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郝云开始着急了
“哼!你们给我等着!” 金永浩给不出这样的收购价格,只好气的摔门而出,留下一句狠话。
李国强按照加朵宝提供的公司账户当场转了五个亿。
所有中层以上管理者听到公司即将易主,有的人喜上眉梢,有的愁眉苦脸。
新官上任三把火,就是不知道眼前这个叫李国强的家伙会不会那他们开刀。
“李总,真是年轻有为啊!”
萧远山不得不佩服眼前的年轻人。
想到自己的儿子送他去灯塔国留学,技术没学到,坏毛病到学了不少,抽烟喝酒烫头纹身样样不拉,每月还要家里打钱。
和眼前的年轻人一对比,高低立下。
谈完了手中的收购事件,后续的许多手续就完全交给了王丽娜女士和林允儿助手。
毕竟两人在实战经验,总归是比他丰富的多。
这几天,中科院的临床医学癌细胞攻克小组组长郝云一直在找他聊天。
内容还是他上回那篇论文,自从郝云研究论文一个多月之后,他是发现这篇论文浑身都是宝。
只是论文里提到的先进设备,国内根本没有,他不得不提出报告申请,看看国家出面能否买些回来。
奈何国外以设备太过先进禁止出口为由搞了个禁运。
实在是没办法的郝云只好又找到李国强。
其实,李国强一开始并不清楚国内是否有这样的大型细胞培养分析机器。
之所以论文里提到,那是因为这篇论文是五十年后的。
那个时候,这篇论文所用到的设备,几乎各个国家都具备了。
而目前这种设备还存在西欧,灯塔国等少数国家的实验室里。
一想到现实的这种情况郝云就一阵头大,他是典型的实验性医学研究者。
“李老弟,这种设备国外对咋们是完全禁运的,就连个零件都不会输入的。你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去验证这个生物模型?”
郝云作为一个医学博士后还是教授级别人物,这个时候去向一个本科生物系学生求教。
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表现出一种虚心好学的态度。
这才是大师的风范。
“这个,你的确把我难住了,既然国外设备能证明这个模型是对的,那就是结论没有错,现在我觉得咋们不用死钻牛角尖先去论证过程,我们完全可以跨越式发展,先使用结果再去倒退过程,你看怎样?”
李国强的方法在科学论证上虽然有很大漏洞,但是逻辑上还是行得通的。
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郝云不放心不经实验论证就得出的结果,会是符合理想值得哪种吗?
“李老弟,要不你抽空来下沪上医科大学实验室,这些天我都在这里,咋们探讨下如何?”
“可是,我还有课啊!”李国强表示他也想去啊,可是还要请假什么的,的确很烦的,首先辅导员同意,院长统一,校长同意。
没办法,现在全国流行某种感冒还挺严重,不能乱跑的。
“你不也是在沪上吗?你们霍校长上我老同学,我一句话的事,你收拾好东西,今天就来吧,我都有点等不及了。”
郝云和辅旦大学霍校长是大学同班同学,那是无比的熟悉,放李国强休假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很好何况是研究生物医学呢!
“那么快啊?”
李国强没想到对方还是个急性子,说来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