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粮食产量高了不好吗 - 汉武帝:乖孙快快登基 - 小脸蜡黄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90章粮食产量高了不好吗

以前大族们收粮,别管怎么说,也是担风险的,他们把风险承担了,自然朝廷承担的风险就小了

可如今,粮行成了主要的收粮机构,风险自然到了朝廷这里了。

更关键的,现在没有什么特别产粮产量低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大家够了生活所需以后,粮食除了卖给粮行,还真不知道干啥。

毕竟,够吃了也就行了。

年年种,年年有啊。

刘据又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下调粮价不就行了?以前那些大族不就是这么干的?”

刘进和桑弘羊苦笑,对视一眼,知道对方都明白了自己所说的。

可陛下还没明白呢。

刘进无奈,这属于金融学的一部分了,刘据不懂事受限于时代,反而桑弘羊能意识到问题,这才是厉害的。

“父亲,不能下调,一旦下调粮价,百姓们明年可能就会少种粮。几年下去,土地荒芜了,大汉多年的开发不是白费了吗?”

刘进说的,是现实问题。

打个比方,原来一亩地能产两石粮,一家一年如果需要十石生活,那么得种上最少五亩地,再加上税粮之类的,或者换钱,换肉,可能怎么也需要十七八亩地。

可现在呢?产量高了,直接种一半的土地就够了。

而之所以,这几年百姓还在开荒,还在种地,那是因为粮行一直收购,按照稳定的价格收购,种的多,赚的也多,能买的东西也就越多。

而如果大幅度的下调粮食价格,那么可能百姓又要回到多种地上来了,甚至要是碰上摆烂的,种够基本生活的就行了呗。

那对整个大汉来说可不是好事了。

ps:数据不要深究,只是举个例子。

就好像是后世,房地产什么其他行业,都可以让他产生泡沫,可纵容他涨落,可粮食一直很稳定。

居住是刚需,满足它很容易,可以租、可以买,况且中国人还没到人均无家可归的地步,最不济农村还有土房住呢。

然而,“吃”是无法逃避的刚需,粮食属于生存中基本的基本,如果任由它涨价,那么所有衍生品和相关产品都会涨价,穷人可以睡大街,但是穷人不能不吃饭。

一旦,吃要是出问题了,那就是暴力活动的产生。

刘进解释完以后,桑弘羊眼睛直冒金光,他还想着怎么说才能说明白呢,要让他来说,他说不来这么透彻。

刘进说完,桑弘羊急忙也跟着说:

“太子殿下说得对!”

刘据懵了,啥玩意啊这是。

老子是当皇帝的,怎么好像脑子还不如这两个好用,没想太明白。

不过,既然不能下调粮价,那就铸钱呗。

“既然如此,那就铸钱不就得了?咱们现在不缺铜啊!反正只要把钱铸出来,百姓们手里的粮食能换到钱,不就行了吗?”

刘进听着刘据如此意见,不由得翻个白眼。

桑弘羊自然看到了,但他说不如太子殿下说,做了一个请的姿态。

刘进看到了这一点,也不抻着:

“铸钱是下策!”

“铸钱也不是随便铸的,咱们朝廷铸的每个五铢钱,都是要有真实购买力的,要是拿到铜矿就铸钱,恐怕要不了几年,五铢钱就得崩掉。”

嗯?

刘据不懂了。

“怎么说?”

刘进无奈,只好详细的解释。

印钱要是能解决问题,那不就简单了?

一个主权国家的央行虽然有印钱的权利,但是发行货币也要与两样东西挂钩,可以将其比喻作为锚(就是相对应的目标),否则天马行空,胡乱发行货币肯定是会受到惩罚的。

一方面,货币发行量要与gdp总量挂钩。比如,我们生产了价值100元的社会财富,国家就要投放100元的货币相对应。但如果生产了100元的社会财富,却发行了200元的钞票,那等于货币购买力贬值一半。

另一方面,有的国家货币发行量要与贵金属或大宗商品所挂钩。比如,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当时小美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挂钩,所以才叫它美金。

现在美元与石油挂钩。正因为黄金与石油等资源在地球上的数量是有限的,才只能是有多少这样商品,就发行多少钞票,绝不会出现货币超发的问题。

而一旦要是真的超发货币,那津巴布韦那种连天地银行钞票都比不上的情况就会发生。

那时候,就是灾难。

这下子,换刘据挠头了:

“铸钱也不行,降低粮价也不行,合着咱们大丰收了,还是弊端了吗?要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种这么多的粮食了。”

<tt_keyword_addata-title="游戏"data-tag="精品推荐"data-type="1"data-value="1913"></tt_keyword_ad>他也只是感叹啊,毕竟刚刚刘进所说的这些,都是超出他的知识体系之外的。

刘进听着父亲的言论,也无语的摇摇头。

虽然是这个道理,可这么说就很难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