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事先设置的圈套
对于张东峰提出的请求,胡国辉点了点头,笑道:“本来我们把人带到省里来,就是担心在调查过程中,会受到东兴市的干扰。不过,对你,我还是放心的。现在就破例一次。”
“谢谢领导!”张东峰笑了笑,把玩着手中的茶杯。
通过了解,张东峰知道怀秋功行事谨慎,极少有违纪行为,最终过关的可能性很大。在对方落难的时候,自己前去探望,也是笼络人心的最佳时机。
多年的经历表明,在仕途上行走,有时还是需要用些小手段。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锦上添花虽好,却远远比不了雪中送炭。
前段时间,张东峰在工作之余,与秦怀书联系密切,已经挖了袁烈半个墙角。
现在看准了机会,张东峰就又拎起锄头,惦记着到卫平的墙根底下松松土。
从自己走上仕途以来,张东峰的人马大都是从别人那里收编来的,极少亲自培养,主要是和他调动过于频繁有关。
要想迅速壮大队伍,扩充实力,张东峰只能想办法走些捷径。
胡国辉打出一个电话,已经将事情安排妥当。
等到他把话筒放下,意味深长地问道:“东峰,你到东兴市已经有段时间了,对卫平这个人,怎么看?”
张东峰皱了皱眉头,满面狐疑地看着胡国辉,诧异地问道:“一把手卫平?”
胡国辉轻轻地点了点头:“对,谈谈你对他的印象。”
张东峰心里微微一愣,隐约察觉到什么。
怀秋功被突然采取留置措施,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似乎有人想利用这件案子做引子,将矛头直指卫平。
想到这里,张东峰定了定神,斟酌着字句,谨慎地说道:“领导,据我了解,卫平同志还是很优秀的。”
“虽然在工作中也会犯一些错误,但那都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作为一把手,要进行决策的事情很多,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总体上看,作为东兴市一把手,他还是称职的,同时值得信赖。”
胡国辉皱着眉头,低头在笔记本上记下了‘优秀’、‘称职’、‘值得信赖’几个字,画了圈,打上两个问号,抬头问道:“东峰,东兴重工的事情,你有所耳闻吧。有人反应,他当初在签订协议的时候,曾经拿过巨额回扣,不知是否有这样的事情。”
张东峰表情严肃地说道:“领导,东兴重工的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卫平同志也曾经主动提及过此事。”
“据他讲,当初在和投资商谈判时,是部委的一位副司长主导了谈判,他只是地方上的陪同人员,并没有拍板权。”
“没有拍板权,投资商怎么可能送给卫平巨额资金?如果有必要,领导可以联系其他当事人,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核实。”
胡国辉很认真地进行了记录,随后问道:“东峰,有人反应,卫平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长期和自己的小姨子姘居在一起,两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不知情况是否属实。”
张东峰刚喝了一口茶水,听到这里险些喷了出来,有些无奈地说道:“领导,这种事情,我哪里会清楚。”
“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卫平为人正派,生活也很自律。下班后通常准时回家,极少出入娱乐场所,也不喜欢带着女记者到处乱走,从来没听说过绯闻。”
停了停,张东峰继续说道:“领导,卫平的妻子很早就过世了。他的儿女都由苏子琴拉扯大。”
“苏子琴出国多年,刚刚回来不久,我觉得这是谣言。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情况属实,也说明不了什么,毕竟两人都是独身的成年人,有选择的权力。”
胡国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继续问道:“东峰,卫平不肯到省里任职,而是执意留在东兴市继续担任一把手,好像有传言,是他有经济问题,才不敢离开东兴市,担心离开后会出事,你怎么看?”
张东峰表情凝重地说道:“领导,我也确实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问题。”
“据我所知,卫平对东兴市还是很有感情的,他曾经多次在私下场合表示,希望能在任期内把老城区的经济搞上来,实现东兴市的均衡发展,为自己的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胡国辉点了点头,笑道:“东峰,还有人反应,作为东兴市的一把手,卫平喜欢搞一言堂,在用人上不讲原则,搞任人唯亲那一套。”
“据说,在纪委,你也曾经吃过苦头,差点被副手架空,有这样的事情吗?”
张东峰摇了摇头:“领导,您也看到了,我到东兴市并没有多久,就已经处理了一批贪污分子。这个足以证明,卫平对我的工作还是非常支持的。”
“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言,想必都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进行传播,不足取信。”
胡国辉表情严峻地说道:“东峰,你刚才讲的这些情况非常重要。我会在深入调查后,向省委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为此你要为你所说的话进行负责,同时还请你注意保密。”
张东峰点了点头:“领导,我知道纪律,请您放心。”
胡国辉似笑非笑地说道:“东峰,真没想到,你居然对卫平很支持。”
张东峰笑了笑,站了起来,神色严肃地说道:“领导,都是为了工作。东兴市现在的班子成员里,卫平的经验和能力是最强的,为人正派,他继续掌舵,有利于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我知道了。”胡国辉叹了一口气,起身绕过办公桌,和张东峰握了握手告别。
张东峰下了楼,坐进车里,想起刚才与胡国辉的谈话,心中升起一丝隐忧,袁烈的能量确实不小,居然能够请动省里领导,发起对卫平的调查,这样一来,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好在胡国辉目前主持省纪委工作,想必能够顶住压力,公正办案,张东峰也没有太过担心。
周二下午,镇北市招待所的一间房间里,省纪委专案组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讯问,怀秋功坐在皮椅上,腰板拔得笔直,面色平静地回答着问题。
被省纪委采取留置措施后,怀秋功还是有些想不通,觉得自己是斗争的牺牲品。上级领导做出的决定,对他而言,有失公允。
经过了几天调整,他已经恢复了往昔的沉稳,表现得极为镇定,并没有闹情绪,对于工作人员的盘问,显得非常配合,有问必答,绝不回避。
负责审问的工作人员有两名。年纪大的,名叫沈知非,拥有丰富的办案经验,主要由他负责审问。
坐在沈知非身边,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他在旁边负责记录,同时积累办案经验。
沈知非深谙审讯之道,他瞪圆了双眼,咄咄逼人地盯着怀秋功,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从而施加压力,意图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两人又僵持了一会儿,沈知非喝了一口茶水,冷笑道:“怀秋功,我们的政策,想必你是清楚的,也不需要我来重复。”
怀秋功苦笑道:“我当然知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但是,事实上,我做人是清白的,没有任何问题需要向组织进行交代。”
沈知非重重地拍了拍桌子,表情严肃地说道:“怀秋功,我们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只是组织上考虑你工作多年,做出了很多突出贡献,才给你坦白的机会。”
“请你慎重考虑,老实交代问题,不要再做无谓的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