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二太医院
赵先生直接被推到了墙角,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推着急救车往抢救室里赶,他扭过头来,一脸委屈的对朱元璋说。
“老爷,这些人目中无人,我看也没有什么真本领,您可不要被他们给骗了,我赵延寿这么些年行医,早就知道他们这些骗子的伎俩了,您不能上当啊!”
朱元璋捻髯不语,却三步并做两步,向急救室门口赶去。
朱涛的医院虽然颇具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外门轻轻一推就开了。
朱元璋和赵先生都这么看着,忽然见到朱涛和助手灵儿都已经洗了手,戴上了特制的手套,而且那个病人的肚子已经袒露出来了。
朱涛冷冷说道:“麻醉针。”
一支麻醉剂给狗蛋注射上,大家的精神都高度紧张。
“手术刀。”
这下那个赵先生算看明白了,朱涛这是要给人活活的开膛破腹!
吓得他痛心疾首的指着朱涛大声叫道:“你这乳臭未干的娃娃,你这是杀人,这人肚子打开了还能活吗?草菅人命,你是要被官府问罪的!”
一边说着,一边就过来就想抢他的手术刀,朱涛看了一眼老唐。
“手术室内禁止喧哗,把这人拎出去。”
老唐一言不发,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住那个赵先生,往外就走,然后关好了手术室的门。
朱元璋看到这里,没有再说话,只是坐在一个不碍事的角落,冷眼旁观。
朱涛带着大家进行着紧张的手术,大家有条不紊的递过了手术刀、止血带和剪刀等东西。
小腹打开,先排脓血,然后从中取出来一个拳头大小的结块,取完之后,肿胀自然消除了,然后缝合伤口,包扎止血。
这一套流程做完之后,只见这个抢救室里的仪器显示的波线各项指标都正常。
刚刚做完手术,朱涛感觉到有些晕眩,便退到后边。
“把狗蛋送到重点监护室里,再观察十二个时辰,如果没事儿,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里了。”
休息一会儿后,朱涛恢复了一些精神,这才过来和朱元璋说话。
“爹,孩儿刚才正在抢救病人,实在是怠慢了您了,请您回屋里喝茶吧。”
朱元璋看了看他,问道。
“涛儿,这样给人开膛破腹也死不了?”
朱涛说:“这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楚的,其实这需要极短的时间处理完,然后再迅速的缝合,然后还有一套复杂的医疗程序都严格的执行,才能保证人平安无事。”
朱元璋想了想:“那么,当年华佗要用利斧破开曹操的脑袋治病,你觉得可行吗?”
朱涛想了想,摇了摇头。
“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开了颅这个人就没救了,就是在我这医院里头,开颅手术的成功率也相当低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看这位赵先生,能不能在你这学点东西?他也跟随为父有年头了,我想让他的医术精进些,对我也有好处。”
朱涛想了想。
“孩儿不敢说假话,那就是个半吊子,叫他把《外科正宗》那本书背熟了,再来跟我学吧。”
做完手术以后,赵先生见没人拦着,自然就又追了过来,听到朱涛说的这部书的名字,又背着手问道。
“恕老夫愚钝,不知道这本外科正宗是何人所写,是否是孤本?”
朱涛这才想到,这本书可是万历年间的书,现在还没有问世呢,于是笑了笑,“如果赵先生有时间,我现在就可以把那本书誊录出来,请赵先生指点。”
眼见他救活了一个自己断定是必死的人,赵先生对朱涛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少东家才是华佗在世呀,是老夫浅薄了,我现在佩服你了!”
朱涛心里暗想:什么华佗在世,我所给你说的,可是人家万历年间外科名医陈实功的著作,和我有个毛线的关系。
只不过这些东西没法多说,他就简单的说了一些陈实功的外科理论,外科不一定要内治,但有些内科病一定要外治。
比如刚才狗蛋肚子里头的那个恶性结块,《外科正宗》这本中医外科名著中便有提到,肿胀只是外因,其实是里面脏腑坏了,如果只用普通的内科疗养,而不动外科手术的话,就像赵先生的诊断结果一样,这人只能等死。
听完朱涛的话,赵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忽然又听他说,做手术之前必须洗手消毒,这个又是他从前没有接触到的理论,便也只好虚心听讲。
就这样,那赵先生就在朱涛这里住下来了,等着外科正宗这本书问世。
朱涛正在书房里誊写那本外科正宗,忽然有个庄客来报。
“少东家,那个赵先生把一块牌子挂到了你的医院上,但那三个字太气人了,我都有点想打他了。”
朱涛的眉毛一挑,抬起来头为问道:“这有什么值得生气的,他写的什么?”
“大酱碗!”
大酱碗?莫非这货把自己这里当成六必居了,朱涛百思不得其解,赶紧出去看。
到了以后,他仔细一看那块牌匾,不由得哑然失笑。
上面并非只有三个字,而是五个字,只不过有两个字写的比较小,并不显眼,最显眼的还是那个庄客看到的三个字。
原来是这三个字:太醫院。
不过,朱涛倒是顾不上笑话庄客的白字,只是有点纳闷,我这朱家庄私人医院怎么成了太医院了?这赵先生是乱扣萝卜章呢!
再仔细一看,这才看清楚了,原来最上角还有第二两字,合起来读就是第二太医院。
朱涛看了看赵先生,有些懵逼的问道:“赵先生,这饭可以乱吃,匾不能乱挂,会招灾惹祸的,这第二太医院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