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金融战远胜刀兵 - 大明: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 明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4章金融战远胜刀兵

朱涛看了一眼老唐,却笑呵呵的说道。

“咱就是想让他们来借钱,所以如果说他们愿意借的话,别说五成的利息,就是不要利息也没有问题,这就是一场金融战。”

老唐跟了朱涛这么些年,接受了很多新鲜事物,可对金融战这个概念,他还是一无所知的。

“我还是不太明白,烦请少爷详细的说一下,也让咱开开眼界。”

如果要是别人的话,恐怕朱涛没有这么多的兴致去讲述这么多,但是对老唐,他是愿意说的。

“其实很简单呀,就是我们借给他们大明宝钞,就是让咱们大明宝钞作为他们草原之上的通用货币,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老唐似乎是有些明白了,于是便高兴的说。

“要是真的开战了,那么我们就不再接受大明宝钞,换成新的货币,让他们北元贵族看似手里攥着钱,实际是一张纸,财富就被洗劫一空了。”

朱涛叹了口气,其实这只是最为低端的做法,不过老唐能够想到这一层也算是不容易了。

“你说的也算是一个思路,不过,这只能是一个最为低端的方法。”

老唐实在不明白,如果这样不行的话,还有什么更为高端的方法吗?

当然有,朱涛只是淡然一笑,说道。

“这大明宝钞的价值其实是掌控在大明手中的,如果发行的宝钞越多,纸币就越发的贬值,换句话说就是不值钱了。”

老唐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当初这些蒙古人是用真金白银来买宝钞,一旦宝钞贬值,他们的那些投入,可就算是被套牢了。

“可是少爷,如果他们想要把那些投入的东西都在赎回去怎么办呢?咱们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朱涛却笑了笑,这个问题其实太简单不过了。

“买入的价格和卖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大明宝钞已经贬职,想要赎回去,就要付出更多的宝钞就行了,这样一来,咱们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他们的家底洗劫一空,大明无非就是多印了几张纸而已,又没有损失什么,放在厕所里也嫌硬,弄到北元去换钱有何不好。”

此时,朱棣在后面忽然出来,其实他早就已经听完了两人的对话。

“涛弟果然是好谋算,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没有算到,按你的话说大明多印宝钞能够劫掠他国财产于无形,那大明自己经济恐怕也会受到影响吧,这就是你说的通货膨胀。”

其实朱棣自从掌管国商司以来,有很多的时间都在和朱涛学习经济,从他口中说出一些现代的词汇来并不稀奇。

朱涛却哈哈一笑,说道。

“四哥,虽然你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却还是没有太会变通,只要是和他国的大战结束之后,咱们自然就不会印那么多的宝钞了,宝钞的数量一旦降下来,自然价值也就会恢复了。”

换句话说,大明百姓实际上并没有损害到什么真正的利益。

而且这一招,在对于大明之外的国家作战时候,随时可以启用,而且仍然是一个并没有解决方案的阳谋。

所谓的阳谋,就是让你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对你不利的策略,而你却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应对。

现在朱棣竟然有些庆幸,好在他和朱涛现在是兄弟而不是敌人,不然的话,凭借这些毒辣的计策,真是谁也撑不住。

朱棣从小就跟随着朱元璋在鄱阳湖练习骑射,长大之后带兵打仗,自然是杀人无数。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能用刀剑伤人,而看似文弱的朱涛却能用金钱杀人。

无论是什么东西,到了朱涛的手上,都像是神兵利器一样,杀人于无形之中,胜过千军万马之力。

朱棣看着朱涛,不知道这个弟弟心中到底还有多少计策没有使出来。

“幸亏你小子这些计策全都是对付敌人的,不然的话,用在谁身上,对方都是灭顶之灾呀。”

朱棣这完全是心里话,他甚至现在觉得北元有些可怜,用大堆的牛羊换回没啥用的铁器,然后再用大量的金银换取不值钱的大明宝钞。

而且这帮二傻子,在家底被洗劫一空后,估计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涛却十分谦虚的笑了笑,回答朱棣说。

“其实,这个在理论上行得通,我们也是要把握一个适量的度的,不然的话如果用的不恰当,就会遭到反噬,反而会伤及自身。”

其实对于这些,朱棣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毕竟有朱涛把握,难道还怕没有个适度的量吗?

朱棣紧紧的盯着朱涛,他忽然在想,如果这家伙只是提出了这样一个策略,后续什么都不管了,那些阁臣和六部九卿能不能完成这件事,还不一定。

所以这东西,只能是一个既能完全把握适量程度,又完全被朝廷信得过的人去把握才可以。

这个人便肯定是朱涛,但是自己这个弟弟可实在是太过于了解了,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不想干别的。

一般来说,他只需要提出自己的方案,让别人去执行就好,让他具体负责,跟他要他命没啥区别。

朱涛让朱棣盯得有些发毛,他不明白四哥想干啥,咳嗽一声问道。

“四哥,你没事看我干啥?我脸上是有大米饭,还是纹着蜡笔小新呢。”

朱棣摇摇头说。

“啥都没有,今天还有点事,我先走了,不在你这儿吃饭了,你先忙吧。”

说完,朱棣也不再逗留,一溜烟儿的就走了,朱涛看着他的背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朱棣是想要把这件事跟朱元璋尽快的做个汇报,至于父皇怎么安排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到时候,无论是否需要让朱涛去负责这件事情的具体事宜,反正是怪不到自己头上,提前打报告就有这个好处。

此时朱元璋正在秦政殿中批阅奏折,见到朱棣来了,抬头问道。

“老四啊,你是不是刚从涛儿那里过来,那个北元太尉见到没,现在谈的怎么样了?”

朱棣连忙回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