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配方难度
“好家伙,你那干粮实在顶饿,吃了一顿省了三顿!”第二天傍晚,罗部长刚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试吃感受。
林冠华捧腹大笑:“这可是大名鼎鼎的761干粮,味道不怎么样,但绝对顶饿,要不然怎能军用?你们昨天是直接吃,可能感觉不明显,若加水煮一煮,一块小小的压缩饼干能成一大锅,唯一的问题可能是味道差了点,要不然昨天就和你们一起吃了。”
在林冠华眼中,压缩饼干哪有小灶饭菜好!虽然各类配料不如后世,但1949年的食材全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不含任何生长激素的本鸡、本猪肉嚼在嘴里不知有多香,放后世绝对是高价的天然绿色产品。
“味道差?我可不觉得!”罗部长摇头道,“打仗时如果能吃上这饼干再加肉罐头,那简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倒觉得麻烦可能是喝水多了些,要不然干的慌!不过,水总有办法解决。”
“其实还有民用压缩饼干卖,但为照顾大众化口味,民用版对配方进行了大幅改良,改良后味道优化了不少,但抗饿性能也下降了。不过我是为部队选型嘛,所以给了标准的761军用口粮做参考。”
“等等……”李成栋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皱眉道:“后世部队这么松懈?军用干粮都能随便卖出来?这不成国民党了?抓到可是要杀头的!”
“其实已不用了,部队有新的单兵口粮,761是淘汰产品,不过原来生产的厂家很多还在,生产线也有,所以就生产出来卖一点给军迷,算尝尝鲜,没有谁正经靠这玩意过日子……”林冠华解释道,“最新款军用单兵口粮当然更好,但靠现有技术可能无法复原,所以就不求最新了。”
压缩饼干生产线网上也有,但林冠华不准备买,这和青霉素不一样,重要的不是机器而是天量原料。几百公斤青霉素原料好搞,要想满足军队需求,靠后世采购完全不现实,把全华北的储备粮库搬空还差不多。
主要还得依靠自力更生,所以他给了实物,又给了配方,还大致搜罗了生产技术资料,相信凭现有专家的水平能搞定。只要有这玩意,一旦入朝,志愿军们就不至于天天吃炒黄豆粉,甚至得夜盲症。
罗部长对761口粮很感兴趣,压缩饼干和午餐肉罐头方方正正,形状规整易打包且耐保存,装箱后和弹药箱没啥区别,甚至林冠华买来的成品就装在军用绿色铁皮箱里,他若不解释,乍一看都以为是弹药箱。
他带兵多年,对军用口粮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一旦有这玩意,后勤供应压力能大大减轻。减轻后就能多供弹药,战士的体力负担也能减少,看似不起眼,但对提升作战能力将有决定性帮助。
“我觉得这东西很了不起,等会就拿资料和实物送去总后勤部,让他们抓紧想办法。”罗部长高兴道,“我来是和你通报,根据你提供的情报,前线提前发动了白马山战役,又派了1个连执行秘密穿插任务,目标直指白公馆,到今天中午,渣滓洞里关押的同志均已获救……”
就在北京派专人携带地图和资料奔向西南前线时,蒋介石也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企图负隅顽抗,并让蒋经国到前线“督励”宋希濂,要求守住彭水,布防白马山。
白马山位于重庆武隆县城西南,面积454平方公里,东北面山路崎岖、悬崖峭壁,下有乌江天险,是拱卫重庆外围的最后一道屏障,宋希濂部署了4道防线,妄图凭其易守难攻之势阻止解放军前进。
收到中央的电报后,陈赓故意刺激宋希濂,稳住保密局暂时没下手,实际完成了暗中部署。
11月17日晚,战斗首先在白马山的朝天望和风吹岭打响,经过一夜激战,解放军突破两个缺口,到第二天上午,国民党苦心经营数载的白马山4道防线已全部崩溃,残部溃退到白果坪、袁家槽、豹崖一带紧急布防,二野11、12军主力从车盘洞出发,沿川湘公路追击残敌。
战役打响之际,利用战场混乱,一个连解放军化妆成国军模样混杂在队伍中向后方撤退,由于场面极为混乱,他们还抢夺了“友军”部队的吉普车和大卡车,气得20兵团司令官陈克非跳脚大骂。
但骂归骂,他根本没办法再让人抢回来,因为四野47军141师已穿插到位,粘着他的部队猛冲猛打。
辽沈战役时,141师曾在大虎山顽强阻击敌廖耀湘兵团5昼夜,惨烈程度不亚于塔山阻击战,碰到这样的部队,连齐装满员、号称主力的廖耀湘都打不过,兵败如山倒的陈克非能有什么能力对抗,只能逃之夭夭。
摆脱陈部纠缠后,白公馆奇袭队更像从战场下退下来的败兵,他们在中途迅速转向,扑向150公里外的渣滓洞。此时,已撕开缺口的刘邓大军继续向前进攻,但不再快速突破,以免对方狗急跳墙,提前下达屠杀指令。
宋希濂以为新防线仍有一战之力,目光全在一线上,恨不得把所有部队凑上去填窟窿,压根没注意到腹地来了解放军。
24日夜间,连续赶路的奇袭队与负责接应的重庆地下党突然出现在渣滓洞,本打算诱使对方交接防务,但因保密局和军方一直不太对路,双方只能靠交火解决,真交上火后,保密局那批特务压根没啥战斗力,只能落荒而逃。
听到腹地来了解放军,又收到麾下部分部队起义的消息,宋希濂慌了手脚,但这时已来不及了,刘、邓、陈知悉渣滓洞得手后,一改前面温吞吞、“攻击乏力”的模样,开始高速穿插进军。
到26日中午,重庆虽未完全解放,但前线部队已接应上了渣滓洞突击队和大批革命志士,并立即向军委汇报,于是便有了罗部长傍晚造访的举动。
听到援救过程比较顺利,突击部队损失不大的消息,林冠华由衷欣慰:“那就好,那就好,可算是平安落地了……”
“可不是嘛,一共救出来300多位同志呢,这事回头再好好聊聊庆功,我先看那个军用口粮配方……”
看完配料表后,罗部长的神色就没那么欣喜了,相反有些沉重:“精制小麦粉、白砂糖和食用盐还不难,这棕榈油、奶粉、葡萄糖我怕搞不到啊,特别是奶粉,据我所知基本是进口货,贵的要死,富贵人家都不见得每天能吃上一勺。
别说奶粉,大部分战士连牛奶长啥样都不知道,江西苏区当初为了给李德搞牛奶面包,军委总供应部特意冒风险去外地购买,甚至还牺牲过一位交通员,故而下面对这位顾问的意见很大。”
林冠华被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他上次随口问了句有没有牛奶,结果李成栋一汇报,总理特意关照让人每天给他送鲜奶来。
罗部长怕他难为情,忙道:“现在不一样了,新中国都建立了,我们党也掌握了很多供应,给你弄点牛奶不算啥,上海也有家奶粉厂,技术上我觉得没问题,主要是担心大批量供应有困难,如果真想生产这种军用口粮,配方里的奶粉可能得改改!”
林冠华摇头:“奶粉是高热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提供,不能轻易变动,否则效果可能不好。”
“那怎么办?”
“多想想办法,月底不是要开复兴工程工作会议么,到时候我和中央汇报下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