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48章
第48章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萧若轩带着还没回过神的阿桐和苏长安气呼呼地出了屋子。
阿桐看舅舅气呼呼的样子,伸出小手在他肩上拍了拍,嫩呼呼的安慰道:“舅舅不气,不气,阿娘不乖,阿桐乖。”
萧若轩把阿桐举高高,认真地看着她说:“那阿桐你要记得,离那个人远一点,千万别和他呆在一起,听到了没有!”
阿桐认真点头:“嗯!”
萧若轩继续说:“你还要帮舅舅看住你娘,别让你娘和坏人呆在一起,记住了吗?”
阿桐蒙了一下,懵懵懂懂地点头:“阿桐知道啦。”她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可是舅舅既然觉得那个人不是好人,自己当然要相信舅舅啦。
苏长安看着他们这一幕,脸上浮现几分笑意,这甥舅两,怪可爱的。
随即又有几分不好的预感。
阿轩对那位颖王世子态度如此过激,难道真是因为他说的原因吗?还是他知道些什么,只是不好言之于口。
“青雀,颖王世子他…”苏长安试探的开口道。
“阿镜,萧寒江他最会做戏了,他的话一句都不能信!”萧若轩恨不得指天发誓,才不是自己任性,萧寒江他压根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怕她不信,萧若轩干脆原原本本讲了这位颖王世子的情况。
原来,初代颖王确实是太宗皇帝的亲女儿,可第二任颖王却并非她的子嗣。
当时初代颖王被父族挑拨,意图谋反,但太宗陛下何等英明,她早就发现了王氏一族意图不轨,只是念及颖王,所以引而不发。但初代颖王执迷不悟,硬是一条路走到黑,逼得太宗陛下在处置了王氏一党之后,就软禁了这个女儿。
按道理,谋反之罪还能留一条命,甚至继续锦衣玉食,太宗皇帝对这个女儿也算仁至义尽,换个人也许就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初代颖王明显不是这样的人,随着父族被处置,她也越发郁郁寡欢,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但麻烦的是,这位临死之前,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太宗陛下曾降旨,要封这个孩子为颖王世女,却被初代颖王以死相逼,坚决辞拒。甚至,临死前,还让心腹带走了这个孩子,就连太宗皇帝本人都不知道这孩子去哪了。
等到太宗去世,世宗继位,颖王之位也一直空置。
直到世宗先后生下长女和次子,当时朝廷为了立储之事争论不休。
有人觉得本朝既然已经出了两任女帝,而公主居长,自然就该为皇储,也有不少男性的大臣觉得,这世间本就该阴阳调和,男子为帝本就是自古以来的规律,世宗陛下既然有子,当然该皇子为储。
当时拥立皇子的人很多。
太宗天纵奇才,以女子之身压过世间无数英豪,问鼎帝位,大家是心服口服的,不服的也被打服了。太宗陛下又膝下无子,所以皇位由她的女儿世宗继承,天下百姓也都认了。可是,轮到世宗要立储之时,在她儿女双全的情况下,到底由谁继位就很重要了。她此时的决定毫无疑问会影响日后皇子皇女在皇位继承权上的次序。
世宗思考再三之后,果断立女儿为太女。当时朝廷也有女官,但总体还是男官居多,可在朝中男官和一些古板大臣的坚决反对之下,她不仅没有妥协,反而把皇子出继到颖王一脉,让他由大宗变成小宗,彻底与皇位无缘。
也是因为世宗的坚决,本朝皇位女子继位才变成了定例,女子的地位不仅没有随着太宗皇帝的去世而降低,反而越来越高。
但这也导致颖王一脉在朝上越发尴尬的地位。
初代颖王也好,二代颖王也罢,都是对正统的皇位继承人造成威胁的人。宗室和大臣自然不敢和他们走得近。
却又因为太宗皇帝的遗命,他们不管犯什么错,都不能轻易处置。这样轻不得重不得,时间一久,朝廷上下干脆就当没这么个人,花钱养着,但不让他们有实权。
甚至,为了防止这一脉和朝中大臣勾勾搭搭,历代颖王成婚,都是在颖川本土的家族中挑选,时间一久,这一脉在朝中就渐渐没了消息。就连苏长安这样入朝好几年的官员也从未听说过这一脉的现状。
“既然如此,这位萧世子又怎么会在宫里抚养长大?”苏长安有些好奇。
“我也不太清楚,但前任颖王娶的王君是个平民男子,而且听说身体不好,前颖王为了陪伴这个王君,还经常陪他在别庄养病,对封地上的事也不管不问,倒是皇家难得的痴情种。”萧若轩一边说着,一边用带了几分哀怨的眼神看向苏长安。
可惜,媚眼抛给了瞎子看,苏长安压根没注意:“是因为前颖王君身体不好,萧世子才被送入京的吗?”
“算是吧。我那时也还小,记不太清了。”萧若轩皱眉回想了一下。
“好像是因为颖王君去世了,颖王也跟着一病不起,所以萧寒江就被送入京城,由我父君照顾。”
苏长安了然,难怪太女对萧寒江这么亲近。
在君后去世之后,当今和太女的关系越发紧张,甚至因为崔家的事,一度走到破裂的边缘。现实越残酷,过去就越美好。
萧寒江和太女青梅竹马,自然在太女对过t去的回忆中占了一个重要位置,太女会在怀念过去的过程中,美化这个弟弟,眼下久别重逢,自然会亲近几分。
“阿镜,你也劝劝阿姐,让她别再靠近萧寒江那小子了。”
“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人。”萧若轩气呼呼的说。
“青雀,这世上哪有完全的好人坏人呢?萧世子作为藩王世子,想和太女多亲近也是正常的。若是殿下对他冷漠,反而会让朝臣和宗室觉得殿下不近人情。”
“而且,等到萧世子成功继位,想必就会离开了,你又何必担心。”苏长安安抚道。
“他才不会轻易离京呢。”萧若轩欲言又止,明明快急的跳脚,偏偏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他总不能说,上辈子皇姐也对这个弟弟很亲近,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却在一次普通的游猎当中遇刺,当时那个萧寒江正是同行的人员之一。
一开始没有人怀疑他,大家都觉得是柳贵君一派干的。萧若轩甚至还觉得萧寒江是好人,因为他看上去伤得也不轻,还有活下来的侍卫口供,说他一直在努力保护皇姐,还主动要为皇姐引走刺客。
当时这案子还是长安亲自追查的,也确实查到了柳党一个官员头上。但是不等长安动手,这个官员就自尽了,还留下了绝笔信,将行刺太女的责任背在了自己一人头上。
因为线索断了,所以长安只能草草结案。但谁都知道,这事和柳贵君脱不了关系。
母皇也重罚了柳贵君,甚至要让还年幼的二皇女就蕃,以断绝她的皇位继承权。若不是母皇受的打击太大,身体越发不好,跟着一病不起,这皇位怎么轮得到二皇女那样资质平庸的货色。
长安在结案后,私下还是继续追查。自己当时还以为长安是因为柳贵君没有被绳之以法而不甘,但是长安却告诉自己,不要相信萧寒江,他怕是早就投靠了柳贵君。
自己自然不会怀疑长安的话,从那之后就一直隔离阿桐和萧寒江。
而且长安的判断也没错,等到二皇女登基之后,萧寒江步步高升。从身份尴尬的颖王,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实权的辅政大臣。
这样看来,难怪阿姐当初明明带着不少护卫还是出了事,原来是身边有内鬼。只是不知萧寒江和柳贵君是何时勾搭上的,这一次,自己一定要揭破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