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喜事 - 四合院:我家客人你们惹不起 - 陈二仙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5章喜事

时间流逝的飞快,眨眼间就来到了九月份。  这期间陆景云接待了隋炀帝杨广、北宋吃货词人苏轼苏东坡、水泊梁山好汉李逵……

四九城外,秦家庄。

秦京茹坐在床上,身着新衣,胸口戴着红花,脸颊羞涩红润,透出一种纯真妩媚的气质。

今天是她出嫁的日子,一家人早早起来开始忙碌。

古代女子出嫁叫出阁,相比古代权贵"三书六礼"的繁杂流程,平民百姓都会将其程序简单化,逐渐演变成一套自己的婚礼习惯。

如今提倡新事新办,成亲的程序简化许多。

这段时间,秦京茹一直在家准备自己出嫁的东西。

"京茹,待会妈给你开脸!"

秦母一脸感慨,看着养了十八年的闺女要嫁人,心里很是不舍。

"开脸?"

秦京茹看着自家母亲拿着做衣服用的针线,一脸的疑惑。

"嗯,姑娘出嫁前的一种仪式,开脸梳头,把你脸上的胎毛绞去,寓意长大成人。"

秦母示意自家女儿坐在身前,拿起丝线,两头系在一块打了个结,又绕了几个交叉,看着像个剪刀的模样。

随后对着丝线上中下虚弹几下,嘴里念叨不停:

"上敬天地父母,中祝愿夫妻和睦,下弹愿子孙满堂……"

接着又左中右弹三下,口中依旧念叨不停:

"左弹早生贵子,中弹勤俭持家,右弹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秦京茹乖巧的坐着,直到秦母用牙咬着线的一端,贴着她那嫩白的脸面狠狠一绞,把上面的绒毛清理干净,方才告一段落。

秦京茹只觉得微痛,然后看见自己母亲拿起梳子,嘴里念叨不停: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也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有头有尾,吉祥富贵!"

梳完头,用橡皮筋扎起来,仪式算是结束。

……

"叮铃铃!"

何雨柱骑着自行车,脸上荡漾着喜悦的表情,看着不远处的村落,恨不得直接飞过去。

知道今天有人出嫁,村里不少人家都过来看热闹,大人孩子笑嘻嘻的看着过来的何雨柱。

何雨柱穿着一身新作的中山装,新理的发型,整个人显得精神饱满。

"京茹,我来接你了!"

"嗯!"

秦京茹看着对方一脸的喜色,脸上的红晕显得更加鲜艳,一直蔓延到脖颈位置。

等到坐上自行车后座,看着向她挥手告别的家人,秦京茹眼眶湿润,强忍着泪水流出。

她知道,下次再来自己的身份就变成了别人家的媳妇。

……

中院,很是热闹。

四合院的街坊邻居、轧钢厂的同事站在一旁,观看着两人的喜事。

一大爷担任婚礼主持人,二大爷负责记录礼金,三大爷负责接待。

院里的其他人也凑上来出力,沾沾喜气挺好。

贴着院墙角落,马华带领着几个妇女忙碌着,一不停的翻炒着锅里的饭菜。

酒席设定每桌八个菜,四凉四热一个汤,寓意生活长长久久。

加糖的蛋花汤,寓意甜甜蜜蜜,小孩子比较喜欢这一口。

"啪啦啪啦……"

点燃的鞭炮在空中炸响,围观的众人大多捂着耳朵,看着空气里升起来的淡淡的烟火气息,一股火药味儿扑鼻而来。

眼看着鞭炮即将燃放完,一直眼巴巴盯着的孩子飞奔上去,拾捡没有点燃的鞭炮。

等到两人踏进院子,刘家兄弟开始四处撒糖,一把下去,人头攒动,妇女儿童都加入争抢的队伍中。

六十年代,提倡新事新办,作为主持人的一大爷开口道:

"向伟大领袖三鞠躬!"

"向父母三鞠躬!"

"夫妻对拜,三鞠躬!"

仪式结束,期盼已久的众人开始就坐吃席。

"嗯,这饭菜味道真不错,比我家做的好吃多了。"

"哎,这顿饭不亏,没想还能吃到几块肉,这酒也是难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