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姑姑
第46章姑姑
踏入寿安宫,迎面便能见到花圃中央繁花待放。
最引人目光的是一株首案红牡丹,三月时节已捧起艳丽花苞。
太后娘娘素爱牡丹国色,首案红极其稀有,花期长,花色绮丽,向来被视为牡丹中的奇品。
且“首案”与“寿安”谐音,暗合太后娘娘的身份。
这一株珍惜牡丹去岁移栽入寿安宫,花匠在旁精心培育,四五月份便可盛放。
福宁在殿外恭候陛下与宸妃娘娘,一并见过礼数。
今日请安无甚要事,用过些茶点,容璇额外听太后娘娘叮嘱几句南巡事宜。
此番江南之行日程格外紧凑,来回两月有余,既要视察江南水利与赋税,又要督看金平、昌平几府如今的科举考风与官员任用。帝王下令轻车简从,去卤簿。沿途舟车劳顿,故而太后不曾一同前往。
福宁以眼神示意殿中侍女奉上新茶,宸妃娘娘随行伴驾,太后娘娘对她多有交代,要她务必好生侍奉陛下,为陛下解忧。
“臣妾明白,请太后娘娘安心。”
话是如此说,福宁心中也有些数。瞧陛下待宸妃娘娘如珠如宝的模样,沿途究竟是谁照看谁,还当真说不准。
宸妃态度恭谨孝顺,历来宫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言太后并无其余话要训诫。
留涵儿与宸妃喝过一盏茶,言太后道南巡在即,让他们回去好生收拾便是。
春光明媚,福宁扶着太后娘娘在殿外赏花。
陛下孝顺有加,朝政再繁忙,亦会寻出时间来给太后娘娘请安,陪娘娘用膳。
这一株首案红牡丹也是陛下特意吩咐人寻来,恭贺太后娘娘千秋。
如今后宫事务有宸妃娘娘代为处置,太后高兴了过问几句,觉得繁琐也可尽数放手。
事事称心遂意,只唯有一样不足。宸妃入宫多时,却还迟迟没有子嗣。
福宁笑着道:“娘娘也是入宫第四载才得了陛下,可见这机缘啊急不得。您瞧,您有陛下这一个孝顺孩子,不抵过旁人万千?”
一番话哄得言太后身心舒畅,她折了一枝紫薇细细赏玩。
江南人杰地灵,风光如画。兴许换一处地界,这缘分便能到了。
再不济待得宸妃回宫,也是时候诏命御医好生为她调理。
……
南巡的条陈已一应送上,内阁审阅无误,供陛下御览。
容璇在御书房时一同瞧了些,沿途多走水路,经永清、直隶,过金平、昌平二府,最后至镇江、扬州。
随行官员已遴选完毕,地方接驾臣工另附一本名册。
容璇略略翻过,入目皆是二三品地方要员,执掌一省军政钱粮。最末一页也得是五品官,他们才有资格在迎驾时远远跪候面圣。
容璇望见名录末尾熟悉的名字,籍贯、及第年岁都对得上。
数年不见,这位赵大人汲汲营营,官位是又升了一阶。
她不动声色合上书文,尝了尝膳房新送来的桃花酥。
出巡之日定于三月二十三,明琬宫中随行侍奉十二人。
几车行囊已预备妥当,向菱心细,带向萍最后一遍对着单子核查着。
容璇坐于窗下,想了许久,吩咐向菱去库房中取那只紫檀木锦匣。
匣子单上了锁,向菱收拾物件时有些印象,很快便能寻来。
“娘娘。”
容璇望那匣子一会儿,道:“带着吧。”
“奴婢明白。”
向菱依言,将锦匣置入随身的箱箧中。
至于锦匣里间是何物,尚不是她们该过问的。
夕阳余晖一点点隐下,容璇有些出神。
故地重游,不知造化几何。
……
春光最盛时分,官道两旁繁花似锦。杨柳依依,碧蒙蒙展开一幅如诗画卷。
前后仪仗肃然,帝王銮驾出京,三日后于通州登船。
绵延数里的船舶拱卫着御舫顺水而下,运河中荡起层层白浪。
夜风吹动几缕青丝,容璇坐于二层华舱前,仰眸望漫天璀璨星河。
她记得上一回顺水南下时,是为赈济江南灾情。船队行程匆匆,星夜赶路,全无此时悠然心境。
星光映照,河面闪着点点光芒。水浪拍打着船舷,御舫行船极为稳当。
记忆已有些遥远,那时的她乘一叶小舟从昌平府出发,辗转过数个渡口北上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