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谋划
“李汉。”
“到!”
“张积慧!
“到!”
随着一个又-一个名字被念到后出列,空军燕山训练基地,已排列了整整齐齐的队伍。经过12周专门训练,空军首批共24名飞行员完成了流星式教练机的前期培训,正式转入J-1战斗机执飞。
他们将两两一-组,分配12架战斗机,利用8周时间完成全部实战科目的训练。
解放军这边是12架,德国教官组这边同样是12架,唯一有区别的是,德国教官组全飞过Me-262,有不少甚至还取得过战果,在喷气飞行上更有经验。
虽然从流星式训练开始,飞行员们都预期很快要执飞喷气机,甚至在私下猜测具体飞哪种英国喷气机,万没想到居然是国产化的J-1。
“这真是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进入场地后,望着那银光闪闪的新飞机,大家十分兴奋,有人忍不住出声询问。
李汉回头道:....纪律”
人群立即鸦雀无声。
刘亚楼问空4师师长方子翼:“你觉得一个月能培养多少喷气机飞行员?"{3
"那要看中央给我们多少新飞机,以及新”飞机性能稳定不稳定。”方子翼道,“我个人认为第一批训练时间会长-点,等他们把积累的经验向第二、三批传授,进度会迅速提上来。”
这回答既比较积极,又没有盲目乐观,还比较靠谱。
朝鲜频频摔Mig-9的事,空军高层都略有耳闻,对新飞机设计和制造质量十分上心。
J-1本来月中就可交付部队展开正式训练,但刘亚楼硬是让试飞员们多摸索了半个月,确定完全可靠后才肯拨付给一线。”飞行员个个都是宝贝,可不能随意损失了。
"新飞机怎么说呢,大毛病没有,小毛病肯定有,需要你们一边训练掌握、-边把问题反馈上来便于工厂改进。”刘亚楼诚恳道,“北航厂目前进度还不快,但2个月提供24架飞机基本有把握。”
“那就还好...
方子翼盘算道,“--架飞K机配2个学员可能稍微浪费了点,我认为可以配3个,且三人小组沟通、交流比较方便。如2个月能给24架飞机,那大约70名吧,而师级飞行员一半编制差不多也就这个数,理论.上4个月可全部完成。
刘亚楼盘点了下,觉得这速度完全可以承受,叮嘱道:“你们师是第一支换装的部队,中央寄予厚望!务必强调保密纪律,所有人都不得对外透露训练情况,更不能说喷气式字眼!”
确信喷气机正常交付使用后,总参给空军下过秘密指令,要求空军在6月底前,准备好至少200架可随时出动。--开始刘亚楼觉得这命令莫名其妙,啥200架啊,空军派驻在台湾、海南、云南、广西能作战的就不止这些了,怎么突然冒出这句?
少倾反应过来此处200架是指喷气式,为保密起见,故意不在任何文件上留下喷气式痕迹,他才感觉到任务不轻。
目前解放军已编成了24个空军师,数量远超历史,且编制也略有不同。
历史上航空师采用标准三三制,-一个师下属3个团,每个团下面3个大队,每个大队再有3个中队,-一个中队包括4架飞机,合计满编108架飞机。
但大多数时候无法满编,能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飞机就很不错,直到抗美援朝结束,参加过朝战的解放军飞行员也不过784人。
这时空解放军飞机总数膨胀得非常厉害,航空师编组略有增加,主要在大队一-级多辖1个中队,每个师合计满编共144架飞机,飞行员满编配属148人。
海航编组比空军复杂,下设舰载机和陆基两块,而舰载机又要兼顾战斗机与攻击机混编,为不至于发生明显错误,采用分类编组法:陆基依然称呼海航X师,但舰载机改称海航X支队。
空军目前已有24个师,排序多有跳空,番号最大已排到30,空1师番号也虚悬着。
空4师上下对自己排行老四不太满意,牢骚道:“作为第一支组建的航空兵部队,为什么叫4师而不叫1师!”
政委李世安解释说:"这是刘亚楼司令员的主意,如果称第1师,就容易产生老子天下第一-的骄傲思想。今后部队多了,哪支部队打得好,就把第1师的番号荣誉授
给谁,我们只能用战斗胜利的表现争取第1师番号!
是故,第一支一武装喷气机的首先是4师。
由于武器迭代需要时间,144架飞机不可能都是喷气机,得一步步来。空军采取的策略是各歼击师优先挑选有经验的飞行尖子转行。从目前到6月底整整还有半年,200架喷气机虽然紧张了点,但咬咬牙可以完成。
此时中国共有5个航空制造基地。
北飞:俗称北航厂,位于南苑附近,生产线全从捷克阿维亚公司接收而来,目前已将下辖的Me-109、Me-262改为了小-1生产线。
北航厂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航空企业,但对外名头很搞笑:北京航空大学(筹)附属工厂,给人感觉仿佛是个不入流的校办企业。
北航厂不但拥有整机制造能力,还包括发动机生产能力,梅林/狮鹫发动机图纸也交给了曾负责奔驰DB603/605的专家,准备将英国技术用公制参数实现,完成图纸改造后试生产。
青飞:俗称黄海厂,位于青岛,主要生产、组装、维修海军系飞机(含水上飞机),最近新补充了从台湾搬迁的飞机制造厂全部设备、人员,目前是第二大航空生产基地。
南飞:俗称株洲厂,位于株洲,主要利用德国旧设备复原生产H-1,并尝试恢复Ju-290研制,南飞与德国为主构成的二汽距离很近。
沈飞:俗称沈阳厂,位于沈阳,主要装备、维护苏联进口的飞机,因北航厂业务扩张,将蚊式和美国系轰炸机(B25\24)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安排到了沈飞;
昌飞:俗称洪都厂,位于南昌,其产能从北航厂分离出来,主要生产Y-1、L-1等已完全国产化机型。
为承接图-4项目,林冠华以国防科工委名义,秘密下达了扩建哈飞、东安发动机厂的指令。虽然苏联还没对中国的还价进行反馈,但他相信这项目基本不会跑了,剩下只是技术问题,动作快的话,1月份就可签约。
按目前进度,北航厂-个月可生产24架J-1,春节后生产熟练,预计能扩大到36-48架,五一-后能进一步扩建到64架,基本可满足装备需求。
刘亚楼本想再多问些消息,顺带和飞行员们聊聊感受,秘书急匆匆过来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他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提前离开燕山基地返回京城。
战报是广宁基地发来的,昨天下午,法军忽然大举出动,以18架轰炸机、24战斗机为编组,试图空袭煤田。
驻防部队出动36架战斗机迎战,但这次战损比以往都大:法军损失了11架,其中4架轰炸机,解放军损失了8架,全是战斗机。
所幸跳伞的区域几乎都是越军控制区,跳伞后飞行员基本都归队了,甚至还俘虏了2个法军跳伞飞行员供审讯。
“有什么特别情况?”聂总长也奇怪,“法国人上喷气机了?”
“那倒没有,法国人用的还是P-51D、F4U和F8F,不过有情况值得一提,法军自称从国内调来了援军,被击落的飞行员中,有出身于诺曼底涅曼航空团的!”
聂总长一开始不明白该团有什么特别之处,特意打电话问林冠华,听说这是在苏军手下服务,熟悉美系、苏系战绩,由很多参加过二战的王牌飞行员组成的法国空军精锐部队时,他敏锐地感觉到有点儿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