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另辟蹊径
一天就这么结束。 这天晚上在村里留宿的客人更多,好在王玉那边有足够多的房间,她本人也习惯了来白荷或者柳如烟这边休息,不然还真不好安置。
受这一天网络消息传播的影响,第二天来村里的人数量暴增,很多都是大老远开车过来的。
不过这天赵天没去荷塘帮忙,因为他要准备材料,帮人制作鱼糕。
与此同时,买下来的那四五千斤鱼也要赶紧处理。
“老刘,今天有空没?”
“有空啊,那正好,赶紧带人过来,我这边四五千斤鱼等着杀,大量鱼糕等着制作。”
“只要叫得到,叫一百个都行,不过记得自己带菜刀,钱的事放心,半天两百,你一天,算四千。”
“……”
要做的事情很多,人手又严重不足,是以一早起来,饭都没吃赵天就给老刘打电话,让带人过来帮忙。
完事又赶紧把鱼都搬出来,准备砧板板凳,准备装鱼的桶盆,接管把自来水引到外面方便清洗。
杀鱼的准备工作做好,又往镇上走了一趟,赶了一批调味料,还有一批打糕要的肥肉。
回到村里吃早饭,刚刚吃完没多久,老刘开着三轮车拉着绞肉机蒸汽柜之类的工具过来了。
紧跟着是一溜烟的电动车摩托车,都是叫过来帮忙的人,大部分是女的,但也有男的,足足四五十号人。
简单寒暄过后,赵天把买来的手套一人发了一双,交代工作。
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杀鱼,清洗。
在此之外,有鱼卵的要把鱼卵取出来,放到专门装鱼卵的盆里。
就这些事,场面壮观,但是有条不紊。
赵天也没闲着,昨天那些三十斤以上的大鱼,当时就杀好了,鱼肉都封装好了在冰箱保存着。
正好几个主顾都在,望眼欲穿,众人杀鱼的时候,他便把这些鱼肉取出来,跟老刘一起,先做鱼糕。
材料齐备的情况下,也就半个小时的功夫,第一柜鱼糕出炉。
“真香。”
“好吃,明明放了肥肉,但是一点都不腻。”
“不白等啊,用料没得说,手艺也没得说。”
“不行啊,这太少了,我还得多要点,还准备带点回去送人呢,就这点,自己吃都不够。”
“可惜来晚了,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没我们的份。”
“没事,今天还有机会,这次不能错过了。”
“……”
场面很是热闹。
因为后面还在抽水还没正式开始,所以现在在这边围观的人不仅仅那些买了大鱼等着做糕的,还有很多其它人。
赵天没怎么理会周围的声音,端出来的鱼糕,趁热切成大块,按不同的所有者分别放在铺好的干荷叶上,放凉。
搞定之后,又上一柜鱼糕开蒸,这才笑着说道:“想买的不要着急,肯定都有的。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这边还有很多鱼,都是活的,其实就是专门用来打鱼糕的。
除了鱼糕,回头还会做一些熏鱼,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买一些回去。”
除非鱼贩子大量的调,否则想要一次性卖掉几千斤鱼几乎不可能。
尤其鱼的种类比较杂,价格偏贵的情况下,几乎只能砸在手里。
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把鱼卖出去,就只能另辟蹊径。
起初陈虎也有点担心卖不出去,毕竟村里的旅游还没真正搞起来,而且这一次集中捕捞出来的量实在有点大,没法快速消化。
不过赵天说都能解决的时候,他就放心了。
而赵天的想法很简单,一句话,能择出来卖掉的都择出来卖掉,剩下的首先考虑加工鱼糕,其次考虑腌制做成熏鱼。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保存时间长,不怕砸手里,其次是有了附加价值,还能小赚一笔。
最后,也算是村里的特色产品,给村子增加人气。
熏鱼什么的,暂时没人感兴趣,但是一听那些活着的鱼都是用来做鱼糕的,顿时又热闹起来。
当下便有人问道:“这鱼糕大概卖多少一斤?”
“是啊,不会特别贵吧?”又有人问道。
赵天笑着说道:“有点贵,要四十一斤,大家量力而行,愿意买的买,不愿意也不强求。”
这话说得很委婉了,也没什么毛病,况且原本就是准备做了放在店里放在网上还有乡土人家同步销售的,并不指望现阶段村里卖出去很多。
只不过还是有人忍不住,道:“四十块一斤,也太黑了吧?”
紧跟着有人质疑道:“是啊,鱼肉多少钱一斤,猪肉多少钱一斤,粉才多少钱一斤,这么搅一下拌一下蒸一下就四十块一斤,说好的不黑人呢,这算什么?”
赵天也没辩解什么,只是微笑着做自己的事。
反而是周围知情的人忍不住了,道:“说得轻巧,知道人家用的什么鱼吗,那是纯野生的活鱼,知道人家用的什么蛋吗,自己看去,都是野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