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刻碑记名
在刘伯温如此的识趣,朱涛也是一笑,对他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多谢刘先生了,散朝之后你去我那里,我亲自下厨给你炒几个好菜,对了,让李先生和宋先生也一起去好了。”
正在说着的时候,朱元璋上朝来了,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说道。
“户部尚书梁爱卿,朕想要和你聊一聊,关于这些宗室的待遇问题。”
刚说完这话,梁清标的脑子直接就轰的一声,像是要炸了一样。
要知道,大明王朝这些宗室们已经成为了比较拖国库后腿的所在。
目前来说,虽然只有不到四十位亲王和郡王,可是他们每个人设府另居或是出京就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而这些亲王郡王还会生下一堆的镇国将军和镇国中尉,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又是会领取一份粮米和俸禄。
这些钱可全都是户部在发放,每一次宗室有些婚丧嫁娶之事,或者是哪个王爷又生了儿子,都会把梁清标愁的不行。
这个户部尚书几乎如同是个看空库的,要知道,这还只是第一代的王室贵族,
梁清标决定直接和朱元璋硬刚了,不然的话差事完不成,自己照样没有一个好结果。
“陛下分封藩王和宗室之事,臣认为还是要继续的观察一阵才行,而且现在国库之中也并没有那么多的钱粮,若是陛下非要现在就大行册封的话,臣只能辞去户部尚书的职务,待罪请求处置。”
听完这话,朱元璋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这个平常唯唯诺诺的梁清标,竟然还这么敢硬刚。
“梁爱卿,你想的太多了吧,咱什么时候说过要继续分封这些宗室?”
梁清标忽然一愣,他不知道朱元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只要不是好药,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就不好干。
“莫非是臣猜测错了,陛下不是要为宗室们再赏钱粮?”
说实话,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自己都非常的不自信,不过他也必须要问,毕竟他是户部尚书。
朱元璋哈哈大笑,对着满朝文武说道。
“你们记住,朱家的子孙全都不是蛀虫,咱给他们分封,除了九边重镇的几个王爷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其余每隔一代便要降级一等,最后降到闲散宗室,其俸禄也就相当于一个七品官员。”
朱元璋这话一出,朝堂上下顿时有些轰动,大家几乎都不敢相信,这是从洪武皇帝的口中说出来的。
梁清标顿时跪地叩首,大声喊道。
“若是这样的政策能够施行下去,必会能够有效的控制宗室人口的增长,国家的财税收入大幅的省下来,大明将不会背上财政负担,这是陛下的圣明决策,臣等不胜钦佩。”
听了这话,朱元璋自然心里高兴,他心想看来还是涛儿的主意管用。
“这件事情咱是自己做的决策不假,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咱还征询了朱涛的意见。”
这些大臣们也全都炸了锅,要知道朱涛已经是定远郡王了,也算得上是皇族宗室。
可是这样的一个政策抛出来,虽然对大明财政是好事,可是对于这些皇族们无疑是一个得罪人的事情。
而且对于朱涛自己的利益也是一种伤损,为何这个定远王就偏偏支持这样一项政策呢?
所以大家有的觉得朱涛这人有些呆傻,但更多的人却佩服的很。觉得此人是一个成大事之人。
既然这件事情本身是陛下自己提出来的,那就不能把所有的怨气全都撒在朱涛的身上,在场的皇族们也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朱元璋话说到这里还不算完,他继续的给朱涛卖好。
“诸位大臣,有功劳必须要封赏,有过错必须要处罚,南北榜事件,朱涛便有大功,如今又支持宗室俸禄改革之事,咱看是必须要封赏的。”
这些大臣们也都没有人说话,毕竟朱元璋要封赏自己的儿子,这事儿可是板上钉钉,谁也不好说什么,再说他们自己也都心悦诚服。
礼部尚书黄观忽然出班,说道。
“陛下,臣认为这样的功劳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一般的封赏是不足以酬劳其功,臣建议,像汉武帝封赏霍去病一样,燕然勒功,要给定远王朱涛也树一座丰碑,将其丰功伟业之事,全部刻于其上,让后人景仰得知。”
这些大臣们纷纷看向黄观,忽然就有些鄙视,好歹是连中六元的天才,竟然能够想起这样的主意来拍马屁。
不过,他们心里也清楚,谁提前说出来这样的事,谁就能够得到朱元璋内心之中的赞许。
果然,朱元璋听完黄观的奏情,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高兴的说道。
“还是黄爱卿心里明白事,既是这样,那咱就告诉你们,这快石碑还不能就随便立,咱要把它立在太庙周围,让让后世子孙们全都清楚朱涛的功业。
大家瞬间心里都有些泛酸,这事儿整的,要是能把皇位让给朱涛,估计朱元璋肯定也不会含糊。
这时,梁清标忽然想到,难道自己这次不是第一个跟皇帝对话的吗?怎么让黄观给抢了功劳去。
不行,无论如何这个彩头自己一定是要抢回来的,于是他笑着说道。
“既然是这样,那刻石记碑的事情就交给户部来办理吧,陛下放心,臣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贴贴,让您不会有任何的失望。”
朱元璋看了一眼下面的这些六部九卿,心里非常清楚,这个时候他们不单纯是在面对自己抢功,而是要抢夺一个巴结朱涛的机会。
于是朱元璋也就顺坡下驴,对黄观和梁清标两人说道。
“好吧,既然是两位爱卿有如此的心意,你们两人一起去办,只要事情办得妥贴,必有重赏。”
这两人像吃了蜜蜂屎一样连忙领命,然后一阵的吹拍,承诺自己必然做得好。
其他官员们看着这两人得了彩头,心里也是有些郁闷,所以大家看着他们也都不说话,但是朱元璋自然是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