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国产雷达的先声
《时空电商:1949》帝国狂澜著3283字2022-10-1111:53:29
“林老师,同学们仿制的雷达,已搞好啦!”
8月下旬,林冠华依惯例去上课时,收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惊喜的结果。
2月份时,他曾布置过一项实践作业:用新材料山寨一套雷达体系,参照物是苏式P-3或日式313。
该任务核心要求就是组装,即用完全一模一样的散件完成拼装并部署到位,3月份时,学员们顺利完成了该任务,并委派专人去厦门一线完成安装,为后续作战奠定了基础。
随后,林冠华又提出新要求:以舟山岛上缴获的美制SCR270雷达为基础,完成全套雷达电路绘制与天线布局,顺便倒推整个雷达的说明与使用手册。
众人通过实地测绘、分析、摸透了雷达的全部数据,光测绘草图与说明稿就画了不计其数,堆在一起有好几箱,工作量非常巨大。但不管怎样,这过程至少比历史上强多了。
当时中国没一部雷达,南京雷达所申仲义找了好久才知道大连有苏联雷达站,便前去观摩。
但苏方根本不让人接近,在雷达四周布设了很大一圈铁丝圈。申仲义等人根本摸不到实物,只能在铁丝网外用望远镜观望。
经过近一个月观察才基本摸清了轮廓和样式,而里面的东西靠着各类材料东拼西凑搞出来的,最重要的参考就是舟山这部美式雷达,历史上国党是主动撤走,撤退前炸了个稀烂,所里同志用极大毅力一点点观察、拼凑、复原。
现在有完整实物可不受任何限制地观察,林冠华又拿来大量理论书籍,效果突飞猛进,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5月份,随着赤子号到来,林冠华又提了新要求:全面测绘上面装备的对海搜索雷达并给予国产化。
6月份,随着英国舰队抵达移交,他提出更高要求:重绘英舰281型对空雷达,并以小型管为基础重构!
这难度可比简单山寨要高得多:不但要吃透电路,还要重新设计机体并妥善布局。
没错,你确实可直接测绘,再按原来一模一样大的模子生产,但那不是把小型管的小体积优势给浪费了?简单同步缩小也不合适,必须考虑整体布置,既要尽可能小,又要绝对避免信号干扰。
林冠华认为这工程难度不小,再怎么整也得到国庆后,没想到刚满2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不由十分高兴。
他笑着点点头,又问:“没让苏联顾问知道吧?”
众人齐刷刷摇头:开玩笑,这种事能让苏联顾问知道?如果他们晓得被莫斯科视为核心关键、不惜用战俘拿来交换的小型管居然被林冠华用来给学员们练手,非气得喷血不可!
但他们爽不爽,林冠华不care,苏联人再不拿新东西出来,这些顾问就要下岗啦,目前学员们见识过的成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已远远超过了苏联顾问所能传授的程度!
虽然林冠华半个月才能见大家一次并上一次课,学员们从不敢掉以轻心:林老师手里的东西可比苏联顾问高深多了,动手实践的东西也让人振奋。
同志哥,小型管300美元一个呐,林老师就这么发下来给我们练手了!
以前是苏联对雷达技术遮遮掩掩,英国军舰抵达后,轮到中方反过来遮掩了。
苏联人其实很清楚,英国雷达比他们先进,林冠华特别能理解他们喋喋不休的态度:
因为牛牛卖了大舰队,苏联人那些二手过时驱逐舰不好卖了;
因为牛牛大舰队上完整保留了各类型的雷达,无论警戒雷达、对空雷达、对海雷达还是火控雷达,使莫斯科高价出售过时雷达的梦想又变成了泡影;
因为牛牛出售了先进舰载机,使苏联想在这方面捞一把也落了空;
因为牛牛还提供了一批舰炮备件,使苏联高价出售舰炮的希望踏空了……
总而言之,因为牛牛在军售横插一杠,使苏联很多生意要么被退货,要么直接被封杀。
没准莫斯科也在大骂伦敦不讲武德:说好大家一点点挤牙膏卖货给中国,怎么你全上了?你都卖爽了,我卖什么?
林冠华今天不想点评苏联的军售政策,也不愿意在学员面前点评顾问的是是非非,他们毕竟还在兢兢业业工作,有些束缚是莫斯科给的,并非顾问们的本意。意
“东西搞好了我联系海军同志上舰测一测,今天咱们讲点新课题:空载雷达!”
“空载雷达实际上是小型化移动雷达,但又有特殊性。战斗机上携带的雷达,要完成监测与或火控的双重使命;大型机上的雷达,要完成空域警戒与调度职责……”
林冠华拿起粉笔,刷刷画了两个草图:一是战斗机前部的截击雷达,这个很多人听说过;二是轰炸机背部的圆盘雷达,很多人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过。
“由于战斗机高空高速的发展及夜战广泛深入,传统目视交战、截击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需要地面雷达站引导,甚至脱离了有关引导会变成聋子、瞎子……
但地面雷达站受地球曲率、障碍物等因素干扰,有时候无法顺利、快速地锁定目标,所以科技界萌生了把雷达搬上空中的想法。”
林冠华沉声道,“以往雷达太大、太重,一般飞机载不动,小型管大规模使用后,在功率、性能不变情况下,体积成倍缩小,使雷达上飞机,尤其是大雷达上飞机成为可能,我管后一种叫预警机!
对中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小型截击雷达,预警机可以等成熟了再搞,不过我们脑海里要先有个直观印象。”
课程洋洋洒洒说了2小时,除讲解一般概念外,林冠华主要针对英国流星喷气机上带过来的机载雷达予以剖析,又部署了实践作业:让大家吃透这款雷达的性能参数,画出电路图,用小型管重构,还要精心考虑外形,准备安排使用P-51D或La-9匹配试验。
学员们很兴奋:林老师人虽然年轻,上课抖出来的全是干货,更别提还有先进设备参考与动手实践,学得再带劲也没有了。
林老师工作忙完全可以理解,他手里多少项目啊,还要负责与外国专家衔接,能雷打不动半个月给大家上一次课非常不错了!
刚下课,就碰见了在外面的萧劲光,他愣了下:“萧司令,正想和您沟通学员设计的281对空雷达配合上舰的事,您怎么来了?”
旁边驾驶员连忙道:“首长,我们司令员是特意来找您的,他在外面……”
“去去去,多嘴多舌,帮李主任把那辆边三轮好好擦一擦!”萧劲光一边说,一边引导林冠华往自己车边走。
看到附近好几个烟头,再联想驾驶员刚才的话,林冠华明白了:萧劲光是特意来找自己的,甚至可能还在外面等了不少时间。
“萧司令,您有事?”
“有件很为难的事,您给帮忙出出主意,这事也不方便在电话里说……”他一边说,一边暗示林冠华上车。
林冠华懂了:为什么要支开驾驶员,估计这几句话还很重要,不能让外人听见,他心里不由很紧张,难道海军出事了?
“苏联海军代表团已回国了,尽管他们这不满、那不满,但还是要厚着脸皮说要来研究乔五上的东西,还说要派海军顾问和专家组来中国……”
这架势连萧劲光也受不了,他又不好意思和总理说,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回绝,同时他又认为,目前日本顾问在快速上舰,如果苏联顾问再过来,双方在同一条船上,非出事不可。
他想了又想,央求林冠华出个损招,把苏联人的要求给档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