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上级的上级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3章:上级的上级

林冠华很快找到了具体——院落处那辆正静静充电的特斯拉,蓝色烤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李成栋眯起眼睛看了看:“样式不常见,但我判断这是辆小汽车,我敢打赌,还是目前外面还见不到的新款式,其实我一进来就看见它了,故而认为您是个有故事的人。”

“没错,是汽车,但不是一般汽车,因为他不用汽油,只用电,我们一起看下?”

林冠华带着李成栋走到车边,伸手从口袋里取出卡片钥匙,轻轻一刷就打开车门……

李成栋很谨慎,先仔细观察了四周,又看了看车内情况,确信毫无问题后才小心翼翼地坐上副驾驶位。

等林冠华把车子启动起来,特别中控大屏亮起来后,李成栋就绷不住了:汽车他认识,轮子、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虽然怪异些,勉强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这块中控屏幕完完全全超越了想象。

看着林冠华在屏幕上指指点点,李成栋若有所思:“刚才小马说桌子上有类似于电影屏幕的东西,是不是也是这种设备?”

“屋里那个东西与其类似,我们叫电脑笔记本。”林冠华从兜里取出手机,介绍道,“这是新时代的通信工具,叫手机,你看后面还有摄像头,可以拍照……”

他举起来,咔嚓一声,就留下了他和李成栋在车里的照片,稍微摆弄后投射到中控大屏上,看着上面无比清晰的照片,李成栋先是目瞪口呆,随后又眉头紧锁。

他忽然想到:如果这种设备用来拍照窃密,然后快速传输,岂不是天然适宜于间谍行为?

“林先生,请问,贵公司主要经营什么生意?”

“主要售卖电子设备,也算高科技产品吧。”

“这不该是高度保密的东西么?”

“都是民用设备,可以随意出售,不用特意保密,军用设备思路不一样。”林冠华摇了摇手机,“这种通信设备几乎人手一部,没它寸步难行……”

当林冠华和李成栋坐在车里开聊时,三位年轻公安正以分秒必争的速度向上传递信息。

13:06,小马骑着自行车扑到最近的检查站,找到公用电话并打通了区公所。

“什么,全面封锁?”对面一听也紧张起来,“李成栋呢?他怎么不来汇报?”

“李副局长正和对方周旋……”

“好,我知道了,我马上安排!”

13:17,小李和小丁的边三轮以最高速度冲入公安分局,分局局长看到李成栋枪套里的电子表和纸条,倒抽一口冷气,一边让人尽快调集人手落实封锁,一边抽调区公所唯一一辆美国吉普,带上G-SHOCK亲自向市公安局乃至公安部汇报。

解放初的北京公安局可不是临时拼凑的机构,恰恰相反,是党中央事先精心准备的班子。

1947年底石家庄解放后,中共中央敏锐意识到全国解放的前景,为更好接管、运营大城市,要求中共中央社会部针对性准备干部。1948年4月,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向西北局、华北局、华东局选调了100名保卫干部,基本要求是三项:县团级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

这三项要求初看起来并不高,但组合后就非同一般,堪称精兵强将。

这100名干部再加从北平来的8名党员大学生,合计108人,在河北省平山县东黄泥村对岸的西黄泥村组成特别训练班,同时严格政审,对个别不合要求的坚决退回,另予补充。

训练班课程主要有情报保卫人员的修养、公安、情报、侦察、审讯等,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谭政文兼任训练班主任,北平和平解放后,训练班的核心任务变成了接管北平市警察局。

北京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既有清朝遗老,下野的军阀、失意的政客,又有蛰伏的汉奸、官僚资本家、封建把头、恶霸、惯匪、惯窃以及地痞流氓等,任务非常艰巨。

为加强公安力量,中共中央社会部又抽调了解放区八大情报系统驻北平情报站的人员、华北局党校所属准备参与北平接管工作的“燕山大队”、华北局社会部成员,从北平各大中院校的进步学生中选调100多人,从东北南下干部队伍和中共中央社会部、华北局调来200多名干部,一共500余人共同组建了北京公安局。

开国大典后,中共中央社会部一分为二,一部分力量变成了情报部,另一部分力量变成公安部,毛主席亲自提名罗瑞卿担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可以说,北京公安力量是李克农与罗瑞卿一手孵化起来的,前者提供了核心骨干,后者实现了正常运作与全面接管。

这些内幕外界其实并不知晓,所以李成栋对林冠华一口点出李、罗的名字而感到诧异,殊不知,对爱好军史小说的林冠华而言,这并非什么太大的秘密,反倒十八区就是海淀区这个渊源,他却不太了解。

“老谭?你怎么看这件事?”

“让好几个老表匠鉴定过了,甚至还紧急请教了几位教授、专家,他们一口咬定这只手表凭借目前技术力量造不出来……”

谭局长道,“表壳除金属外,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材质,专家们推测是特种塑料;拧下螺丝、拆开后的机芯完全看不懂,压根就没有任何发条、齿轮,唯一能看懂的可能是枚极其小巧的电池,但就是这枚小小的电池,专家们断定,别说中国、苏联的技术不够,恐怕美国也造不出来。

好几位学者跃跃欲试,想把手表带走研究研究,我怕他们把东西搞坏,予以婉拒,表示后续再请他们参与。”

“对方来意有说明么?”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上来就肯把如此珍贵的手表给我们的同志作为信物,我认为态度总体是积极的,是敌人的可能性不大,李成栋在纸条上也说是特殊来客。当然,一切还有待进一步细致观察。”

罗部长点点头表示认可:“现场情况怎么样?”

“李成栋反应还比较快速,一方面派人拿着东西向市局报告,一方面又派人让18区赶紧封锁道路,目前我已加派人手。同时让老郭发表告示,安抚附近老百姓不要大惊小怪,这是我们设在郊区的秘密机构,当初毛主席和党中央进驻香山,为保密起见,不也管那里叫劳动大学嘛……”

罗部长赞许道:“没扩散就好,我和你一起去现场实地看看到底是何方来客?”

深秋的北京天黑得早,不过5点钟,天色已昏暗下来,李成栋派出去的人员一个都还没有回来,也没见任何上级接应,至于安排的封锁,更不知道落实下去没有,他心急如焚,面上又不能表现出来。

两人坐在石桌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围绕汽车继续聊天,李成栋像听天方夜谭一般地听林冠华讲述全电动力、智能控制、无人驾驶、路面扫描等场面。

“哎呀,晚了,快到饭点了。”林冠华中午只干了一桶泡面,肚子已开始抗议,便不好意思道,“我这也没什么东西能招待你,咱们叫外卖吧?”

李成栋不明白外卖是啥,但“招待”却明白,连连道:“不不不,没事没事,我暂时还不饿……”

“客气啥,举手之劳,多点一份还能凑个更大的优惠券……”林冠华熟门熟路地拿起手机下单并支付,“叮咚”一声,美团报告接单成功。

付款后忽地回过神来:都整体穿越了,下单能收到?本想立即撤销,鬼使神差地又想看看结果,便追加一条备注:“疫情中不方便接电话,外卖放收发柜即可,送达后给我来条消息……”

做完这一切,他提议道:“要不我们进屋坐坐?”

“不了,我能感觉出来,您的车子已有很多奥秘,屋子里恐怕会有更多秘密,虽然我也很好奇,但不该我知道的不能乱打听,暂时就不进去了。”

林冠华大胆道:“我对您的驳壳枪很感兴趣,能不能有机会观摩下?”

李成栋笑着解下配枪,退出弹夹,双手递给林冠华,后者立刻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开玩笑,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驳壳枪啊!

还没等他看够,隔离墙外面终于响起了久违的脚步声,见了来人,李成栋心中一块大石头顿时落了地:“林先生,我来介绍下:这位是公安部罗部长;这位是市公安局谭局长;这是我们18区的郭区长……都是我上级的上级!这位是林冠华先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