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拿豆包不当干粮 - 汉武帝:乖孙快快登基 - 小脸蜡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9章拿豆包不当干粮

听着霍云首先倒打一耙,方印觉得有些无耻了。

脸也拉下来了哭着喊着:“执金吾是想包庇刘刺奴吗?什么叫做齐王公子有错在先?皇家子弟想保住自己的奴仆,有错吗?他只是个孩子啊。”

“倒是侯爷,执金吾,所有人都知道你们是军中好友,是不是应该避嫌。”

这话说的有些大臣觉得有理。

纷纷点头。

但霍云长期跟在刘进的身后,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区区几句话自然不会难倒他,很自然的说道:

“此言差呀,方国相可知,举贤荐能尚且不避亲,这等大事自然吾也有说话的余地,再说了,此刻我乃是朝中大臣身份来提的建议,不是私交。”

“方国相有些公私不分了。”

噶。

方印觉得自己的面皮已经可以了,可是跟这个执金吾比起来还差的好远。

是自己公私不分吗。

明明是你胡搅蛮缠啊。

两方你唱罢我登场,桑弘羊,司马迁纷纷发言,中心思想就是,可以罚,但不能死。

方国相一众人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气愤的走了。

但,谁都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仅仅是开始。

刺奴被卸去了军职,在家闭门思过。

刘洵则是该吃吃该喝喝,而李陵等人则是上下奔走,为给刺奴和韩浩脱罪。

也派人去了西域通报。

难得的宁静,直到半个月以后,八王进京!

按照齐王那种养尊处优的性格,这次能半个月从临淄来到长安,绝对是吃了大苦,可儿子死了也顾不上这些了。

纠结了一大批封王,一同进京。

这个消息让吃喝的刘据大吃一惊!

急忙对着前来报信的卫不疑说道:

“齐王,兖王,燕王等人到了哪里?”

卫不疑神色严肃的道:“长安城东五十里,方印正在门外求见。”

刘据罕见的脸上露出了很严肃的神色“不疑,你是我兄弟,跟我说实话,外面都有什么风言风语。”

卫不疑犹豫了一下,说道:“有人散布谣言。”

卫不疑迟疑了。

可刘据大眼神分明告诉你,继续说。

卫不疑咬牙道:

“说,陛下纵容臣子,肆意虐杀皇家子弟,各地大王对陛下所有政策言听计从,可却换来了,子弟被杀,各家大王不服。”

“想要个说法。”

“甚至有人说,洵公子年幼嗜杀,纵容私奴,非国本之选。”

刘据笑了,放肆的笑了。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哈哈,可以,真的可以啊。”

“这是把朕当成了昏君了?”

“不按他们想法来就是纵容臣子了?我父皇在长安时,怎么不见他们赶来?”

“还有燕王,身为皇家直系,也跟着他们胡闹?还不如他那个儿子能看清楚形势啊。”

说着,刘据冷笑道:“这是看太上皇和太子都不在长安,想在朕的头上拿好处啊,真以为这样就能逼朕就范了?”

之前他还觉得孙子冲动了,现在看来,轻了,早就该如此了。不然哪里能听到这些“好听”的话?

“陛下息怒。”

卫不疑也不知道说啥好,只能安慰了一下自己的兄长。

哪知刘据手轻轻抬起:“不用息怒,让方印进来,朕倒是要听听,这个齐国国相想说些什么?”

不多时,恭敬的方印进来了。

看到刘据的一瞬间,碰的一声就跪在地上。

“臣死罪!”

刘据脸上带着嘲讽:“呵,你怎么会死罪,方国相干什么来了?是想跟朕下通牒吗。”

方印头磕在地上如同一个磕头虫:“臣不敢,八王进京,绝不是臣的本意,臣前来是请死,臣已经卸任了齐国国相一职,还请陛下不要牵连臣的亲族。”

方印在得知八王进京,还带着各自五百卫队来长安的时候,已经傻了。

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那天来皇宫,他只是尽一个国相的职责,如果说私心也有,毕竟齐王公子是他看着长大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