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不对任何人说自己在做什么
第28章不对任何人说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和市场打交道,你就应该默默无闻,一声不响。否则,你会招来很多非议,还有提防,这对你的投资没有好处。
虽然投资大师们的投资策略是公开的,但物以稀为贵。好的投资点子不仅自己乐于获得,而且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获取。因此投资大师们一般只谈论自己的投资哲学,而不会谈论自己的投资操作。在实际的股市当中,有许多投资者都喜欢相信那些所谓的股市行情分析师。在他们看来这是获得投资先机的最佳手段。但是,索罗斯却不赞同,他认为那些经常吹嘘自己拥有战无不胜的投资秘籍的人都是骗子。因为真正出色的投资大师是不会轻易地透露自己的投资策略的。
索罗斯对自己的投资一向十分谨慎,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索罗斯2010年2月曾到中国香港,当时市场传言,阔别香港近10年的索罗斯,亲自为其在港的亚洲办事处做准备。但索罗斯本人对此三缄其口,有外媒报道称索罗斯将调配曾任tigerasia对冲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jameschang和已为索罗斯基金服务9年的daijixin坐镇香港。一位欧资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基金界盛传索罗斯已低调招兵买马,在港招聘熟悉内地、香港市场的基金经理,加入其香港的办事处。还有消息指出,索罗斯已在中资券商如申银万国开户,并已不时进行港股买卖。但这一切都得不到证实,索罗斯的保密工作让人找不到蛛丝马迹。
索罗斯告诫投资者,不要相信市场上真的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投资策略泄露出来。要知道,对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不但可以防止其他投资者捷足先登,还能保证最终巨额的投资收益。假如投资者自己不小心将自己的策略泄露出去的话,那么便会被其他投资者捷足先登,这样就会对自己的投资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正因为如此,索罗斯始终坚持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保密,从不愿轻易透露心中的决策,这使他在每次投资当中都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投资者应该对自己的投资策略严格保密,不要随意透露给其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几乎很少有人能够像索罗斯一样,对于投资策略的保密工作是如此的重视。从选择出不错的投资对象到开始对其做出市场分析,他都会十分谨慎地对待。关于投资方面的信息他从来不会透漏给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亲戚和家人。索罗斯之所以坚持不轻易向别人泄露自己的投资策略是有原因的。在刚刚来到美国工作时,索罗斯曾经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如果投资成功的话,便能够收获一笔丰厚的利润。但是,他将自己的投资策略透漏给了自己的朋友,最终只能放弃原本的投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经历了那一次的教训之后,他便不再轻易将自己的投资策略泄露出去。
在实际的投资当中,有很多投资者喜欢互相交流各自的投资方向和策略,企图通过这种办法来指导自己进行投资。但是,这种情况最后往往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投资风格。
其实,真正成熟的投资者是绝不会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公之于世,除非他有其他特别的目的,而这很有可能是他故意制造的虚假消息,以此来误导其他投资者掉进他事先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非常多,信息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大部分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之前,都会通过翻阅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以及其产品的销售情况等,依靠这些信息来制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因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在交易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策略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所以,投资者所能够获得的利润大小,往往在于是否拥有一套正确的投资策略。
索罗斯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在拥有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后,索罗斯便逐渐养成了对投资策略严格保密的习惯。在索罗斯看来,真正聪明的投资者是绝不会随便透露自己所制定的投资策略的。他凭借着自己精确的判断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为自己的每一次投资都制定出了正确而独到的策略,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他便迅速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许多短线投资者都希望能够从索罗斯的口中探听到一些投资信息,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投资机构都想在他身上获得投资的秘诀。但是,索罗斯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告诉给别人了,他经常只是引导那些投资者应该怎样去判断股票的价值。
很多投资者都不明白,为什么索罗斯几乎每次都能赚到丰厚的利润。索罗斯每次投机成功后,便会引起所有人的羡慕和佩服。他们甚至认为,索罗斯不但天生具有过人的投资天赋,而且还拥有非同一般的预测能力。因为在每一次的投资当中,索罗斯所制定出的策略都让其他投资者无法理解。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是证明索罗斯在投资策略上的准确性。事实上,对一名投资者而言,投资策略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聪明的投资者总是让自己的投资“密不透风”,因为一旦被其他投资者所知道,便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索罗斯认为,自己的投资策略应该避免受到其他投资者的想法所左右,并且不要将自己心中的分析和判断透漏给其他投资者。他真正做到了让自己的投资策略“密不透风”。
索罗斯明白,只有那些善于低调处理自己名声的人,才能长久保持一个平和理性的心态,才不会被盛名所累。因此,索罗斯从不自我炫耀,即使这样做对他有利,他也不自我宣传。他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阿兰·拉菲尔进入量子基金时,索罗斯也和警告马凯斯一样对他说:“不要和新闻界交往。”拉菲尔遵守了这一纪律。“索罗斯基金公司被认为是秘密性的,我觉得这样很好。通常,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恰到好处的。只有到最后的时候,你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他们就会抢先起跑。如果你经营一个全球性的公司,那么,你不希望人们轻而易举地追上你。如果人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你想购买什么东西,他们就会先于你去购买,这只会弄糟你的计划。”
像巴菲特一样,索罗斯将投资观点视为私人财产。作为一个天生注重隐私的人,他希望他的基金和他的投机活动尽可能地低调。《机构投资者》曾这样评价它的封面人物乔治·索罗斯:“一个神秘人物,一个独行侠,从不透露他的行动,甚至与他的合作伙伴保持着距离。”
量子基金的行政管理者加里·格拉德斯坦说:“乔治从不对我坦言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而这一点,索罗斯的另一名助手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也有同感:“虽然我了解他的一些行为,但我了解得实在太少了。他当然很傲慢,但他也很腼腆。他绝对很腼腆。”
量子基金前管理者詹姆斯·马奎斯说:“我最后一次上新闻,就是在我开始为乔治·索罗斯工作的那一天。”由此可知,索罗斯对待自己的职员们随意对媒体发言是十分慎重和严谨的。
索罗斯不希望别人知道量子基金在做些什么,他说:“你在对付市场,你应该是匿名的。”
索罗斯如此谨慎的原因与巴菲特一样,如果其他人觉察到了他的行动,就会疯狂涌入市场,导致价格偏离他的预期。
这样的做法很好理解。依照索罗斯的反射理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而是与投资者的信心和操作偏向有一种互动关系,时刻相互影响。索罗斯在成名之后,在全世界拥有大批追随者。那些不懂得自己分析市场的投资者,往往会寄希望于跟随大师的脚步,那样只要索罗斯公布了自己的投资信息,他们就会闻风而动,给市场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提前改变趋势。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像巴菲特这样的股市投资者将他的意图公之于众,最糟糕的后果是其他投资者会蜂拥而至,推高股票价格。如果透露行动计划的是一个像索罗斯这样的经常持有巨额空头头寸的交易者,那么就可能发生可怕的市场剧跌。
1978年,索罗斯对娱乐国际公司的股票进行做空,另一个交易商罗伯特·威尔逊也采取相同手法。而威尔逊在环球度假的过程中,把他的头寸告诉了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当威尔逊在旅行时,老家的股民已经将娱乐国际的股价从5美元捧到了120美元。知道威尔逊持有空头头寸的经纪人告诉他们的客户,当这只股票升到足够高的程度,威尔逊肯定要平仓来减少损失。他们说,这一点对这只股票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最终,威尔逊的经纪人们找到了他,告诉他要么补充资金追加头寸,要么立即撤出,认输离场。最后威尔逊不得不将一些头寸平掉,为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诚然,娱乐国际的股票很可能无论如何都会上涨。但威尔逊擅自向他人透露自己的投资信息,把自己的头寸告诉其他人,相当于邀请别人压榨他,最后亏损也算是咎由自取。
相比之下,索罗斯则像往常一样保持沉默,因此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也有空头头寸。而当他看清了赌博股的上涨趋势后,他悄无声息地将空头头寸转成多头头寸,利用威尔逊的蠢行获取了赢利。
保持低调不仅是防止泄露投资信息的需要,还是稳定出资人信心的要求。在投资生涯早期,他的基金已初具规模,如果稍加宣传,会有更多的人将资金交给他投资。但他从来没有刻意为自己和基金多做宣传,而是一直低调处理,让金融界相信他仅仅是一名投资者。这种做法,反而使更多的股东认为他是一个务实的人,只重视基金的经营绩效和盈利,而不在乎基金的资产规模大小。
由于本身的投资特性,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操作时,往往会引起较大的风波,因而常常遭到非议。作为对冲基金的代言人,索罗斯对自己的投资策略却讳莫如深,很少向公众公布自己的投资信息,他总是努力使别人相信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对投资领域并不能造成任何危害。这种低调的作风很值得投资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