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舟山战役(上)
“推演正式开始,目前战场时间为T日。”
T日17:30,红军炮火准备,主要使用105榴弹炮,炮火准备1小时……
陈长捷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我知道你们肯定夜间进攻,来吧,准备好了!”
评判参谋面无表情地宣布:“炮击结果判定:蓝军册子岛防御编制打乱、兵力损失15%;蓝军登步岛建制混乱,兵力损失10%。”
陈长捷脸色有点儿难看,但大家都认为符合实际,105榴弹炮砸下去,又是小岛,建制混乱、兵力损失避免不了嘛。
随后红军第二次炮火准备,重点对蓝军已暴露的火力点和山炮、野炮阵地进行攻击。
评判参谋继续道:“T日20时,红军二次炮击战果判定,削弱蓝军炮火能力50%,红军开始登岛。”
蓝军指挥系统众人脸色更趋难看,但只能忍着,谁让蓝军在这两个岛上没有105榴呢?那就只能干挺着挨打,削弱50%也算公允。
杜聿明宽慰道:“介山兄,忍耐、忍耐……”1
还没等陈长捷想好该怎么应付,杨成武右手动了动,身后的参谋立即挺身上前,拿起推杆把代表红军的军舰、登陆舰位置向前挪动了一段距离。
“红军二线登陆舰队启航,每小时推进18公里,蓝军尚未察觉。”
王耀武:“停!军舰我懂,可这两栖登陆团怎么回事?红军哪来的?”
“常凯申送的!”陈赓笑眯眯道,“在解放淞沪过程中,三野在杨浦区虹江码头仓库内缴获了各类两栖车300余辆,有轮式的,也有履带式的,都是美援物资,不多不少,正好够装备一个团!”
陈长捷的脸拉长得和驴一样难看。
王耀武哑口无言,回头愤愤骂道:“妈的,前面送第一快速纵队,后面送重炮团,现在又送两栖登陆团,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送的?”
沈阳解放时,国民党军重炮11团官兵守护着18门美式155mm榴弹炮交给四野,还道:“这是国家的财产,现在要交给国家了。”
汽车11团将全部车辆摆好队形,司机端坐在车上等待四野的命令行动,只要一声令下,马上可去追击其他国党部队。
“所以老头子把江山送没了啊!”
“你别骂我啊,又不是我送的,你怪汤恩伯去!”
一直观察沙盘没吭声的黄维忽道:“红方动海军,我们也动海军!登陆艇增援!”
“对对对!”陈长捷忙道,“舟山港舰队出动,出动2个团。一个增援册子岛,一个增援登步岛……2小时,不,3小时内全部抵达指定位置!”
看蓝方开始推军舰,杨成武缓缓道:“我军2个团分别登陆成功,正在激战。”
评判参谋播报:“T日23时,红方攻占登步岛70%面积,毙伤俘对手1个团又2个营;蓝军增援部队抵达,但原部队只剩1个营,岛上守军增加到1个团又1个营,在登陆艇火力掩护下,仍保有码头……”
陈长捷满头大汗,抗议道:“哪这么快?3小时两个团就拼光了?我67军几个团都是美械,颇有战斗力!不至于!不至于!”
杨成武使劲憋住笑:“岛上不是67军,是87军!”
一听87军,陈长捷哑口无言,他知道87军成色,那么大的天津城,29个小时就拼光了,3小时还不够占据火力、战斗力优势的61师拼掉87军近2个团?
几乎同一时间,扼守册子岛的75军也面临同样问题,2个团守军被打得只剩下一个营,两个团长在电台里拼命哀嚎:“师座,师座,救救弟兄们啊……”
“顶住!给我顶住!我已把另一个团派去增援了……我再和军座,和司令说,继续派兵增援!”
李仙洲凑在杜聿明耳边道:“光亭兄,还得想办法增兵,光目前这点增援恐怕天不亮就给红军耗完了。”
杜聿明深以为然,本来册子岛、登步岛各是2个团守军,打了3小时各自增援上去一个团,这兵力配属还不如最开始呢。
陈长捷怒了:“增援,增援,老子派67军增援,2个岛各派2个美械团!”
还没来得及用推杆把兵人推上去,廖耀湘过来拉着他的胳膊道:“这样增援不行啊,如此就打成了添油战术。你上两个团,再过3小时又只剩下半个,离天亮还有至少6个小时呢。”
李仙洲眼一瞪:“那你说怎么办?不派援军,连这6小时都顶不住!”
廖耀湘道:“既然是75军、87军的兄弟,还得让他们军里其他师继续出兵,再送两拨上去。
共……不!红军虽然能打,能打2个,能打4个,难道还能打8个不成?
再说了,你想让67军去救75、87军,这又是夜里又是跨海,他们三小时能到?想都别想!能给你磨蹭到天亮出发都算是客气的。只有本军兄弟说不定念着香火情还有点指望,但3小时也不可能,按5小时算吧。”
范汉杰捶着桌子痛不欲生:“是啊,塔山离锦州就30公里。30公里呐,6天6夜,爬都爬到了,结果,你们他妈人呢?老子可是把老婆孩子都接到锦州的呀!”
这话一出,蓝军满场愕然,个个心有戚戚:按目前情形,以国党的习惯尿性,67军肯定不可能舍身堵抢眼,否则不叫国军而叫共军了。还得75军、87军其他师继续上。
当然,然按廖耀湘的意思,为保住东西两端桥头堡,1个团万万不够,至少每边2个团!75军得再送2个团上去,87军也得继续送。
蓝军现在有两个选择:
甲案,67军出4个团,东西两端各2个;
乙案,75军、87军各出2个团,一家分管一端。
压力一下子来到陈长捷这边,换他坐石觉的位置上,怎么选?
他感到后背上的凉气全蹿上来了,最终咬牙切齿道:“我选乙案!75军、87军每个师再出1团,一共4个团,3小时,不,5小时到位!”
不得不说,就气质与秉性这块,国党真是一脉相承。舟山岛上的石觉也如此调兵遣将,甚至做出的决策都和陈长捷一模一样。
为啥?如果军长只抽其中一个师的2个团救援另一个师,那师长为保全实力,肯定和你打马虎眼,唯独手下两个师一家一个,为不至于太难看,说不定情况还能好点。
石觉一边让海空军尽快做好准备,一边直接要求2军再凑足4个团继续登陆支援。
“部署好了,是吧?”陈锡联道,“我军也增援,往三岛各自输送2门105mm榴弹炮、3门75mm野炮、10个基数弹药,进一步增强火力密度……”
评判组给出结论:T+1日凌晨3时,蓝军第2次增援成功,各自上岛2个团;红军炮火增援成功,在已登岛部队协助下,用火力对登陆场高度压制!
蓝军指挥部的心凉了半截,但毫无办法:以往还可以说炮弹落点不准,现在红军就在岛上现场观瞄,还能打不准?再说,码头就巴掌大一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