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徐达着急了
群臣有的仔细翻阅这本书,发现其中不乏有许多真知灼见,更在亚圣之上。既然皇帝刻意打压孟子的地位,那么拿出一个本朝的高人也可以接受。
于是群臣都欢欣鼓舞,纷纷祝贺吾皇又得新书,可谓本朝文坛一大盛事。
只是今天上朝的那些武将,却没有这么多的兴致。
尤其是徐达,他每日盘算着怎么再去攻打北元,继续为大明建功立业。
可是皇上今天唯独不提这个,他急的抓耳挠腮,几次看向朱元璋,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来。
朱元璋也看出这位老兄弟有心事,他的私心里对徐达还是挺照顾的。
看到文臣们弄的差不多了,就叫那三个首辅大学士,拟定一下把这本大明心学定为国学的章程。
退了朝以后,唯独把徐达叫住,问道:“徐达,你有什么话要跟咱说吗?”
徐达想了好久,还是直接说道:“皇上,远征漠北的事……”
“现在正在各地筹集粮草,等明年开春的时候,估计就差不多了,这些都急不得呀。”
“臣觉得,四殿下朱棣可以随军锻炼一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啊,不过现在国商司也需要人手,你知道现在那里用的新记账方法很管用,用了以后,胆敢贪污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四还要替咱看一下那些官员。”
徐达仍然不甘心,又举荐道:“臣第三子徐增寿,可不可以随军出征?”
说到这里,他忐忑不安的看向了朱元璋。
自从女婿朱棣跟他说有人敢臆断他朱棣谋反,徐达就发现自己的三儿子徐增寿脸色有些不正常,唯恐他惹出什么乱子,总想找机会告诫他一下。
只不过这个徐老三属于撒手没的性格,刚刚想起来一转眼就已经不见了,而且一失踪就是三天,这下子可把老徐给吓坏了。
他知道皇帝手下有一群禁军检校,名叫锦衣卫,这些人上可以监督公卿,下可以监督百姓,而且想要抓谁,完全不必经过三法司。
自己儿子的尿性他知道,一向对姐夫朱棣崇拜的五体投地,听说有人说姐夫的坏话,肯定是去作妖了。
徐达倒不是害怕自己的儿子杀人,而是害怕自己儿子杀人的时候,好巧不巧的落入到锦衣卫的手里。
那样的话,就算他不死也会扒一层皮。
加上儿子三天以来没有动静,自己的老婆谢氏总找自己哭闹,心烦意乱之下,他就想千方百计来跟朱元璋打探一下口风。
如果朱元璋看着自己黑着脸,那么这个倒霉儿子十有八九没救了。
可是在朝堂上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异常,私下见面时仍然没有什么异常,但他心里就更加的打鼓了。
于是话题绕来绕去,终于绕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为国效力,光宗耀祖,这是好事呀,咱岂有不答应之理。徐达,你特意留下来跟着咱说话,就为了这么区区一件小事?”
这下子徐达终于兜不住了。
“臣这劣子,虽然一片忠君爱国之心,但做事未免跋扈些,如果他有什么事惹的龙颜不快,就请交给臣来处理,一定会给上位一个交代的。”
朱元璋更加奇怪,问道。
“增寿怎么啦?我没有接到他什么消息啊?是不是你有事瞒着咱?”
到了现在徐达终于不敢再行隐瞒,就把朱棣回家跟自己说过的事说了一遍。
朱元璋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敢情那边小舅子听了姐夫被人冤枉,去涛儿那里找场子了。
但是涛儿也没有什么消息呀,怎么到了现在我连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那么徐增寿究竟去了哪里呢?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要把这件事弄明白:“徐达呀,你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不如跟咱出去走一走,你看如何?”
徐达自然不会推辞,于是就和朱元璋一起往朱涛的庄子走去。
看到十里长亭左右的布置,徐达皱了皱眉头。
“徐达,你看出什么了没有?”
“这个庄园的布置,暗合兵法玄机,是不是这里的人早有不臣之心?”
朱元璋微笑着摇了摇头:“不会的。”
徐达急了:“金陵乃天子脚下,绝不会容许有任何潜在的危险,上位,臣请命点一队人马,剿了这些反贼!”
朱元璋笑了笑:“把事情弄清楚再说,跟咱进去看看吧。”
朱元璋和徐达两个人都骑着马,只带了几个扮成伙计的侍卫,他们走得也并不快,悠哉悠哉地来到了朱涛的庄园外。
这时候老唐早已带着伙计们迎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对朱元璋叫了一声“老爷”。
徐达却是颇为疑惑,这人是谁?居然称呼上位老爷?
朱元璋也显示是一副熟识的样子,笑呵呵的说了一句:“涛儿最近这两天在做什么?”
老唐笑了笑说:“婉儿小姐在这里,少爷正在给她讲倚天剑和屠龙刀的故事呢。”
朱元璋闭着眼睛想了好半天,也不知道倚天剑和屠龙刀究竟讲的是什么,就随口问了几句。
老唐则兴高采烈地说:“有一个叫谢逊的黄头发人,手里拿着屠龙刀仰天长啸一声,好几门派的高手就全都变成了傻子!”
对于民间这些野史传说,朱元璋也就当笑话听听没有说什么。徐达却相当的感兴趣。
“真有这么神奇的功夫,能不能向那位高人请教几手?等北征的时候,叫三军将士一起向敌人呐喊,还能省了许多羽箭。”
老唐只觉得眼前人有些面生,之前应该没来过这里,有些好奇的询问:“老爷,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