵卒或匪徒所截,这是家常便饭,但“官方”或某些世家望族的商队却没人敢动。
司马懿领兵赶到时,这支商队已被兵将拦住,马钧正在苦苦哀求兵将放行。
“我朝的从事中郎,竟然是细作!”司马懿诡异地笑道,他明显是看上了这几百匹战马。
“都督,下官确实是细作。不过,下官是大魏的细作!”马钧沉着地说道,给司马懿送上一块竹筒:“都督,蜀军多打胜仗,正是有了此物!”
司马懿疑惑地接过竹筒,在马钧的指引下,获悉其使用方法,亲自验证之后大呼奇妙:“果然是神物!简直就是千里眼!”
“都督,据下官所知,此种神物,蜀军将领人手一个!下官此次前往大散关,正是为大魏陛下换取此物!”
司马懿收好这个竹筒,立刻让军卒放行:“好!好!速去速回!多多换取此物?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