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好生意
“安迪先生?今天您怎么有空来我们这?”
WAA雇员,蚁美厚的老朋友比利一边殷勤地招呼他落座,一边麻溜地端来咖啡,“好些时间没见您了,听说您去了西海岸,有什么收获么?”
对比最开始接触时的待遇,现在的态度可真是天上地下。
蚁美厚笑着点头:“还不错,买了几条船,又运了一批货回去,算赚了些钱,今天特意来看望几位老朋友……”
“能有什么继续为您效劳的么?”
手下对方的土特产后,吉姆更一脸巴结,蚁美厚从他们手里买去了一大堆剩余船只,甚至包括1艘护航航母,这让上级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不但提升了两人的职位,还给了不少奖金。
今天蚁美厚重新露脸,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生意的气息,感受到了美元的香甜!
别看蚁美厚只轻描淡写,其实他又根据中央指令,在西海岸购买了1艘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埃及总督号)和4拉德罗级护航驱逐舰(TEV型),并满载着货物出发了。
至此,WAA账面上300余辆柴油谢尔曼全部清空,3000余辆十轮大卡和有关配件也悉数清空,又附带了一批C-47运输机和各种配件。当然,名义上这些全是自由国家采购的。
美国人确实也挑不出什么刺来,陈嘉庚的炎黄航空公司就在香港好端端地运营,陆续开通了从香港到上海、北京、新加坡、雅加达4条航线,且还在筹备开设东京、马尼拉、仰光、德里、加尔各答、金边、万象和西贡等航线,线准备建立以香港为中心,覆盖东南亚,半径为4000公里的航空圈。
这个航空公司的存在,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恢复航运、打破封锁,另一方面也能掩护大量航空燃油输入大陆。
林冠华认为,单纯把航空燃油寄托在苏联身上并不可靠,且苏联货的质量始终不如美国货,要想确保那些从美国进口的飞机能正常运转、减少故障,最好还是用美国本土燃料。
军委对此深以为然,所以炎黄航空的场面越发壮大,持续进口器材和有关燃料、配件,梯队规模一跃成为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
炎黄航空可看成是更早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实践,里面很多飞行员、地勤乃至管理人员就是当初两航起义的人员,他们回国一趟后,又重新被派遣出来,甚至两航起义时带回去的飞机,重新喷涂炎黄航空标识后也再次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香港启德机场。
没有两航的支持与国内全方位帮助,炎黄航空如此迅猛地扩充为大型航空公司根本不可想象,尤其陈嘉庚这样一个从未办过航空公司的华侨,居然能快速经营起偌大场面,更难以置信。
除必要的对外露面与行政事务,嘉庚先生并不插手公司日常经营,更不分享利润,甚至按规定领取的董事长报酬他也是先收下来,转头又捐赠回了国内。
当初两航将总部迁到香港后,同英资航空运输企业间的业务利益矛盾尖锐化了。
为保护英国航空公司利益,1949年6月10日,港英民航处通知中航,须于一个月内将中航飞机大修厂与发动机修理厂迁出启德机场。7、8月又先后下令征用中航两处厂房,并要求限期移交港英当局。国党也在不断捣乱,要求把人员、设备、器材迁移到台湾去。
两航尤其是中航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这也是促成两航最终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新中国一成立,尤其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政府、有关贸易体系进一步扩大后,港英当局的态度就发生了显著变化,英国人明白,如果在这件事上把中央逼急了,那他们在大陆的企业资产也同样会保不住。
更何况,现在双方有重要的经贸乃至军火往来,期间的重大利益远远超过航空那点纠葛,春节后又全面放松,那些被收走的中航厂区与库房又悄咪咪发还给了炎黄公司,重新维持住了局面。
中方投桃报李,允许以香港为基地的英国或香港航空公司执飞有关内地航线,帝国航空、英国海外航空和香港航空均可执飞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四地航班,在西方世界是独一份。
国党其实也猜到了,以前还想办法闹事,但自从香港武工队接管一切安保工作,甚至直接用芝加哥打字机给阻挠者提供“穿孔服务”后,他们就再也蹦跶不起来了,第二天报纸上顶多是“黑帮火并”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头条新闻。
港英民航处的大员也知道,要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最好不要去招惹炎黄航空,其他公司只要钱,这公司却要命!
这场斗争鲜明地验证了林冠华的观点:“在香港办事,固然要在形式上遵守港英当局的有关规定,但在实质上,该强硬就强硬,该动武就动武,港英当局不敢造次。一味靠忍让、妥协、退步或谈判,解决不了问题!”
炎黄航空甚至在帮助反谍上也出了很大力气,此时要想从香港进入大陆,要么走陆地口岸,要么走空中通道,无论哪一条都被严密监视着……
这次重回东海岸,就是看还有什么货色可以捡漏。
两航在国内合并组成了中国民航,以国航名义陆续开辟了核心城市间货运、客运航线,仅仅半年,通航里程已恢复到高峰期的7成,甚至还尝试开辟北京-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北京-乌鲁木齐-莫斯科两条长距离航线。
与此同时,国内空军在初步建立以战斗机为核心的军事力量后,又考虑向运输、轰炸领域发展,包括空降兵也需要运输机,奈何苏联大型机实在太贵,性能又不如美国产品,打算继续利用炎黄航空这马甲从美国继续引入C-47或DC-3。
如果暂时搞不到,那就继续买LST大型登陆舰,这些军舰国内使用后反响非常不错,一方面可为军队继续提供两栖登陆作战服务,另一方面也可满足航运需求。
目前西南地区到中原、沿海没有任何铁路,所有物资全靠长江水运,对轮船需求十分迫切,当初因急于扩大海军同时西南还在作战,包括招商局在内,大家都把船只改建回了军舰。
随着美国购买船只陆续到来,海军不再需要和航运公司抢夺货轮,甚至能退役一部分状态比较差的老旧日本军舰、国党军舰给航运公司,光西安、长沙两舰在历次作战中俘虏的3艘国党军舰,状态就比好多半路改建的商船好得多,海军已将他们拖入江南造船厂进行改建。
“你知道的,我买了好些船,也有其他设备,目前还比较缺油轮!我一直想买T3油轮,但要么没货,要么价格很高!”
蚁美厚抱怨道,“还有自由轮也是,我以为西海岸能比东海岸便宜些,结果他们的报价反而更高一截,见鬼!当初谁和我说自由轮满港口积压,卖都卖不出去?”
比利哈哈大笑:“现在把汽油运往远东是件很有利可图的事,油轮们都跑得飞快。不过我这里确实有一笔好生意,您想不想接?”
“你说说看?”
“这两天接到一个大单子,要往台湾输送12架B-25、24架P-51D另加8000吨航空燃油!”
蚁美厚一惊,然后不动声色地听下去。
“这么大一笔单子必须调用大型护航航母了,否则如果分散用几条船运,价格就更贵,所以上头让我们留意看有没有人愿意承接,您要是今天不来,我都想给您拍电报了……”
蚁美厚随意地表示:“我知道,科芒斯曼特湾级护航航母能完成这个订单,但那船价格太高,我承受不起啊……”
前次购买的博格级威廉亲王号只要了65万美元,但1.9万吨级的科芒斯曼特湾级,美国人开口索价128万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两条博格级。这价格还是蚁美厚和对方混熟后的友情价,一般对外开口都直接135万往上。
考虑到钱要用到刀刃上,中央也没舍得,最后跑去西海岸先买了艘卡萨布兰卡级。
“船只确实需要128万,但如果你愿意接这项订单,价格依然好商量。”
吉姆道,“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物价变动,4年前有大量废旧钢铁出售时,废钢价只有35美元/吨,去年涨到了41美元,上周我去了趟拆船厂,他们告诉我目前价格是43美元/吨,预计很快要上涨到45-50美元……
科芒斯曼特湾级毕竟有将近1.9万吨标准排水量,上面制定售价时还是按当初35美元/吨来确定的,明着看价格丝毫没有优惠,其实参考废钢行情,其内涵价值已悄悄上涨了。
您可以花120万美元得到这条船,但必须帮忙把这批货送到指定地点。确切地说,你需要向WAA支付128万,还有8万美元是送到台湾后,由买家支付给你的运费……”
“不能再优惠点?”蚁美厚认真道,“说实话我很有兴趣,台湾离泰国也不是太远,跑一趟基本顺路,但您也知道,就算120万美元,依然不太划算,否则这笔生意早有人抢着做了,还用得着你们四处征集航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