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坐拖拉机
跟老胡两口子聊了有近二十分钟,而后两口子忙着下地摘西瓜了。 临走前还特意摘了个大的送上来,一包,估摸着不下二十斤,给钱还死活不要。
谢过,赵天便搬着西瓜,跟着兴致勃勃的一行人沿着乡间的水泥路往里面走。
三点五米宽的路,并不算多么宽敞,经常有车来的时候都要让到一边,却也正是这些车,让老爷子感觉很惊奇,因为除了拉东西的三轮车,剩下都是十几二十万的私家车,成色都很新,有时候甚至能看见车里连草帽都没摘掉的农民司机。
等走近村里一看,几乎家家户户门口有车,更是惊讶了,问道:“萌萌丫头,这边都这么有钱了吗,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了?”
秦萌萌笑道:“差不多吧,年前镇里有个调查,我还跟着瞧过,当时得到的结果是,只要在村里的,除开那种实在没能力劳动的老人和小孩子,剩下的年收入都在四万以上,这其中就包括种植养殖以及挖野菜打零工等方方面面。
那些稍微年轻点的,有稳定工作的,一年基本上就八万往上跑了,这样算下来,家里两个老人,两个青壮年劳力,一个小孩,这种标准的五口之家,年收入至少二十五万。
关键是乡下地方消费水平低,房租水电费吃饭睡觉方方面面都比较省,所以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
而根据当时的调查结果来看,这种年收入二十几万的家庭还属于低收入家庭,实际上大多数人家因为人口多,因为足够努力,收入都在三十万以上,一些比较有想法比较踏实的家庭,年收入能破百万。
差不多就是这样,前年不知道,但是去年开始,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就不怎么出去了,要么在这边进厂,要么自己想法做点事情。
村里那边不是有汽车厂家进驻嘛,去年腊月,跟村里镇里合作,在这边搞了个新车展销会,当时那个热闹,去买车都是几辆十几辆一起,全款,有些人干脆都拿袋子背着现金去的,当时人家厂家都有些吓到了,镇里头也吓得不轻。”
一边走,一边说,好一阵过去,秦萌萌才把事情说清楚。
这时候一行人已经在村里。
因为天气炎热,都还没怎么出来,所以村里显得比较安静,就连大黄狗,都趴在树荫下不太乐意动弹。
但是这里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口都扫得干干净净,然后门口靠近路边都有专用的大垃圾桶,上面还写着户主的名字。
道路另一侧,是菜园子,菜园子里甘蔗才刚刚起来,茄子辣椒却已经满树,红彤彤的番茄一个个看上去十分喜人。
最为惹人注目的是,园壁上爬满了藤子,刀豆扁豆豇豆,苦瓜丝瓜葫芦,然后那些大树,基本上也都被丝瓜藤纠缠得不清。
就在这样的环境了,时不时能看见散养的野猪野鸡在铁网围成的大猪圈里跑来跑去。
而这些野鸡,基本上弄来的时候就被预定了,包括野鸡蛋,很多都是市里面的人定期亲自过来取,相当于寄养。
野猪也一样,别看现在都很悠闲,其实绝大多数都有主了,都是外面的人,有的合伙要一头,有的一家要一头,有的要好几头,规规矩矩签协议,找镇里盖章,给订金。
这样的操作,几乎就是期货交易了,而成交的价格,往往都比保底回收价要高,动辄一斤五十块以上。
也是得益于收入上的提升,基本上那种老旧的房子已经看不见了,入目处,一栋栋两层小洋楼,看样式,貌似还是专门设计过的。
大致走过一些地方,遇见的问一问,聊一聊,老爷子感觉不虚此行。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年战场上的血没有白流,大家最想看到的家园,就是这个样子,牛羊满山,瓜果满园,走路的时候脸上有笑,睡觉的时候有梦。
再次回到公路边上,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这时候天气依然炎热,但是路上的车辆明显多起来,地里忙碌的人也多起来。
一行人在路边把西瓜吃了,顺便等车,但是运气似乎不太好,半个多小时都没来车。
秦萌萌瞪着赵天,埋怨道:“都怪你,要不是你我已经舒舒服服在村里喝果汁吹空调了。”
赵天哈哈笑:“关我毛事,又不是我要下来走的。”说完吹了口气,眨眼道:“舒服不?”
“啊?”秦萌萌一愣,紧跟着一股说不出的寒意袭来,她感觉自己要被冻僵了,当即惊慌道:“臭混蛋,大坏蛋,你干什么,好冷,我……好冷。”
真的冷,牙齿都打颤了,这时候她也顾不得多想,伸手就把赵天抱住。
冷不丁被个冰块一抱,赵天一哆嗦,赶紧驱赶:“走开走开,赶紧走开,冻死了!”
秦萌萌气呼呼的,死活不放:“该,谁让你捣鬼整我的?就不放,冻死你才好。”
赵天无奈道:“你这不讲道理啊,不是你觉得热要吹空调的么,我就帮帮你,这也有错?”
秦萌萌恨得牙痒痒:“那你们家的空调那么冰了?你冷藏尸体呢?”
噗——
旁边秦如玉正喝水,闻言一口水全喷了,没好气道:“萌萌,怎么跟你小姨夫说话呢?”
“他先欺负我的。”秦萌萌哼了一声,丝毫不怵。
也就这个时候,一辆手扶拖拉机经过,一看车厢里什么都没有,赵天便道:“师傅师傅,这是去哪啊,可以顺便载我们一程不?”
手扶拖拉机停下,上面是个看上去有五六十岁年纪的农民大伯,闻言笑着说道:“可以啊,我这去月河村,要是不嫌弃,可以上来。”
赵天也不管那么多,率先上车,然后伸手拉人。
不多久拖拉机又开起来了,虽然噪音大,速度也不快,但是因为路况好,所以还很平稳。
老爷子兴致极高,笑呵呵道:“好久没坐过拖拉机了,记得第一次坐的时候,还是五几年,那个时候好啊,国内生产出自己的第一辆拖拉机,全国上下都欢腾。”
说完问前面农民大伯道:“师傅,您这往月河村做什么啊?”
农民大伯笑呵呵答道:“不做什么,那边有家具厂竹器厂,我去拉一车木屑竹屑什么的回来,家里小子种蘑菇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