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加码 - 时空电商:1949 - 帝国狂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时空电商:1949 >

第117章:加码

“现在已建立了多少头寸?”

“总共大约600方美元,对应国债仓位4200方,两支股票仓位700方,但我感觉仍属杯水车新,根本压不住,瑞士基金在香港汇丰已追保两次了,目前整体浮亏14%……”

林冠华点头道:“那就再加点,下到1000万吧。”

南汉宸和薛暮桥对望一眼,迟疑道:“是不是太少,今天都17号了。”

林冠华道:“我知道,侦察机报告联合国军已出动了,明天天亮后就会进入领海。”

“那不是更要抓紧?”

林冠华摆摆手:“我们要适应联合国军的风格,他们不是小日本,夜里就偷偷摸摸过来打黑枪,明天正式开打前还会再劝降一次,还有时间!”

陈大掌柜道:“也不差这一天了,要不干脆多下点。”

林冠华摇头:“还有份关键报道,是特意安排的,明天清晨才能见报。一旦披露,明早会暴跌,今天冲进去,明天一开盘就砍仓,今天应该先加保证金,但不要动手,等明天批量强平时,我们接过来。

这么多仓位主动去买容易出事,但分散承接,看起来像被逼无奈补仓,才会更顺理成章。多等一夜就好几个点,舍不得啊……”

根据林冠华的要求,外汇局、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开始大范围分散布置,巴克莱、汇丰、瑞士、皇家苏格兰等几乎所有大型欧洲金融机构,都分散马甲下去,单独仓位不算太大;股票也如此,分散在多个券商、银行中。

主要就是防止一家独大,被人看出破绽。

“那就按小林建议,资金下到3000万,但只消耗1000万保证金!“陈大掌柜补充道,“考虑到时差,补在伦敦或日内瓦方向也可以!”

1951年7月17日深夜,加急电报送到中财委:有关报道已办妥,客人均送走,明天保证全面见报!

陈云感概道:“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啊,以前打仗哪有事先安排记者,还是境外记者的?成败在此一举!你说能打掉几个点,有没有可能压到68以下?

林冠华淡淡一笑:“68?那就说明报道失败了,明天开盘跌到62以下才算成功!”

“卖报卖报,纳土纳前线第一手最新消息!”

“卖报卖报,中共守军在纳纳前线誓师,奋战到最后一人、最后一颗子弹!”

1951年7月18日,阳光划破黎明,报童清脆的叫卖声中,所有人驻足下来,买走了报纸。

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星洲日报》、最大的英文报纸《海峡时报》、香港《大公报》、《星岛日报》、《南华早报》、《文汇报》,澳门」《华侨报》、《大众报》等主流报纸,均不约而同披露了万生群岛长篇报道:

其中又以《星洲日报》记者陈汉文写得最为感人。

“7月17日,这是联合国第97号决议勒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武装力量全面撤退的最后期限。

毒辣的太阳炙烤着纳土纳/万生岛,炎热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稍走几步便气喘吁吁、汗流決背,在经特别申请后,几家报纸的记者和中山大学学生代表登上该岛实地走访,中共万生地委书记兼行署专员冯白驹先生亲自在码头迎接我们。

临时搭建的码头上,排列了整整齐齐的队伍,所有岛上平民都可选择自由撤退,或选择去中国海南,或选择去婆罗洲。

两边都有人登船,选择并不相同,甚至于邻居、亲朋、好友,亦有种种不同的考量,大体而言,愿意撤退去海南的,基本与内地有关联的华裔,选择去婆罗洲的,则形形色色的人员都有。

整体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安静等待着,因船只很多,有足够空余容纳他们的行李和家当,我甚至看见有人带着心爱的自行车一起走,政府人员也帮他仔仔细细放好。

送他们上船后,冯先生亲自走到船头,将红十字旗检查又检查,然后才挥手放行,连日操劳让他声音嘶哑,但热情却一如既往地饱满。

每条船离开码头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拉响汽笛,我想,这既是告别,也是致敬!

撤退人群当中,全是平民,没有一名士兵,甚至没一名政府官员。

我们中有好多人曾看过上次大战的平民撤退,或多或少都混杂军人,虽然他们竭力用平民服饰把自己装扮起来,躲在不起眼角落里,但独特的军人气质一望便可知晓,在这些船上,我未见一人。

冯先生告诉我,中央已下达指令,夜里最后一批人员撤退时,允许政府官员撤退,但他不会走!

我会和部队留在一起,他们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党派我来万生当地委书记,我就要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

我曾在海南岛打过23年的游击战,对游击战术有丰富经验,如果祖国需要我打游击,我可以再坚持23年!

有记者插了话,意思联合国军势头很猛、万生岛也不算大,打游击战希望不大。

冯先生轻蔑一笑,联合国车算什么东西?

我在抗战时就指挥过联合国部队,那时琼崖纵队里由美国、英国、荷兰、印度、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越南甚至日本反战士兵组成的特别支队,一直坚持打游击到抗战胜利。

我还收到过马歇尔上将、英国、澳天利亚、印度等大使馆的感谢信,他们应该能明白我打游击战的水平!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段往事,我决心等有空时再挖掘这段历史……

上岛后,映入眼帘最显著的是大字标语: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能丢!

这是守岛将士们用岛上石头,在业余时,一点一滴镶嵌形成的,诉说看他们的斗志。

摄影记者拼命按动快门,拍了好多照片。

我亲眼目自睹了他们修筑的工事,整齐、坚固且震人心,当然,这是军事机密,忍我无法详细披露。

我们随后见到了中国海军副总司令、本岛最高指挥官陶勇将军,他身材不高、黑的脸孔映衬着坚毅的面容,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最显著的特色,是他脖子上挂着两个手雷,与衣领紧紧联系在起。

大家普遍有些担心,他让我们放心,不解除保险,手雷是不会炸的。

我偷偷摸摸问他,为什么您要挂手雷,都已是将军级人物了,难道不该在指挥部坐镇么?

陶将车微微一笑,没解释太多,带我们抵达了中国主权碑。

他一边走,一边解释,这是我在解放台湾战役中缴获的美国甜瓜手雷,我决心让他们陪伴人生的最后一程!

他指了指中国主权碑,平静道,党和人民派我来守岛,我就要牢牢守住!

等敌人上来、部队打光后,我就守在这里,两颗手雷,给敌人一颗,留自己一颗!美国货质量还可以,应该能炸死人:

主权碑旁有个坑,是我特意挖的,大小正好容纳我的身材,到时候我的尸体可直接埋里面,不劳烦联合国军动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