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58章 - 春不晚 - 万俟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不晚 >

第58章第58章

第58章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傍晚,胡云和扶着胡侍郎,慢悠悠的走在自家长廊上。

胡侍郎没了白日的戾气,显得平和了很多。或许她白日的表现本就有一部分是有意为之,以此给大理寺,也给成王施压。

“大郎啊,今天的事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胡云和犹豫了几分,鼓起勇气说道:“大理寺卿似乎偏袒咱家?”

胡侍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你比你妹妹有眼力。”

“那你说说,她品级不低于我,为何要偏袒于我呢?”胡侍郎继续问。

“因为娘你平日与人为善?”

“这话就不用拿来敷衍我了…”

胡云和再三思考,大胆地说了一句:“因为成王她没有实权,不能插手朝政。”

“没错,因为她没有实权。所以即使身份高贵,朝中高官也可以不把她放在眼里,公然偏袒于我。”

“所以,你明白了吗?”

“明白什么?”

“这个朝廷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但权利才是最大的规矩。只要有权,亲王侯爵也比不过你,可你要是没权,哼,那就别怪别人把你踩在脚下了。”

“云和啊,你娘我起于微末,在朝堂上打拼了这么多年才有今天。你和你妹妹能和王公贵族的孩子平起平坐,我自认也算对得起你们。但是,如今你妹妹不能出仕,咱家这份富贵又能延续到什么时候呢?”

“等我一走,别说成王,只怕一个t地方官你们都得罪不起了。”胡侍郎长长叹了口气。

胡侍郎在吏部呆了这么多年,见惯了官场上的起起伏伏。

她早早意识到,官场上,继任者的重要性。比如说自己家,等自己一走,自己的一儿一女马上就会沦为普通人家。到时候别说成王,就算是成王的管家,都能让他们狠狠吃一番苦头。但若是自家后辈中有人出仕,成王哪怕心里怀恨,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年,她明知女儿不是那块料,还逼她读书,出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堂之上,只有权利才是最重要的。

“云和啊,若你是个女孩该多好啊。”胡侍郎叹了口气。

这些日子,她不是没想过,要不试试培养儿子。自己就这么两个孩子,等自己一走,他们就是彼此最亲近的人。自己也不必担心女儿日后会被人欺负。

但这些年在官场上的经验告诉她,以朝廷如今用人选官的倾向,培养儿子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若说三十年前,朝廷上男官虽不多,但也占了三成左右,近些年,几乎两成都没有。甚至,部堂级别的高官,全是女性,没有男性。

先帝时,还有文靖公这个男子做到百官之首的位置,但本朝,哪怕女帝愿意,恐怕群臣(女官)们也不愿意。

这种情况下,若是培养一个女官,自己告老之前,至少也能让她爬到从五品(剩下的看运气),但若是男官,只怕正七品都很艰难。

从五品哪怕不是高官,至少能参加大朝会,能给陛下上折子。七品的话,说句芝麻官也不算冤枉的。很多县令级别的官员,一辈子辗转,到老都爬不到六品。

胡云和听了这话,默默低下了头,在胡侍郎看不见的地方,他眼中闪过一丝恨意,但很快就消失无踪。

“儿子也恨自己,为何不是女儿身。”就因为自己不是女儿,你宁愿考虑外人,都不考虑自己的亲儿子吗?

“我会让老家那边挑几个懂事的,会读书的孩子过来。你妹妹那一时恐怕接受不了,你多去劝劝她。这也是为你们将来考虑。”胡侍郎嘱咐道。

“儿子一定会好好劝劝妹妹的。”晚风中,胡云和的声音悠悠的飘来。

胡小姐得知这个消息后的表现,显然辜负了胡侍郎的一番苦心。

她反应十分激动,甚至对好心安抚自己的兄长都恶言相向。

唯一让胡侍郎觉得安慰的是,自己的长子着实宽厚,不仅没有责怪妹妹,还屡次为她遮掩。若非被自己无意撞破,自己也不会发现,女儿如今连兄长都怪上了。

简直岂有此理!她兄长对她怎么好,她怎能如此任性。

可说到底,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这么多年倾心培养,难道真能狠下心对她?她本来就已经没了前程,若是家里人都不关心她,那不是把她往绝路上逼吗?

眼看她为了赌气,药也不吃,饭也不吃,整个人迅速憔悴下去,胡侍郎还是心软了。

“好了好了,等老家那些人来了,我让人将她们送到书院,能不能出人头地就看她们自己,如何?”幸好胡侍郎派人回老家之前没说是要收嗣女,只说是要培养族人,如今这样做也说得过去。

胡小姐这才满意。她看了眼脸色铁青的胡侍郎,泪汪汪的说:“阿娘,我就是害怕。她们毕竟是外人,若是日后有了歹心,我一个废人,怎能敌得过她们。”

胡小姐回想起兄长和自己说这件事的时候,那担心的神情。明明那些人都还没有过来,哥哥就已经想着如何讨好她们,好让自己兄妹日后有人庇佑。

真可笑,自己才是胡家正经的继承人,竟然要讨好外人?

而且,一旦母亲收了嗣女,那自己这个女儿的分量不就越来越轻了?到时候,只怕这个家里,真的没有自己一席之地了。

放弃了收养嗣女以后,胡侍郎终于把目光放到了儿子头上。

长子资质不差,而且作为兄长,对妹妹也十分关心,想必日后,若是长子能有出息,女儿也能继续过着富贵的日子。

“云和啊,你可愿出仕为官?”胡侍郎看着手中的两份任书,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儿子当然愿意。”胡云和平静的表情下,其实手已经激动的微微颤抖。

“那就好。你妹妹当年就是太娇气,非京官之位不可。不然,如今只怕也早出仕了。”

“我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弘农郡,长水县的县尉,还有一个,是庐陵郡吉安县的县令。这两个官位都是正八品,只是长水县是上县,人丁兴旺,交通便利,物资丰富。吉安县则地处偏僻,人烟稀少,不折不扣的下县。”

不愧是吏部侍郎,胡侍郎提起这两个官位,就和普通人去菜场挑白菜一样随便。

“儿子选吉安县。”胡云和仔细思考了一番,严肃地回答道。

“哦?你可知吉安县上一任县令,去之前也是信誓旦旦,可到底吃不了那儿的苦。眼看没法调走,硬是六十多就告老了,所以这个位置才空出来。反倒是长水县,气候好、人丁多,每年不管是税赋还是劳役都能轻松完成。那儿的县令和郡守和我都有几分香火情,你只要不是做的太差,考评不费力就能得个甲等。”胡侍郎眼眸微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