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一条策略,推动三条国策
“造反?”马皇后吓了一跳,胡惟庸也瞪大了眼睛,他们可没听说过朱棣有什么不轨的地方。
“涛儿,这话可不好乱说!”马皇后抓住朱涛的手,虽然朱棣不是她的儿子,但是他也不希望这孩子走上歧路。
然而,朱元璋和朱标都沉默了下来,若不是有朱涛在,朱棣造反恐怕已经成为了定局了。
这就是为什么这父子最信任朱涛的原因。
因为这个少年,可以看破定局,也可以打破定局!
“伯母,不用担心。”朱标和马皇后解释了对朱棣造反的推测
马皇后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她这才知道原来朱标差点就短命,朱棣借机造反的事。
胡惟庸则是一脸惊骇,这个少年,竟然改变了大明的趋势!
这等人物,已经不是一句妖孽能形容的了。
“对了。”朱元璋忽然想起来:“涛儿你有没有看上的姑娘?我跟你娘去提亲,就算是王公贵族,也得卖个面子!”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涛一惊:“爹,是不是老唐跟你说什么了?”
朱元璋愣了一下,原来还真有喜欢的姑娘了,难怪老唐今天喜气洋洋的,说话也支支吾吾。
“你这孩子,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跟娘说,娘去给你提亲!”马皇后慈祥的说道。
朱涛有些腼腆:“其实也不算喜欢,就是遇上一个叫沈婉儿,字灵玉的丫头,感觉还挺有趣的。而且也不知道是哪的人。”
“以后还能不能再见还不一定了呢。”
朱涛把野餐时发生的事跟三人说了一下。
“本来要放风筝的,结果被她打扰的都忘了这茬。”
朱元璋却懵了:“涛儿,你的意思是,你当了个学院的院长,还研究出了自己的心学理论?”
朱涛摆了摆手:“也不算研究了,无非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小观点罢了。”
嘶!
几人齐齐吸了一口凉气。
懂农事,精通政事,会艺术,擅刨除,现在更是研究出了独家的学问。
这特么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少年能干出来的事儿?
自古以来,少年天才并不稀有,但是他们往往也就是年幼读书,早早就可以吟诗作赋,要么就是狼居胥那样的少年将军。
但是,眼前的少年,除了军事,其他可以说是什么都会,而且都不简单。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要知道,程朱理学还有陆九渊的心学,可是宋朝的产物,经历两朝,理学也好,心学也罢,只有大儒在里面添砖加瓦的,却没有能跳出来,自立山门的。
朱元璋忽然想到,若是宋濂这个嗜好读书学习的人,听到朱涛的心学,会是什么反应?
朱涛吃了两大碗饭,而其他人却心不在焉,一直到吃完饭才回过神来,老唐安排房间,几个人全都休息下了。
“重八,这孩子,会不会被天谴啊?”马皇后睡不着,忽然问道。
古代很多堪称天才的孩子早夭,所以人们流传着聪慧的孩子被天妒,易遭天谴。
朱元璋拍了拍马皇后的手:“放心吧妹子,涛儿是上天赐给大明的福星,不会有事的。”
马皇后点了点头:“对了,等明天回去,咱们得打听打听,京城哪家的小姐是叫沈婉儿,听着应该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行,明天咱回去就查。”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一行人又是匆匆回宫,昨天朱涛给出的那一条计策着实重要,尤其是在清点土地改革的时候,越早落实下去,对改革帮助越大。
朱元璋到了奉天殿,正准备让人去请刘伯温他们,却发现这三位首辅已经等在殿门口了。
“你们怎么来的这般巧?”朱元璋诧异地问。
“上位,您昨天去了朱涛那,所以伯温就猜今天早上一定会叫我们来商议,所以臣等就早早来了,省事儿。”
朱元璋爽朗地笑了:“还真让你们猜着了,涛儿已经把办法告诉咱了!”
三位首辅心情复杂,一方面觉得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局面,是大好事,另一方面,三位首辅绞尽脑汁也没有办法的事,少年一晚上时间就给出方法了。
这显得他们三个很没用啊。
若是朱元璋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笑话他们几句,并且告诉他们,朱涛可不是用了一晚上,而是思考了一小会儿就有办法了。
进入大殿,朱元璋回忆着昨天朱涛的话,很快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让三人传阅。
“这……”
“离经叛道,却是治国良策!”
“一条策略,推动三条国策,这少年过于神异了!”
三位首辅看得大惊失色,都被朱涛的脑洞给征服了。
虽然身为文官的本能让他们觉得这官商的策略有些别扭,但是一想到这条策略带来的影响,就觉得十分振奋。
看着三人纠结的样子,朱元璋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三位爱卿,你们不要总是把眼光局限起来,就像涛儿说的,格局要大!咱们这是新朝代,自然要有新气象,若是一味守旧,那只会重蹈宋朝覆辙!”
“上位教训的是!”三位首辅一起拱手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