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夏天时候,甸子里也有蘑菇
三百二十一,奶奶那个平原地区,没有山,没有林,没有树,所有的树木,都是生产队栽的,屯子里人栽的,村庄里人栽的。
奶奶的村庄里,庄子不大,一二百户人家,庄子里面,在奶奶家附近,有一个大树林,也是生产队栽的,栽了很多年,里面杂草丛生,荒草丛生,杂乱无章,各种各样,好看的,不好看的,圆叶的,长叶的草,都很多的,都很高的,密密麻麻,有的比人都高,里面树木都很大的,都长很大,一年一年,春去春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雨水灌溉,阳光普照,里面的树,都很大的,都已长成参天大树,树冠遮天蔽日,全连在一起,树冠下面,树林里面,很阴暗的,很潮湿的,到了夏天和秋天,树林里面比别的地方阴凉很多,凉爽很多,但没有人上里去乘凉的,因为里面荊刺丛生,杂草丛生,树根底下又长出很多小树苗,有的小树苗,都已长的很大,都长成了小树,里面大树,小树,老树是很多的,密密麻麻的,所以,虽然成年累月又阴又暗,但是没有人上里去乘凉的,衣服容易刮坏,道也不好走,每走一步,都有树枝,杂草,荊刺包围,荊刺,杂草,树枝,从头到脚,从底到上,都能刮到,所以没有人上里去乘凉,就象一个天然原始的小树林一样。
夏天时候,这片小树林里面,草根儿底下,树根底下,荊刺底下,杂草底下,蘑菇很多,白白的,也很好吃,有很多人上里去采,长的蘑菇,采的很快,刚长出来,就会被一两个人采掉了,刚长出来,就会被一两个,两三个人采掉了,采回家做菜吃了,蘑菇做菜很好吃的。
夏天时候,甸子里也有蘑菇,甸子里的蘑菇也剩不下,刚长出来,就会被人采没,夏天时候,有很多人都爱采蘑菇,男男女女都爱釆,谁见谁采,谁看见谁釆,有的时候,刚下完雨,有的人没啥事儿,或者家里没有菜,就会挎个筐,出来采蘑菇,挨个大甸子走,有的大甸子没有,有的大甸子有,碰见多的地方,大家都很高兴,能采不少,能采个一筐半筐的,回家够做一顿,让家里人吃上一顿肥美的蘑菇菜,蘑菇汤,能吃好几个玉米大饼子,菜好吃也很下饭的,玉米大饼子,家家户户,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都吃腻了,都吃够了,没有咸菜和菜汤,还有炒菜,没有就的,大家也不愿意吃饭,也不愿意吃大饼子。
四五十年前,那个时候,在东北,内蒙古的农村,主粮都是玉米,包米,包米面儿,主粮都是大饼子,那个时候,是生产队,粮都不够吃,不管人口多少,粮食都是不够吃的,按人口分的,粮食是有数的,有很多地方,闹灾荒的,不是旱,就是涝,粮食颗粒无收的地方有的是,吃不上饭的有的是,受苦受难的有的是。
过去时候,四五十年前,在东北,内蒙古的农村,生产队种的粮食,主要都是玉米,怕大家挨饿,粮食不够吃,别的也不敢种,有的时候,种点谷子,每个人家分一点儿小米,小麦也不敢种,小麦旱了不行,涝了不行,都是颗粒无收,不得的,为了让大家不挨饿,能度命,有粮吃,饿不死,不受苦,不受罪,东北,内蒙古那的农村里,生产队,年年都种玉米,全年粮食都是玉米,因为玉米能抗点儿旱,抗点儿涝,玉米多少都能得点儿,大家不至于挨饿,虽然粮食少,但大家省吃俭用,会过点儿日子,细水长流,也不至于挨饿,饿不着就是好事,能度命,能活着就是好事儿,所以生产队的社员,队长,为了全屯人的百姓,也是煞费苦心,也付出了很多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