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0章 - 春不晚 - 万俟珉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春不晚 >

第30章第30章

第30章第30章

第三十章

崔熙以粮商的身份收粮食很方便,只要出价够高,总有人愿意卖。就连几批只是在明月城中转的粮食都在崔熙的金钱攻势下被他收入囊中。

但明月城日常流通的粮食又能有多少,哪怕崔熙再怎么努力,收到的粮食若是用于赈灾也不过杯水车薪。

这下,既然正常的办法筹集不了粮食,就只能用特殊的办法了。

苏长安拿出名帖,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给明月城有名的世家都发了一份请帖。

这些世家,哪怕开国太宗已经努力发展工业和商业,但她终究只有一个人,而这些大族刻在骨子里的意识认为最重要的财产还是土地。百年积累下来,几乎每个世家名下的田产都是以公顷计数,每年收获的粮食更是不计其数。

往往当年的新粮收获之后都会存起来,卖出去的都是两三年前的陈粮。

所以,苏长安敢肯定,现在整个明月城,粮食最多的地方,不是别的,就是这些世家的粮仓。

接到苏长安的请帖,明月城很多世家是半点不敢怠慢。

要知道明月城的主官不过是县令,虽然明月城是上县,但县令也不过七品,苏长安这个大理寺少卿论官阶压过她不止一头。更何况苏长安还是博远侯的嫡孙女,太女的心腹。

这般身份,即使在京城也算最顶级的才俊,更何况这小小的明月城。

果不其然,傍晚,眠月楼依旧纸醉金迷,比之前有所不同的是,今日来赴宴的都是城中掌握实权的大人物。

“哎,那不是钱家主吗?我上次见到她还是在她四十大寿那天,她怎么也来了?”

“看,那位在下马车的是不是刘家大娘子,听说刘家主病重,家中事务现在一概由她处理,她最近不是忙着和李家争那批杭绸吗?怎么有空过来。”

“咦~你看那人像不像李家二娘子?她也来了?”

……

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停在眠月楼外,大家互相一看,都是熟面孔,心里也都对苏长安的目的多了几分猜测。

“姚姐姐,你说那位今天邀我们过来,是…?”一个粉衣的年轻姑娘靠近一个蓝衫女子,亲热地问道。

可那蓝衫女子并不搭话,只是看了她一眼:“苏大人虽然年少,但已是朝中重臣,所思所想岂是我等能揣测的,黄家妹妹也无需多虑,待会不就知道了?”

粉衣女子点了点头,露出一副赞同模样,心里却在嘀咕:哼,装什么装,我就不信你不担心。这位要是为了明月城的财富,最多出点血,反倒无所谓,只怕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身后的太女。自己这种小家族,要是卷入储位之争,也就是个炮灰的命。

等众人尽皆到场入座,苏长安和萧若轩才姗姗来迟。

苏长安一袭玄衣,头戴玉冠,除了腰间一条黑金的腰带,并无多余赘饰,但那玄色却衬得她气场强大,在座之人目光与她相对,都忍不住低下头去。

在场不少人也是各自家族精心培养的继承人,都见过不少场面,但此时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这就是顶级世家的风采吗?竟把自己都比成山野村妇了。果然,自己等人平日还是坐井观天了。

当然也有人好奇与她走在一起的男子是谁?

虽然本朝风气开放,也不怎么讲究男女大防,但这种场合极少会有人带内眷出来。

更别说这男子和苏大人走在一起,居然没被她的气场压制,反而有种相互辉映的感觉。

尤其等两人坐下,那男子居然坐了上首,而苏长安坐在他下首的时候,众人就更吃惊了。面上不动声色,心里都纷纷猜测这年轻男子是何来路?身份竟然比苏大人还要再高一筹。

莫非是宗室子?

不少人已经在心里盘算京城年龄相仿的宗室子弟,几个皇室近支的王卿都被她们想了一遍,只是谁也不曾怀疑到宫里那位长乐帝卿身上。

虽然年龄对得上,但那位的身份,在如今女帝没有帝后,且只有这么一个儿子的情况下,全天下男子,礼法上他的身份就是最高的,连柳贵君都比不过。

胆子再大的人,也不觉得自己会在一场普普通通的宴会上看见他啊。

萧若轩一坐下来,脸就开始板着了,满脸写着“本殿下心情不好”。

其余人为他气场所摄,加上不知他来路,也不敢开口说话。

到是苏长安心中有些无奈,入席前,青雀执意要自己和他一起坐上座,自己好说歹说,才把他哄好了。

苏长安并不想在这种小地方给别人留话柄。帝卿是君,自己为臣,就算女帝有意指婚,但到底没放到明面上。更何况,这些家族大多不见兔子不撒鹰,想从她们手中抠出点东西可不容易,这次筹集粮草恐怕还要用到他的皇族身份。

既然想扯起虎皮拉大旗,苏长安就更要把萧若轩高高捧起来,万不会去动摇他t身上的皇室光环。

苏长安给了萧若轩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看着下面的众人,笑着说:“诸位今日能来,长安倍感荣幸。”

其余人纷纷开口:“不敢当,不敢当。”

“我等今日能见识到两位的风采,才叫三生有幸。”

“是啊,是啊,博远侯府不愧是一等一的名门,苏大人这般人中龙凤,我等望尘莫及。”

“……”

不得不说,这些人本就有心讨好,说话间把苏长安和萧若轩捧得高高的。若是来个性子不够沉稳的,只怕要被她们夸的飘飘然了。

不过苏长安和萧若轩依旧面色如常。

苏长安是这些年为官历练出来的,至于萧若轩嘛,他宫里那些宫侍数十年如一日的用各种方式夸赞自家殿下,萧若轩早就习惯了,自然能面不改色。

当然,苏长安也礼尚往来的和这些人商业互吹了一番。

来京城之前,苏长安就已经把明月城有名有姓的世家的资料都看过一遍,记在心里的。眼下和眼前这些人一一对应上,自然就能毫不尴尬地回应。她夸了钱家主的女儿出息,小小年纪就有了功名;夸刘娘子孝顺能干,母亲病重时能撑起家业;夸白家姑娘文采风流,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不得不说,一番交流下来,不少人受宠若惊,对苏长安也更亲近了几分。

场面热闹了,就有人壮着胆子问起了苏长安举办宴会的目的,还有人打听起了萧若轩的身份。

苏长安没有正面回答,毕竟刘秀身为庆云知府,朝廷命官,死得这般莫名其妙也是一种丑闻,自然不能对外言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