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这也太厉害了 - 大明: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 明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9章这也太厉害了

等老唐表演完了之后,大家全都开始目瞪口呆起来,然后就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朱涛告诉他们说。

“这些老百姓们不识字很正常,毕竟你们国家文化底蕴都差的很多,但是他们不会看书。难道还不会听书吗?多培养几个说书人,不就一切都解决了。”

说着他又给这些使臣们讲了说书的一些原理,并且让老唐再次进行了示范。

这些使臣们看着老唐的表演,听着朱涛的讲解,简直是如痴如醉。

最后曹毕直接把自己手上的一个银镯子摘了下来,毕竟他也没有什么更值钱的东西,然后塞给老唐说。

“这位先生,您讲的实在是太好了,可是我们国内却没有会讲故事的说书人,我看您还是跟着我去吧,我能以国宾之礼待您。”

这话刚一出口,在场其他国家的使节们可都不愿意了,这是干什么?还没咋地就开始抢生意了。

他们也纷纷上前来,邀请老唐去他们国家去说书,朱涛呵呵一笑,说道。

“大家不要着急,这位唐先生是我的管家,不能跟你们过去,不过在场的诸位使臣们,你们每个人都能带走一位说书人,去你们国家帮忙培训,国子监已经着人准备好了,这个不用担心。”

听完朱涛这话,在场的这些使臣们全都高兴起来,看来这位定远王真是贴心,大明可真是出人才又厚道啊。

等到他们安静下来之后,朱涛又看着方孝孺,对他们说道。

“大家先安静一下,现在还有一些事情,让这位方先生和你们好好的说一说。”

方孝孺也是环视一眼众人,咳嗽了一声说道。

“我这里有一些刚刚刊印的小册子,是国子监整理了一些大明的相关事迹和人物的故事,你们回去之后可以散发出去,并且进行讲解和宣传,这样你们国内的人就可以进行学习了。”

大家瞬间都高兴了起来,于是全都安安静静的排队,领着这些由方孝孺编写的书。

可是就在一切进展的非常顺利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一名使臣忽然说。

“虽然定远王讲的很有道理,我等也愿意追随大明学习文化,可是这次前来朝贡,大明怎么还没有发下给我们的赏赐?”

这一下子,直接把问题给拉回到了原点,这些使臣里面还并不缺乏聪明人,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本质。

毕竟,大家千里迢迢来到大,明可不是为了听几个小故事的,这几个故事就算是讲的再好,也不如真金白银的钱来的,实在大家都不是傻子。

朱涛正要说话的时候,曹毕忽然站出来说道。

“我说你们竟然这么的不看事儿,定远王殿下讲了这么多,把大明的文化全都说给了咱们,几乎等同于掏心掏肺,你们还竟然厚着脸皮要赏赐。”

不过朱涛也知道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来点实在的,于是又对着下面的这些使臣们说道。

“赏赐自然是有的,你们也不必如此的着急,来两个校尉,把赏赐全都抬上来吧。”

这时,老唐带着几个殿前校尉,把几口大箱子全都抬了上来。

这些使臣们眼睛都要发直了,毕竟当初大明赏赐金银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大方,他们几乎是一箱一箱的往回搬,那叫一个酸爽,简直都不用多说。

现在又看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箱子,怎能让不满怀期待。

可是当箱子打开的时候,里面却并非是金银,而是朱涛主管的大明宝钞。

这里面连一两银子都没有,全都是纸币,但是纸币却很多。

这时,使臣们有些不明白,大明宝钞到底有什么作用,毕竟只能在大明国内流通,弄到自己国家也买不了东西。

所以大家都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朱涛,希望这位定远王殿下能够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他们对朱涛也是非常相信的。

朱涛只是淡淡一笑,说道。

“你们知道,大明的经济为何会如此的兴旺发达吗?”

这个问题一问出来,这些使臣们简直就是面面相觑,他们国内根本就没有形成什么经济规模,怎会能够考虑到其他的问题?

“请殿下赐教,莫非和这大明宝钞有关?”

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的无解,可是朱涛竟然很是淡然的点了点头,回答说。

“你们说的完全没错,大明经济之所以如此发达,就是因为这些大明宝钞,他们非常轻便,你们扛着金银跋山涉水,总归会有安全问题,宝钞则就会没有这么多的情况,而且宝钞的面值能够在大明换取等值的货物,也就是说和金银是同等效力的,这也是我大明为你们着想。”

这时曹毕忽然站了出来,看着在场的使臣们,似乎是有些鄙视,然后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

“原来是这样,还是定远王殿下想得周到,把一切都替我们全都想明白了,我们感谢大明皇帝和殿下对我们的厚爱。”

其实他这种随声附和,倒也不单纯是因为崇拜朱涛,而是因为他已经明白,朱涛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义子。

换句话说,给朱涛捧场,实际上就等同于给朱元璋捧场,而且朱元璋好像托太监总管给他带过话,支持他继承王位。

为了这个王位,他也只能算是拼了,无论朱涛说什么,他都会随声附和,哪怕朱涛说地球是方的鸡蛋里有恐龙,他都能找出佐证的论据来。

朱涛都有些感动了,这可真是一个难得的好捧哏啊。

不过其他的使者们还是有些不满,毕竟大明的宝钞只能在大明的国内使用,而金银却是世界通用的货币,无论在哪里都是硬通货。

有一位使臣虽然面上不敢说,却是在底下小心的嘀咕道。

“这个对我们也没什么用,毕竟拿回国内去又不能花,给了也只是一叠废纸而已。”

朱涛其实早就听到了这个声音,他只是看似不经意的问道。

“哪位使臣在下面嘀咕呢,这个没关系,如你们有意见可以直接提出来,让本王来给你们解答,下面说话,我又听不清楚。”

刚才那位使者简直是吓了一跳,毕竟自己是外邦小国,大明可是天国上邦,要是真的说错了话,别说赏赐,能不能走出这个屋子都是未知之数。

所以朱涛的这句问话看似柔和,其实早就把那个使臣吓得一个激灵,脖子都快要缩进腔子里面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