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常州 - 奸臣她委身陛下后 - 糖果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常州

第58章常州

月光映照在轩窗外,手中还余小半本账册未核查清楚,容璇闭目一会儿,揉了揉眉心。

怀月入内为郎君换了杯温水,温柔劝道:“夜色已深,郎君不如早些歇息吧?”

午后至晚间一直埋首于案牍间,容璇脑中也有些混沌。

她在账册中划上一笔,已察觉这份账目中存有异样。不过做帐之人掩饰得极好,数额间少留破绽。今日既已如此疲乏,强撑着也无用,明日再计较不迟。

容璇喝了半杯温水,她在宫中那两三年被养得有几分娇气,一朝离宫还有些不大习惯。好在从前户部的底子尚在,很快便调整过来。

容府上雇着的仆从不多,除过灶上帮忙的赵婶,也就一位门房并两个洒扫丫鬟罢了。

“白日里有何消息吗?”容璇收整着账册,怀月便道:“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只余大人遣小厮送了信来,陛下南巡事务已定,无需常州府接驾。”

“嗯。”容璇从去年年底便听闻了陛下将要南巡的消息,知晓此事涉及甚广,往来安排变故颇多,早早打听没什么用处。她手边庶务正繁琐,便也一向少留心此处。

不来正好,省得她还要寻借口躲闪。

余知府对她有知遇之恩,她不愿因私事给他添麻烦。

沐浴的热水已备好,临睡之前,容璇在脑中将明日事务过了一遍,不知何时沉入了梦乡。

……

翌日容璇醒得稍晚些,午前将账目几处疑虑重新翻出。

她琢磨许久也没有什么清晰的头绪,预备午膳过后去同余知府商议。

他掌常州府数载,常州八县风土地貌、官吏人选他尽数烂熟于心。

余知府对她亦师亦父,总是不吝赐教。在常州府府衙这两年,她深感进益良多。

无需备车马,余府与她的宅邸不过隔了一条街巷。

在余知府书房,事关帝王南巡的条陈会更详细些。

容璇一目十行阅过,接驾的官员名录附于最后,暂且不全。

余知府神色如常,在凝神看容璇方送来的公文。

容璇合了手中名录,常州府方位得天独厚,风调雨顺,兼之历任府尹都留心于水务,辖区内历来少受洪灾袭扰。

祁守昭此番南巡是视察治水成效,检阅堤坝,不到常州府在情理之中。

容璇微微叹口气,却是为余知府可惜。

帝王出京巡视四境,乃是地方官员彰显自身政绩,脱颖而出的好时机。若得帝王嘉许,擢升回京指日可代。

余知府外放多年,辗转镇江、湖州、常州数地,治绩有目共睹。

奈何朝中老师已逐步让权,又顾惜余知府名声不曾主动举荐,他便迟迟等不到好机会。

原本去年余知府就有一半的机会擢升道台,可惜他安心在常州府实行新税,让另一位府尹占了先机。

那位府尹述职的公文浮华漂亮,只是他新税政推行的太猛,短期内是有成效,长此以往许多弊病便再弹压不住。

若余知府愿意效仿他的做法,常州府的政绩只会比他更好看。

饶是如此,还不乏有人揣测余知府徐徐图之,是想凭此新税政绩在朝廷露脸,一举升迁回朝。

虽则他并无此意,但容璇觉得地方官员就算有功利心也无妨。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是真真切切为一方百姓做了实事,何必过多计较其缘由。在她眼中,他们远胜过那些清谈圣人之道,高呼爱民如子,实则碌碌无为的庸官。

长瑾为自己抱不平,余知府笑了笑,宽慰她道:“事情办好了,朝廷总会看见的。”

见她得了闲暇,余知府开始谈论这份困扰她许久的账目。

他为常州府尹,熟知府内税务民生,处理起来自然比容璇老道许多。

他点出几节关窍,稍加引导,容璇很快将作伪之处一一串联。

宜兴县税务必定有差池,待得下月中得了闲暇,她欲往宜兴县察访。

余知府也放手让她去做:“府衙中事宜暂交由别人便是。”

容璇点点头,常州府中认识她的人不多,更遑论城外几县。若要去宜兴,当然是暗访为上。

只是这身份遮掩还要费些心思。

晚膳李夫人早有叮嘱,留了容璇在家中用饭,备下她近来偏好的几道菜肴。

听长瑾说起账目之事,李夫人道:“这个好办,我正要派人去宜兴谈一宗生意,你随他们一同去便是。”

就是那几名领头的管事,长瑾都不认得,稍稍会有麻烦。

余澄接话道:“不如我陪长瑾一同去,管事那边我来打交道就好。就说长瑾是府上的表小姐,我与她兄妹相称,不会有人怀疑。”

儿子能够担事,这番安排尽善尽美。李家的生意,他身为孙辈本也该上心。

李夫人暗暗点头,见长瑾也应好,此事很快就敲定下来。

晚膳备好,李夫人忙着给容璇夹菜。

瓷盏中菜色堆积成小山,一顿晚饭温馨和睦,有几分家的味道。

纵然忙碌,可容璇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好。

余知府和李夫人待她如女儿一般,处处关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