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灭佛势在必行 - 大明: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 明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9章灭佛势在必行

不过朱涛这样的大不敬之辞也不是第一次说了,所以朱元璋早就已经习惯了。

他笑呵呵的看着朱涛,说道。

“就算爹不是朝廷的富国公,单纯只是一个行商,那也不能拒人千里,都说城楼高万丈全靠朋友帮,咱们平时给人家出出主意,关键时候人家就能帮助咱们。”

朱涛觉得这话倒是也有些道理,也就不再反驳,便问道。

“爹说的也对,既然这样,那您就说说吧,最近又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了。”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现在朝廷尊崇佛教和道教,就是想要劝人向善,教人学好,让大家一心一意都有善念在心,这本是好事,但是现在寺庙一直在增多,而这些寺庙是不纳赋税的,其实朝廷赋税在减少!”

说到这里,徐达在旁边也插了一句嘴说。

“不止如此,那些和尚道士,不事农商,也给朝廷带来一些麻烦,比如僧道不婚,人口何以繁衍?社会又何以向前发展!”

朱涛暗暗点头,心说徐大一个保镖,竟然能够想到这一层,也实属不易。

但转念一想,朱涛却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忽然问道。

“爹,你怎么跟个皇帝似的?”

朱元璋本来拿着爆米花正在一口一个的开心大嚼,听了朱涛这句话,爆米花都掉在了桌子上。

自己一直以来做保密工作都做得非常好,这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呢,让咱涛儿知道了,以后还怎么会肯给咱出主意?

不过朱元璋毕竟是雄才大略,处变不惊的大帅出身,不会让朱涛这一句话就给诈唬住,他平静的说道。

“涛儿不许胡说,这样的话要是外头的禁军简校听了去报给通政司,只怕是会被杀头的,以后绝不能再说这样的玩笑话!”

朱涛却也根本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他也拿起来一颗爆米花放进嘴里,这才慢悠悠的说。

“开个玩笑而已,不过说心里的话,我觉得,您操心的事儿比那洪武皇帝操心的还要多呢。”

朱元璋心中暗想,这混小子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自己就是洪武皇帝,哪能不操心?

如果开国皇帝只顾享乐,怎能打造出一片光灿灿的天下呢?但是这话现在又不能和朱涛明着说。

朱涛又笑着说道:“当今陛下曾经做过皇觉寺的行童,所以可能对僧道都有些感情,也就礼佛尊道,孩儿认为,不仅礼佛大可不必,而且灭佛势在必行。”

朱涛这话说出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旁边的徐达,都是猛然一惊,这等言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了。

听完这话,朱元璋也有点不明就里,忙说:“涛儿,不可以信口雌黄,如果按照你说的抑制佛教,恐怕会激起民变!”

朱涛却笑着回答说:“激起民变的从来都不会是什么庙宇,而是世道,世道不好,人们自然会寻找庙宇做精神寄托,甚至揭竿而起,如今太平世界朗朗乾坤,哪里会有什么民变?”

此时,他忽然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继续朗声说道。

“这些和尚道士不事农桑,而且还占据着大量的土地,他们都习惯了租耕田当地主,除了穿着道袍和袈裟,他们和外面的那些地主没有任何区别,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唯有马上丈量全国的寺庙土地,并且将其苛以重税,这才能真正的控制住他们,不让他们为非作歹!”

朱元璋听到了朱涛这番话之后,心头为之一振,涛儿在国事上一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如此雷霆手段却是极其少见。

不过,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不能很快就下定决心,要回去之后和几位阁臣以及六部九卿再商量一下才行。

这件事儿就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朱元璋忽然又提到。

“当今皇帝虽然勤政,可是却也有所顾忌,毕竟九州万方事情太过繁重,时间久了之后,恐怕也难胜繁巨。”

朱涛看到朱元璋这样的忧心,更是好笑,这简直就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不过既然自己也算是一个键政者,那就不如就这个问题再多说几句。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之前孩儿提到过,想要分开相权就要成立内阁制度,但当时只提到了内阁制,却没提到司礼监的作用!今天就好好的说一说。”

大明建立之时,宫内太监有十三个衙门,却没有司礼监。

这个部门初建于洪武十七年,不过是此时让朱涛给提了出来。

“内阁是由六部九卿之中选拔官员担任阁员,而司礼监则纯由内廷宦官组成,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掌握批红权。”

“所谓票拟,就是遇有国家大事,内阁提出处理意见,而司礼监则负责盖章签字以便施行,只要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全都由皇帝牢牢把控,那皇帝就可以不必这么大费脑筋,而任何大事的最后拍板权也能够完全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其实,这个制度是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所发明的,一时之间,也使朝廷的制度得以权衡,皇帝得以休憩。

不过,这个建议由朱涛说出来,却让朱元璋实在是拍案叫绝。

“咱涛儿果然是大才,我马上就给朝廷上个折子,建议设置司礼监。”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涛不由得大摇其头,自己这个老爹简直是太过于关心朝政了,反正这个总归不算是一个什么好事儿。

“爹,陛下怎么忙那是陛下的事,你只不过是个闲散公爵,就不要关心这么多了,还是那句话,您说多了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算皇上不处置您,御史言官参您一个妄议朝政,也够您喝一壶的。”

朱元璋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只不过是朱涛的爹,一个闲散的四等富国公,也就没有继续争论。

不过,他回到了宫中之后,却马上招来了三位阁臣,细说朱涛的建议之后,对他们说道。

“这两个事情,一个是设置司礼监,另外一个是灭佛兴儒,具体的情况等下去你们商议一下,给出票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