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28大杠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87章:28大杠

主席点点头:“小林的意见还是比较中肯的,目前大兴土木确实不妥,梁陈方案、苏联方案都有弊端,需要好好论证,搞个东南方案再比对也未尝不可。我们在延安,窑洞都呆了很多年,一进北京城就给自己张罗房子,确实不太像话……

至于中央机关家属区,我看暂时可放在城外,东、南、西、北各郊区都部署一些。

最近不是搞了好些汽车嘛,电力也有所增长,应充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汽车客车都发展一些,便于劳动人民和工作人员上下班使用,至于少数重要的领导及其家属可安排在城内。

中央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应该一起坐公共汽车,不要搞特权,搞特权是要摔跤的,是要变李自成的!

出租车、三轮车也可以安排多发展一点,黄包车要尽快退出,还有,自行车一定要加快生产、加大推广,离得近的同志也别坐公共汽车了,骑自行车多锻炼身体啊!”

北京城当初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满街跑的黄包车,巅峰期拥有5万多名车夫,《骆驼祥子》就是最典型的写照。北平和平解放后,政府认为黄包车并不平等,存在很多问题,建议取缔。

但实际推进中,考虑到车夫的生计问题,政府主要进行疏导,与青楼、妓院强制关停还有所区别,没强行说不能运转,只是不再批签新的黄包车牌照。

同时因郊区分配土地,很多农民出身的车夫回家种田。到春节过后,黄包车已少了很多,从原来的5万多锐减到1万以内,但交通需求客观存在,所以一方面要求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另一方面也准备发展出租车。

本来中国非常急缺汽车,连中央领导都不能保证人人有车,更别说普通机关了,但从英国、苏联、美国购买破烂与剩余物资改变了这一切。

通过英国、苏联渠道搞到了上千辆德国桶车,稍微收拾一下还能用,这些桶车全部被下发到了军事机关,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

通过美国搞到了数百辆的吉普车,再加原有存货,野战部队的小汽车解决得也很顺利。

解决完这些用车大户的需求后,中央终于腾出手来解决机关小轿车问题。本来按思路,应该是找苏联和东欧集团卖车的,但问了一嘴后,价格普遍偏贵,性能也一般,然后美援物资恰好又打开了新天地。

中央通过澳门南华贸易公司(与华润类似)花钱进口了一批福特2GA轿车,这是福特公司在战争期间为军方定制生产的,没使用高配版的V8引擎,而是以直列6缸引擎取而代之,功率和V8机一样都是90马力,变速箱是较为保守的3前进挡手动型号,液压刹车则予以保留。

因美国取得胜利较快,军官都已面临复员问题问,军方自然不可能采购更多军官座驾,于是这批汽车便积压下来,但又不属于WAA管理。最终南华公司抓住机会,以700美元/辆的成本价一次性买了800辆,唯一要求是希望福特公司把原来军方代表的哑光绿色漆面改为黑色亮面。

福特猜到了这批汽车的最终去向,但并不说破,反而很热情地推销零配件和其他型号,希望下次还能找向这个大主顾销售。

这批汽车三天前刚刚抵达天津港,按后勤机关的管理要求,中央部委原来那些乱七八糟、年份不一的各国轿车就能退出来了,准备以此为基础组建出租车公司,当然,这时候的出租车还需要以电话预约或重要场合定点接送为主,不可能满街乱跑。

至于自行车,走的路子与缝纫机几乎一样,缝纫机按林冠华的要求进行产业链重组后,产能果然开始陆续释放,只推进一个月,综合产能提高了40%,这让所有人都信心大增,打算在自行车领域予以复制。

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一共只有1.5万辆,价格昂贵,款式以仿效进口品牌为主。

林冠华一抵达,直接把28大杠的款式拿了出来,交给天津“飞鸽”厂仿制。

上海方面如法炮制,以全行业公私合营为契机,围绕同昌车行这个核心,对100多家小厂进行合并重组,字号定为凤凰自行车厂;又将原来老字号的上海自行车厂予以扩充规模,形成批量化生产。

由此,以凤、永、飞三强为龙头的自行车产业链开始初具雏形,开始全力生产28大杠。

虽然全国上下只有一个款式略微低调了些,但在林冠华看来,最起码应该先解决有无问题。否则,量能还不大,产业链重组还没完成,就想搞这个款式那个款式,完全本末导致。

目前国家货币处于超发状态,需要大量物资快速回收流动性,动辄120-150万/辆的自行车,能充分有效地协助中央完成该目标。

更重要的是,28大杠不单纯是普通的生活资料,更多意义上还能扮演生产资料的角色。郊区农民种的菜、养的鸡鸭要想进城销售,以往需要拉板车才能进城,效率低、时间长,不利于促进城乡交流。

但有自行车就不一样,加固后的28大杠能轻轻松松承载300斤货,方便把郊区物资带入城里销售。一般天蒙蒙亮出发,沿着乡间土路骑行,1小时左右便能进城,完全赶得及早市。

所以28大杠大面积推向市场后,在北京城最早的购买人群是知识分子和政府职员,然后是邮电、公安机关,再接着便是郊区农民了。既然农民要买28大杠,那他就必须多出售成品,无论是粮食还是蔬菜、水果、家禽,而这又有助于压低城市物价。

除此之外,城市走街串巷也很合适,面人摊、冰糖葫芦摊、夏天的棒冰摊、送牛奶送蜂窝煤送面粉全用得着,可大大节约交通资源并形成正向的经济反馈。

随着28大杠的发展,必然带来对钢铁、机械、橡胶等领域的产能需求,而这恰好又不算高精尖,属于稍微努力努力便能发展的领域,有助于实现工业化联动。

自行车确实属于轻工业,但背后承载的却是重工业,最起码对现阶段的新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重工业。

包括总理、陈大掌柜在内,都赞同林冠华的理念,内部下达了文件,要求1950年的自行车产量要保质保量地完成10万辆28大杠生产,1951年必须完成30万辆!除上海和天津外,还应在武汉、广州、成都、沈阳也开办自行车厂!

至于新款式、新设计,林冠华这里有的是,但没有量,什么款式都白瞎。

既然确定梁思成当中间人,主席就提议道:“可以先让梁先生接洽上这层关系,另外双方特使找个中立且又比较隐匿的地方会谈,瑞典、瑞士、挪威都可以。

如果美国特使级别比较高,比如我们这边可以派伍修权同志去,他当初是军调小组成员,对美国人比较熟悉;当然,如果美国人派级别很低的人来,那就说明他本身诚意也不足,大家意思一下也就算了。

其实我觉得司徒雷登还可以,虽然我写过《别了,司徒雷登》,但大家都应该明白,我不是针对司徒雷登本人,而是当时美国那种不健康的政治论调。”

总理叹了口气:“司徒雷登先生恐怕真的来不了,美国政府将其看成是对华政策失败的责任人。禁止他发表有关中美关系的任何评论,不容许其再对中美关系指手画脚,且禁止其接受任何采访,不但在政治上将其边缘化,在生活上也予以了限制,且剥夺了他的言论自由。

然后几个月前他中了风,还在厕所里摔倒了,变成了半身不遂,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中国,在美国无房产,也无资格领取养老金,甚至没有老伴,生存便成为难题,他儿子杰克从小跟着美国亲戚长大的,后来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小城市当了牧师,但收入也很低,没能力照顾父亲。

另外麦卡锡主义分子在迫害他,说他通共,据说还要审查他的个人日记。”

主席吃了一惊:“那现在谁在照顾他?”

“他的学生傅泾波。”总理叹了口气,“我知道这消息后,以燕京大学的名义从香港给他寄了2000美元……”

“不管怎么说,司徒雷登当初是赞同联合政府的,这很难得,这就比魏德迈、赫尔利之流要强许多。

他在中国发展教育事业也有一定贡献,在驻华大使任上没做过太多欺凌中国人民的行为,就算有也只能算奉命而为,我们连功德林的战犯都予以了宽大处理,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呢?”

主席缓缓道,“如司徒雷登在美国生活确实不如意,且他本人不介意,也可以来北京或香港养老,当然,只能以私人身份,来之后,通过燕京大学这个渠道给他解决安度晚年的问题,体现我们的人道主义关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