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当个私塾先生吧
朱涛忽然想起来,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庄主,而对面的只是自家的伙计而已,在这里谈什么国家大事,感觉似乎是有些奇怪。
“我说,你怎么就对这个儒家学说这么执着呢?看起来也不像一个账房伙计,搞得你自己像什么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一样。”
方孝孺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他心中暗道。
“你说的本来就不错,我哪你是什么伙计,当然是两榜出身的翰林,而且还是二甲头名传胪出身。”
可是这话他又不能当面讲出来,毕竟老师宋濂在带他来之前,已经千叮咛万嘱咐的说了很久。
一句话,不能暴露身份,也不能说出朱元璋和自己的真实身份。
所以听了朱涛的话,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也只得唯唯诺诺,不得再多说什么别的。
这时朱元璋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然后抚掌大笑对朱涛说。
“涛儿,你这一番论断可真是让爹也开了眼界,不过这方招财跟着为父也有几年了,算得上是得力之人,这次算是让他长长见识吧,他也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看到朱元璋忽然出现,方孝儒最本能的反应就是跪下磕头行礼,但是又想到宋濂的嘱咐,只得硬着头皮说。
“老爷回来了,刚才少爷对我的一番教诲确实让我受益良多,以后我会踏实做事,不辜负少爷的这番教导。”
其实朱元璋的意思,也只不过就是让方孝儒上这里来长长见识,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浅薄,以后收敛一下好好做事就是了。
不过朱涛却忽然有了一个主意,他先跟朱元璋打了招呼,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爹,刚才和方招财的这一番辩论,让我有了一个想法,让他做账房的伙计实在是有点浪费了,我这边的书院里还正好缺个私塾先生,就让他过来吧,月钱三十两,这比跟着您做账房,可是挣的多的多。”
其实单纯来说,这个月例银子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要知道,如今一个正一品大臣一年的俸禄只不过是一百五十两,再加上在国商司领的补贴,也差不多只有五百多两。
而在朱家庄,一个普通的私塾教书先生就能给到每年三百六十两的月钱银子,这实在是在别处根本求之不得的事情。
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后笑着对朱涛说。
“涛儿说的不错,人才就应该人尽其才,我看方招财跟着我也是有点浪费,就在你这书院里做个教书先生挺好的,先干个一两年再说吧。”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眼方孝孺,方孝孺听完这话之后,简直脸上的血都被抽干了一样,脸色变得惨白。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自己一个少年得意的新科进士,如今是从四品的东宫属官,妥妥的太子党班底。
如果太子朱标能够顺利的接过朱元璋的皇权,成为下一任皇帝,自己这位詹事府的詹事,说不定能够封疆入阁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这一切大好前程都成为了泡影,自己被发配到朱家庄,当个什么教书的私塾先生,别说一年给三百六十两银子,就是给三千六百两,能够换得自己的前程吗?
方孝儒现在几乎是万念俱灰的,他现在特别后悔自己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又特别后悔来这个什么朱家庄和朱涛论辩。
他只能做着最后的尝试,结结巴巴的看着朱元璋说。
“老,老爷,我也还是想要,想着跟随您身边做点事儿…”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元璋直接给打断了。
“莫非你不愿做这个私塾先生不成,刚才开口闭口就是圣人之言,孔孟之道,轮到你自己去为圣人传道授业的时候,如何就不愿意了呢?你当个先生不也是留得美名吗!”
虽然语气很柔和,但是朱元璋的眼睛明显是给了方孝孺绝对的气场压制。
方孝孺心里清楚这个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完全无法再继续改变了。
自己一个翰林院学士,现在是大明年轻一代的文坛领头人,却要窝在这个小小的朱家庄,做个什么教书先生。
现在如果有人端过来一个尿盆的话,恐怕方孝儒真的会扎进去把自己给溺死。
刚才朱涛其实并没有和他展开什么论辩,只不过是抛出了一个观点,就把他已经杀得体无完肤了。
方孝儒不得不承认,如果单纯论能力的话,自己和朱涛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别上,所以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这时朱元璋忽然开口问道:“现在咱问问你,是否应该出海做生意,你现在还有什么意见吗?”
方孝儒知道现在自己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他只能放手一搏。
其实他现在如果固执己见,可能还给朱元璋一种此人能够坚持看法,虽然迂腐但却得用的态印象。
但是如果马上见风使舵,恐怕就会被弃若蔽履,这位洪武皇帝的性格,已经被很多大臣所熟知了。
方孝儒也是本着这一点,才咬紧牙关说道。
“老爷,我现在已经对少东家心服口服,想要大明富强,想要每个老百姓富起来,确实是得做生意的,可是如果咱们出海做生意赔了本钱,到时候应该怎么办?也应该计划到这一点吧!”
“大海之上波涛汹涌,就连风向都难以预测情况莫测之下,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咱们家的生意不就是赔了本钱,这点应该意识到吧!”
说了这么半天,这是方孝儒说出来的最为有用的话了,刚才那些话虽然扯了很多,其实就是些没有营养的废话。
不过,他这一点说得倒也没错,海上波涛汹涌风大浪大,就算是大明宝船,恐怕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
可是,朱元璋自己就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要是没有点气魄,岂能建立万里河山,打下着光,灿灿一片天下。
面对方孝儒的这番质问,朱元璋斩钉截铁的回答说。
“这个何须担心,既然是做生意便不要怕任何风险,就算是失败了,大不了恢复几年元气,再从头来过,咱就不相信做任何事情都会一直失败,一旦成功就会前途无量!”
话语间,仍可依稀看到,其当初打天下时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